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5年,年仅35岁的秦庄襄王逝世,留下了一个只有13岁的儿子——这正是我们熟知的秦始皇嬴政。就在这一刻,嬴政被立为秦国的国君。对我们来说,他不过是个孩子,但对嬴政来说,这已经不再是可以天真的年纪。他肩负起巨大的责任,必须迅速成长,因为眼前摆着的是权力的盛宴,无论如何,他都渴望品尝这份权力的甜美。
权力的诱惑极其强烈,看到这位年轻的王子,吕不韦心中满是壮志雄心,认为自己在谋划国家大业的努力即将获得丰厚回报。于是他独揽秦国实权,甚至将嬴政的生母赵姬收入门下。嬴政嘴上称吕不韦为“仲父”,心里却充满了愤恨和警惕。权衡再三,嬴政清楚自己暂时只能忍耐。这一忍,就是八年。到了21岁,嬴政准备亲政,但眼前的障碍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多了一个伪父嫪毐。
嬴政难以容忍,母亲赵姬为他安排了太多复杂的“父亲”,让他的尊严大受损害。于是他决心在完成加冕典礼后,彻底清除这些绊脚石。没想到,嫪毐心急如焚,竟在冠礼当天率兵发动攻击,却最终被击败并处死。借此契机,嬴政借嫪毐之祸,连根拔除吕不韦与赵姬的势力,彻底掌握了秦国大权。
嬴政意气风发,光芒四射,随后逐步征服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他从秦王登基成为“秦始皇”,风光无限,但并未因此止步不前。相反,他多次巡游全国,视察疆土,然而在第六次巡游途中,却意外暴毙。
当时秦始皇年仅49岁,正值壮年。要知道,他的祖父秦昭襄王却活到了74岁,为何嬴政寿命如此短暂?原因颇为荒诞,竟是因为他痴迷于服用一种名为“元水”的神秘饮品。
如今,许多人为秦始皇正名,认为他并非暴君,继位后勤勉治国,甚至将多次巡游归功于其勤勉与责任心。秦始皇是否真是暴君,难以一概而论,毕竟他和他的历史故事都异常复杂。但深入研究他的巡游目的后,会发现他并非单纯视察领土,而是执着于寻访仙人、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受到商鞅变法时遭排斥的各派学说的影响,尤其是黄老道家和阴阳家的融合学说“五德始终说”,在秦国盛行。秦始皇深信不疑,认为秦国属“水德”,周朝属“火德”,这解释了他为何能统一天下。
在这种信念支撑下,原本沉默的术士开始活跃起来,提出了封禅的必要性。于是秦始皇多次巡游东南沿海、江淮流域及北方边塞,并刻石铭文歌颂功德。世人皆知他的终极目标是寻求长生不老,术士们如卢生、韩佟、徐福、侯生等纷纷投奔秦朝。
其中,术士卢生对秦始皇说道:“我们一直未能找到仙药,必有阻碍。君主应常更换住所,勿令人知晓,方可觅得仙药。”秦始皇深信不疑,开始频繁巡游,期望找到不死药。
术士们虽获秦始皇赐财,却无仙药可献。狡诈的徐福想出“东海仙岛有仙丹”的谎言,率领三千童男童女远航寻仙。徐福并未返回,据说定居日本,所带童子童女成了当地祖先,因此日本人身材较矮,此说颇具趣味。
徐福逃脱后,秦始皇的长生愿望未减,继续派韩佟等术士寻找仙药。韩佟大胆尝试炼制仙丹,最终找到一种名为“鸡血石”的神秘药材。通过炼制,他获得一种神奇液体,称之为“元水”。
元水能令浸泡的肉类短时间内不腐,韩佟自信地向秦始皇推荐这神水,秦始皇欣然接受,将其当作日常饮用水。即使后来因术士非议秦始皇而导致咸阳四百多名术士被坑杀,秦始皇依然相信韩佟的元水。
然而,元水实为含有毒性的水银,长期服用导致水银在体内积累,引发肾脏和消化道严重损伤,最终造成秦始皇猝死。秦始皇暴毙于沙丘,其死因竟源于他那荒唐的长生追求,这样的结局实属悲哀。
参考文献:《史记》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