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教授“状告”陈赓,陈毅赶紧通知:陈院长,想法子解释一下
创始人
2025-09-21 11:31:25
0

在1952年6月25日,李懋之当时担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参谋长,他特别前来向陈赓汇报工作。在汇报结束后,李懋之急忙准备离开,却被陈赓一把拦住,语气轻松却不失坚定地说:“你不必再回朝鲜了,我有更合适的工作安排给你,你看如何?”

李懋之顿时感到有些困惑,急忙问道:“那让我做什么?”陈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仿佛早已做好决定:“帮我去办一所军校。”

这一刻,李懋之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央调陈赓回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创建一所现代化的军事院校。事实上,当时中央军委已经下达了相关的调令:“调陈赓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免除三兵团司令员及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和总高级步校校长职务。”

尽管李懋之非常愿意支持陈赓的工作,但他仍然依依不舍地对自己热爱的部队情深意切。显得有些为难,他对陈赓说道:“三兵团的司、政、后机关各级干部都很能干,打完仗也不容易,调走肯定不被同意,能不能考虑安排我从老部队抽调些人手呢?至于我,文化水平差,搞教育恐怕不行,您还是让我回朝鲜吧。”

陈赓大笑着拿起茶缸猛灌几口,眼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似乎早有准备:“别想逃,咱们都知道你曾经在西北军士官教育团工作过,也当过太岳抗大的教育长,你的底子并不薄。你不懂就学,去做嘛。我马上调徐立行副校长来帮你,总理已亲自写信请苏联派专家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考察学校地点,筹建工作需要你参与。”

李懋之还未有机会继续辩解,这件事就已经在陈赓果断的一句话下得到了确定。陈赓自回国后,立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调研工作。尽管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英勇奋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与美军相比,在军事现代化方面仍存在差距。为了创办一所现代化的军事院校,需要各方面专业人才的支持。

经过周密的考量,中央军委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为基础,开始筹建新的院校。这所学校拥有多年的办学经验,作风严谨,陈赓最初只是想调动部分干部与教员,但他很快改变了想法,直接给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代理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张衍打电话:“‘二高’的干部质量一流,所有人都来哈尔滨。”

考虑到新的军事院校需要大量精通军事技术的专家,粟裕主动提议,抽调华东军区司令部的军事科学研究室的专家及兵工领域的技术人才,聂荣臻听闻此事笑了起来:“我的粟司令,倒是曝光了华东军区的家底,陈老总能舍得放这些人吗?”粟裕微微一笑,喝了一口茶,语气坚定地回应:“建设军事工程学院关系全军发展,华东军区一定支持。”

即使全国各地的专家都被调来协助,军事工程学院仍面临师资短缺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赓四处协调,甚至请求中央出面。经过广泛的请教与协商,他整理了一份调动专家的名单,但每次去请周总理签字都未能如愿。终于,陈赓抓住一个机会,在总理接见民主人士的间隙,将名单递了上去。周总理略显不悦地皱了皱眉:“等会再说不行吗?”

陈赓毫不客气地回应:“总理,等会儿您就走了,还是现在签字吧。”周总理无奈,只得同意,签署了调动令。在周总理的支持下,陈赓成功调动了全国各地的专家,为学院注入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然而,即使有了这些专家教授,调动工作依然充满了挑战。张述祖,著名弹道学家,曾在德国留学,后来成为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初期的三驾马车之一。除了张述祖,还有一位教授也在这个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曾石虞,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石虞曾在德国留学,并且是普门德的弟子,在解放前曾拒绝国民党高薪的诱惑,选择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军的到来。

1952年,陈赓意识到曾石虞的重要性,决定请他来帮助筹建哈军工。于是,黄景文和赵子立专程赴上海,去接曾石虞。赵子立曾是曾石虞的学生,对教授的脾气非常了解:“曾先生学识渊博,但为人性格古怪,虽然不愿意到军方工作,但我们总有缘分。”最终,曾石虞同意前往,黄景文也顺利解决了他家庭问题的难题。

与此同时,黄景文还去上海交通大学与曹鹤茹教授见面,曹鹤茹教授虽然愿意调动,却提出了希望解决爱人工作的要求。黄景文的工作高效,他很快办理好了所有教授的调动手续,然而,卢庆骏教授的调动问题却并不简单。

卢庆骏,著名数学家,在浙江大学任教时曾发表过许多高水平的数学论文,为中国数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调动困难,部分原因在于他在复旦大学的声誉和地位。虽然卢教授本人没有太多情绪,但复旦大学则不愿轻易放人。

黄景文决定采取一切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复旦大学同意在次年暑假前调动卢庆骏,而陈赓也深知,这一过程的艰难,正是因为人才对各大院校的重要性。陈赓曾多次强调:“调动人才时,必须与地方领导商量,不能硬碰硬。”

1953年3月,卢庆骏教授顺利到达哈尔滨,加入了哈军工,成为了重要的数学专家,担任了多个职务。为了国家的建设,卢教授不断为军事技术与数学结合贡献力量,成为了导弹航天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人物。

这一切的艰辛与坚持,展现了那一代革命家的伟大风范,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因为遭遇了强大的外敌,而少数国家...
2025-09-21 13:05:52
原创 ...
总有人说,历史如同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
2025-09-21 13:05:41
原创 ...
刘邦和项羽的首次交战,彭城之战,完全以惨败告终。刘邦带领的56万大...
2025-09-21 13:05:40
原创 ...
刘彻从胶东王升至太子,这一路可谓波涛汹涌,充满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2025-09-21 13:05:34
原创 ...
1995 年,一位老将军的遗体在火化时,骨灰中筛出了 11 块金属...
2025-09-21 13:04:39
原创 ...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的胜利 牧野之战,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着英勇的战斗...
2025-09-21 13:04:35
原创 ...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朝代,也是东晋十六国...
2025-09-21 13:04:19
首展重温“烽火卢沟”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宛平博物馆之城”上新,位于宛平城西门内...
2025-09-21 13:04:14
原创 ...
古今战争从未缺少失败者。秉承“成王败寇”的观念,有人宁死不屈,有人...
2025-09-21 13:04:14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美国接力队又重赛了... 9月20日晚进行的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400米接力预赛中,美国队未能直接获得晋级决赛的资...
原创 从...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因为遭遇了强大的外敌,而少数国家则因自身的政策失误导致最终灭亡。周...
原创 历... 总有人说,历史如同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无数辉煌的朝代,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
原创 下... 刘邦和项羽的首次交战,彭城之战,完全以惨败告终。刘邦带领的56万大军,被项羽仅仅3万兵力打得溃不成军...
原创 储... 刘彻从胶东王升至太子,这一路可谓波涛汹涌,充满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在他之前,许多人都在为皇位展开角...
原创 铁... 1995 年,一位老将军的遗体在火化时,骨灰中筛出了 11 块金属碎片。这些伴随他走过 44 年的弹...
原创 姜...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的胜利 牧野之战,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着英勇的战斗和周全的策划,联合各地诸侯“平定商...
原创 前...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朝代,也是东晋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前秦历五世共六帝(...
首展重温“烽火卢沟”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宛平博物馆之城”上新,位于宛平城西门内的小城会客厅正式启用,首展——“烽...
原创 白... 古今战争从未缺少失败者。秉承“成王败寇”的观念,有人宁死不屈,有人却选择了忍辱求全,投降敌人。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