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列宁临终前的遗憾,对斯大林极度失望和不满,却拿他无可奈何
创始人
2025-09-21 11:04:04
0

1922年11月20日,列宁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中发表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公开演讲。彼时,他的健康状况已经相当堪忧,已经隐约感受到身体的巨大负担。12月12日,列宁以病体审查格鲁吉亚问题时突然意识到,他的忠实跟随者,那个已经跟随自己二十余年的“小弟”,竟然隔绝了所有外部信息,把他严密看管起来。在他准备采取行动时,第二次中风的突袭让这位曾经的革命领袖、国家的缔造者停止了所有政治活动,彻底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中。从此,列宁彻底告别了属于自己的政治舞台。

这时的列宁,内心充满悔恨,却又感到无力回天,渴望脱离权力,却已经无法自拔。

而这个小弟,正是斯大林。回顾历史,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分裂中,斯大林选择了加入列宁的阵营。当时年仅24岁的他,立志与列宁共同奋斗,忠诚、勇敢,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他屡次遭遇沙皇政府的打压,先后被捕七次、流放六次、逃亡五次。

列宁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年轻人,不仅充满激情,而且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力。列宁常对身边的人说:“小伙子不错,继续努力,以后绝不会亏待你。”斯大林则激动地回应道:“乌拉!”

1917年3月8日,二月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灭亡,斯大林也从阿钦斯克流放地得以归来。3月25日,他火速赶回圣彼得堡,和加米涅夫、莫洛托夫等布尔什维克骨干一起,在《真理报》的编辑部守望着革命的曙光。最终,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夺取了政权,斯大林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然而,刚刚取得政权的苏俄却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的压力。敌对势力、外国干涉军以及国内的武装叛乱纷至沓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列宁决定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主席团,斯大林成为其中一员。尽管如此,初期的战斗中,斯大林的角色并不显赫,真正的核心人物依然是列宁和托洛茨基,后者更是担任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

战争初期,斯大林被派往察里津负责征粮工作。谁也未曾预料到,这一命令却为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机会。察里津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起点,在那里他与伏罗希洛夫、布琼尼、铁木辛哥、朱可夫等一批未来的苏联元帅并肩作战。也正是在察里津,斯大林建立了自己忠实的军队班底,这为他日后在苏联的权力扩张奠定了基础。

1922年,苏俄内战基本结束,列宁开始回顾四年来的艰难历程,并着手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然而,在这得来不易的和平局面下,列宁的健康却迅速恶化。1922年5月,列宁因第一次中风病倒,完全不能动弹,连说话都成了问题。六月份,他开始稍微恢复,可以处理一些事务,但身体状况依旧非常差。托洛茨基当时曾形容列宁“看起来非常疲惫,似乎就像是朝不保夕。”此时,苏俄高层的权力斗争逐渐展开,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斯大林为核心的“三驾马车”——斯大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他们各自掌握着不同地区的权力,斯大林担任总书记,基本上牢牢把握了党内的权力。而另一派是托洛茨基领导的力量,作为苏俄红军的创建者和指挥官,托洛茨基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党内的威望也不容小觑,甚至可以用“堪比列宁”来形容他的地位。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从内战时期起就存在着矛盾,两人互看不顺眼,而如今面对最高权力的争夺,更是剑拔弩张。托洛茨基之所以能与斯大林抗衡,主要因为列宁的支持,使得斯大林在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加强。

然而,随着斯大林逐渐掌握更多权力,他的野心开始暴露,尤其是在苏联成立问题上。斯大林希望将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等苏维埃共和国纳入苏俄的框架,形成一个所谓的“苏联”。但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所有领导人的支持。尤其是格鲁吉亚,格鲁吉亚领导人卡巴希泽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加入”的形式,认为自己会因此被视为次等国家。

列宁当时提出,应该将“加入”改为“联合”,这样可以确保各国平等。但斯大林并不赞同这一改动,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在列宁的强烈要求下,斯大林勉强妥协,但他迅速采取了报复手段,将格鲁吉亚领导层清洗掉,还亲自给卡巴希泽上了一课。此举引发了格鲁吉亚领导层的不满,他们纷纷向列宁求助,投诉斯大林的行为。然而,斯大林却控制了所有的舆论和信息渠道,列宁在这一时刻并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反而对格鲁吉亚领导层的反应感到惊讶。

这时,列宁突然意识到,斯大林并非他原本认为的那位忠诚的小弟,而是一个有着巨大野心、无所不用其极的政治人物。列宁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解,他开始担心斯大林的行为会给苏联带来巨大的危害,尤其是“沙文主义”的复辟风险。然而,列宁已经无法有效采取任何措施了,第二次中风的发生彻底使得他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完全失去了政治主动权。

斯大林趁机加紧了对列宁的监视,完全控制了列宁的一举一动,甚至在列宁病重期间,还通过手下的人监视列宁的私人信件。列宁在遗嘱中提到斯大林时,毫不掩饰对其的不信任,甚至建议撤去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但斯大林并未放松警惕,迅速得知了列宁的想法,开始在党内加强自己的控制。

列宁在病床上没有放弃抵抗,他在口述信件时明确表达了对斯大林的警告,然而斯大林早已通过各种手段确保了自己在党内的权力基础。即便列宁最终希望借助即将召开的苏共大会一举改变局势,然而命运并未眷顾他。列宁的健康状况愈加恶化,第三次中风让他彻底失去了言语和行动能力,彻底退出了苏联的政治舞台。

斯大林则趁机加固了对党内重要机构的控制,迅速占据了苏联权力的顶峰。他领衔的“三驾马车”在苏共政治局中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只待列宁的去世,和托洛茨基的决战将不可避免。

然而,若是列宁能够恢复健康,或许一切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可惜,命运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第一次中风后的列宁,已经无法再控制局势,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政治世界逐渐崩塌。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碧波竞逐 苏州环古城河迎来桨板... 中新网苏州9月21日电(记者 泱波)20日,2025年桨板亚洲杯马拉松赛暨国际桨板公开赛暨全国桨板U...
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将战鸟巢 巴...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国际骑手阵容 对于中国马术运动而言,2023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当年...
中记协“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培... 7月8日,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陕西省委宣传部、记协承办的全国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传承初心、增强...
原创 马... 马斯克建党,不是创业,而是开战 01 这年头,硅谷不缺野心家,但敢把政坛当“新业务”干的,还真就马...
原创 三... 1934年的冬天,寒风凛冽,千家万户围炉取暖,欢庆新年。然而,在这灯火通明的时刻,却有三万名红军战士...
原创 晚... 1834年,美国纽约的街头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人的事件。一位晚清的姑娘被像“动物”一样展览,她被迫展...
原创 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大家登上鹦鹉螺号,跟随我一同畅游知识的浩瀚海洋。今天,船长将带你探寻奥斯曼...
原创 误...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约有数十个朝代更替,经历了四百多位皇帝的统治。 在每一个朝代里,由于权力高度...
原创 李... 提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武则天。她的登基不仅是历史的一大突破,也使得唐朝成为...
原创 胤... 雍正与胤祥的兄弟情深 雍正皇帝在历史上,因其刚硬和刻薄的性格,常被评价为一个不太宽容的统治者。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