创作是个不易的过程,在开始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这样能让您在后续方便继续阅读相关内容。您的每一次点赞、转发和评论,都是对这篇文章最好的支持。
2023年1月26日,考古学家们揭示了秦始皇陵1号墓的新重大发现。
秦始皇陵西侧的1号墓是目前已发掘的秦代墓葬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因而也成了最具价值的考古遗址之一。自从1983年国家决定开始发掘这位千古一帝的陵墓以来,秦始皇陵的种种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围绕这座墓葬的讨论一直不断。
这座耗时39年完工的陵墓到底隐藏了多少未解的谜团?考古学家们在1号墓中又有哪些新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在考古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帝王的墓葬不能随便挖掘。
因为现有的挖掘技术并不完美,很多文物在刚被揭露的瞬间就开始氧化,这些精美的文物只有考古学家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历史和价值。因此,许多帝王的陵墓只能进行抢救性挖掘,至今为止,唯一一次主动进行挖掘的帝王陵墓是1956年发掘的明神宗定陵,但这次发掘却并未收获太多有价值的考古信息,反而损失了不少文物。
秦始皇陵的发现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地区一名农民在自家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了一尊陶制的人头,以及大量的铜镞和弩机等器物。村民们对这些文物的来历一无所知,于是将这些发现上报给了政府。很快,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开始进一步挖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们意识到这些物品并非普通的陪葬品。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国家文物局派遣了专门的团队来继续进行发掘。到了7月,考古人员共发现了四个墓坑,其中出土了6000多件色彩鲜艳的陶俑,还有两辆铜马车。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陶俑根据兵种顺序排列,呈现出一支庞大的军队阵列。这些陶俑的比例也是一比一,还原得栩栩如生。如此庞大的规模,意味着墓主人非同一般。
考古学家们根据出土文物迅速确认,墓主人就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嬴政,秦始皇。
秦始皇陵的具体位置揭晓后,立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在陵墓中安放了大量奇珍异宝,很多人开始好奇这些稀世珍宝是否真的存在。结合史料与现场考古的情况,专家们基本确认秦始皇陵由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两部分构成,整个墓葬遗址呈长方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窄。地面建筑部分包括当时的城郭遗址和各式宫殿,而地下则有地宫、俑坑以及复杂的排水系统。
迄今为止,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地上建筑部分,1号墓的发现则仅是秦始皇陵墓中冰山一角。
自从发掘开始,至今已经确认的秦始皇陵陪葬坑多达180个,其中77个位于陵园墙内,104个散布在墙外。部分葬坑面积巨大,最大的一座甚至有14000平方米。
秦始皇的目标显然是打造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始皇陵建成后,匠人们被命令使用水银模拟大江大河和海洋,来装饰这座庞大的地下宫殿。是否真有水银存在于地宫中,成了众多考古学家心中的疑问。
2002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探测,使用钻孔抽气技术对地宫中的空气成分进行了分析。专家们兴奋地发现,地宫内的确存在一个高汞区,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米,足以证明水银在这座地宫中的应用。尽管秦始皇陵已经发现50多年,地宫的秘密却依旧未能全面揭开。
如果你仔细观察秦始皇陵墓的外观,你会发现它并非普通的山丘陵墓。
最初发现时,整个山体呈平顶四方锥形,这是一座经过两次大规模平整的人工陵墓。如今,陵墓周围可以清晰地看到新鲜的黄土剖面。
关于秦始皇陵的高度,专家们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汉书》记载称,陵墓的封土有50余丈高,按秦国度量衡计算,应该达到115米。但当前的封土堆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如果能够解开这个谜团,或许能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也能像埃及人那样,打造出如此庞大的陵墓。
关于秦始皇陵1号墓的发掘工作自2013年开始,近年来有不少新发现。
首先,陵墓的排水系统十分精巧。
在古代,欧洲的中世纪城市管理十分混乱,城市中污水横流,直到黑死病席卷欧洲,地下排水系统才逐渐得到改善。可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便已经能够在陵墓中设计并使用地下排水系统。
通过进一步挖掘,考古人员发现,在秦始皇陵南部以及东西部的地下,有一条比地宫更深的河道,呈“U”字型,正是这条河道帮助陵墓保持了长久的干燥状态。河道全长778米,紧紧包围着整个陵墓。河道的最宽处可以达到84米,最窄处为9.4米,深度达39.4米。此外,另有一条525米长的排水河道与之连接,起到了防止水灾倒灌的重要作用。
在陵园内城西南角的一个墓坑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12尊陶俑,身着高等级的服饰,显然并非普通的陪葬俑。
其中,8尊陶俑的腰带上带有环首削刀,这种刀具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贵族们常用它来修正竹简上的文字。因此,这12尊陶俑应该代表的是文人官员,而非普通的士兵。
1号墓是整个秦始皇陵中发掘的最大、最精细的墓坑,位于陵园西侧440米处,呈“中”字型,拥有三个陪葬坑。墓坑总面积超过1900平方米,墓室呈长方形,内有二层台阶、木炭铺底等复杂结构。墓室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青铜器和编钟等遗物,显示出秦始皇为自己设计的这座墓葬,完全按照生前的规制。
在兵马俑东北侧,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遗骸,经过鉴定,确认这些骨骼属于当时负责修建陵墓的工匠,年龄在15至45岁之间。
在1号墓的文物揭示之前,我们对秦始皇的了解仅限于史书中的记载——他是第一位自称“皇帝”的君主,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还发起了焚书坑儒。如今,随着秦始皇陵墓的逐步发掘,关于他的许多秘密也正在一点点被揭开,令人期待更多的谜团得到解答。
坚持原创创作不易,感谢大家的点赞与评论,也欢迎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