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准噶尔与清朝对抗长达70年,一度称霸中亚,为何落得个灭族的下场
创始人
2025-09-21 06:02:50
0

历史上,准噶尔汗国十分强大,它是中古历史上最后一个游牧帝国,它历经康雍乾三朝,与清朝对抗长达70年,一度称霸中亚,给清朝造成了极大困扰,是清朝在北方的头号敌人。

但奇怪的是,如今准噶尔这个名字几乎消失,我们能够知道它存在的证据,除了史书上比较零碎的记载之外,就只有准噶尔盆地这个地名了。

准噶尔盆地是准噶尔汗国的腹地,实际上它巅峰时期的国土面积很大,占据新疆、西藏、外蒙古、青海和中亚部分领土,面积达到惊人的700万平方公里。

从一个不起眼的蒙古部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军事强悍的帝国,准噶尔人有其值得称道之处,但历史上它的名声并不好,它反复无常,对清朝时叛时降,毫无道义可言,甚至勾结外敌入侵清朝,出卖国家领土。

1777年,准噶尔人还以欺骗的手段千里奔袭拉萨,灭亡和硕特汗国,囚禁达赖,抢夺布达拉宫的珍宝,引发了广大藏传佛教信徒教徒的不满,也丧失了人心。

乾隆时期,乾隆帝见准噶尔天灾人祸不断,于是果断出兵进攻,最终夺取新疆,并灭亡了准噶尔汗国。

01

准噶尔在明朝时叫做瓦剌,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成吉思汗时期不过是个附庸,只能在贝加尔湖附近放牧,根本没资格参加蒙古对外战争。

明朝时期,瓦剌趁着北元内乱而迅速崛起,一度统一整个蒙古,还篡夺了北元大汗之位,但也因此而惹得天怒人怨,最终分崩离析。

明朝末期,瓦剌分裂成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以及依附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合称卫拉特四部。

卫拉特四部虽然名义上是联盟,但内部纷争不断,随着准噶尔部的崛起,其他三部开始西迁,继而形成了各自势力范围,其中最强大的是准噶尔汗国和和硕特汗国,准噶尔主要占据新疆天山以北地区,和硕特则占据西藏、青海和康区。

后金时期,在八旗铁骑的威慑下,卫拉特四部奉表臣服,自此成为后金的藩属国,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清朝建立。

从名义上而言,卫拉特四部各自的领土也是清朝领土,但清朝并不实际统治,而是通过封贡的方式维持双方的隶属关系。

这种关系,与清朝跟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关系有些类似,唯独漠南蒙古不同,因为它是处在清朝的直接管理之下的。

卫拉特四部臣服清朝之后,一直忠心耿耿,对内积极维护和平,对外则顽强抗击沙俄入侵者。

因为这一缘故,清朝统治者并未将卫拉特四部视为威胁,也没有想过出兵进攻,将其变成第二个漠南蒙古。

但是,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康熙时期,一个叫做噶尔丹的人出现,打破了双方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

噶尔丹是准噶尔首领的儿子,他起初在西藏学习佛法,拜五世达赖为师,后来准噶尔发生严重的内乱,他在达赖的支持下返回准噶尔,以达赖赐给的活佛封号作为旗帜,争取人民的支持,最终平定了叛乱,还夺取了大汗之位。

别看噶尔丹曾是出家人,但他一点都不仁慈,而且野心极大,他立志恢复黄金家族的荣耀,建立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

于是,噶尔丹开始四处扩张,先是击败和硕特汗国,成为卫拉特四部首领,继而出兵占领叶尔羌汗国,又远征中哈萨克,迫使其臣服,由此成为西域和中亚一带的霸主。

在很短的时间内,噶尔丹就建立起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崛起,除了他身上的那股狠劲,以及达赖系统的支持之外,更在于他与沙俄相勾结,沙俄提供给他军事援助,他则许诺与沙俄一起瓜分清朝领土。

噶尔丹与沙俄相勾结,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至今都难以磨灭的灾难。

那是在1688年的时候,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正在率军抗击沙俄入侵,眼看就要取胜,噶尔丹却率三万大军偷袭喀尔喀,土谢图汗不得不仓皇撤军,致使沙俄军队解围,占领了不少喀尔喀领土。

后来,在噶尔丹的攻打下,喀尔喀蒙古诸部被迫迁移到漠南,接受清朝的庇护,他却一路追击到漠南,一度打到距离北京只有350公里的乌兰布通,严重威胁到了清朝的安全。

更严重的是,由于噶尔丹入侵喀尔喀蒙古,使得清朝腹背受敌,沙俄趁机在谈判中要价,清朝不得不作为让步,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放弃了大量领土。

实际上,在此之前的雅克萨之战中,清朝是胜利一方,却因为噶尔丹的搅局而损失大量领土,这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为了维护国家完整统一,也为了遏制噶尔丹继续扩张,进而威胁清朝统治地位,康熙帝发起三征噶尔丹,并撺掇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造反,噶尔丹穷途末路之下选择自杀。

02

噶尔丹虽然死了,但战争只发生在漠南漠北,并未波及到准噶尔本土,因此准噶尔的整体实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策妄阿拉布坦野心其实不比噶尔丹小,他成为准噶尔大汗之后,表面上对清朝臣服,暗地里却招兵买马,大力发展军事实力,在经历几年休养生息之后,便开始着手对外扩张。

噶尔丹时期,准噶尔对哈萨克和叶尔羌汗国的统治并不稳固,策妄阿拉布坦为了掠夺更多经济利益,出兵彻底打服哈萨克,还对哈萨克人民进行奴役,掠夺大量哈萨克人民到新疆从事劳役,又取消叶尔羌汗国汗位,对其进行直接统治。

在稳固现有领土之后,策妄阿拉布坦对和硕特汗国再次发起进攻,试图夺取青海地区,但被清朝派兵阻止。

策妄阿拉布坦不死心,便与沙俄勾结在一起,以护送女婿拉藏汗之子和女儿返回西藏的名义,出兵6000千里奔袭拉萨,杀掉拉藏汗,一举灭亡和硕特汗国,并囚禁达赖,还对布达拉宫进行了洗劫。

此后,准噶尔又出兵西藏各地,占领了西藏大部分地区,并试图入侵青海、四川和云南,严重威胁到清朝的国土安全。

这还没完,准噶尔还在西藏扶持伪达赖,试图通过宗教力量来帮助自己扩大领土,他们还在西藏进行残暴统治,大肆残杀贵族和百姓,奴役西藏人民,强迫藏民入伍参军。

对西藏的入侵,触犯到了清朝的底线,康熙帝便派军进驻青海,同时加强四川、云南的防务,然后派遣6000人进入西藏平乱,但因为准备不足而全军覆没。

当时,很多人反对康熙帝再次对西藏用兵,说西藏并不值得清朝大动干戈,康熙帝却认为西藏关乎到清朝的国防安全,必须掌控在手里,于是力排众议,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军攻打西藏。

在岳钟琪、年羹尧等人的帮助下,允禵一举收复西藏,将准噶尔人赶回老家,此后康熙帝派遣驻藏大臣进藏,并扶持六世达赖上位,从而稳固了西藏局势,西藏也由此被清朝直接统治,真正意义上成为清朝领土。

先是噶尔丹,现在又是策妄阿拉布坦,康熙帝算是看清楚了,准噶尔人野心勃勃,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先夺取喀尔喀蒙古、西藏、青海,下一步就要进攻清朝本土了。

更让康熙帝担忧的是,准噶尔与沙俄的牵扯太深,又有哈萨克作为外援,实在太危险了。

准噶尔的一系列行为,不但让清朝感到不满,整个蒙古也对其十分不满,准噶尔倒行逆施,勾结外敌,出卖国土,已经成为全蒙古的叛徒了。

为了灭了准噶尔,康熙帝打算继续采取军事措施,但还没等他实施,他就因病去世了。

雍正帝继位之后,皇位并不稳固,因此在对待准噶尔这家事上,倾向于使用和平手段,只要准噶尔痛改前非,与沙俄断绝往来,重新归附清朝,他可以既往不咎,但如果准噶尔执迷不悟,他也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

但是,策妄阿拉布坦贼心不死,竟然与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右翼首领罗卜藏丹津勾结在一起,怂恿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夺取青海和西藏的控制权。

雍正帝盛怒之下,派遣年羹尧和岳钟琪等人出征,一举平定青海地区,罗卜藏丹津被迫逃到准噶尔避难。

经历此次事件后,策妄阿拉布坦有些心灰意冷,便重新归附新疆,还与清朝划分边界,清朝则恢复与准噶尔的通商。

03

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后,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此人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为了与清朝对抗,他更加频繁地与沙俄联络,还在沙俄的帮助下组建了火炮部队,并引进了大量先进火器,使得准噶尔军队实力大增。

这一时期,准噶尔军队达到6万人,随时可以扩充到10万人以上,且有沙俄的军事援助,完全不输给清朝驻扎在西北的军队。

仗着自身强大,噶尔丹策零时常骚扰清朝边境,在投敌叛国、分裂领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雍正帝不能忍,决定主动发起反击,派遣岳钟琪和傅尔丹两路大军夹击准噶尔。

不过,噶尔丹实在太狡猾,他知道雍正帝其实不想动武,便假装要移送罗卜藏丹津给清朝,并再次选择臣服,以此来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

雍正帝果然上当,竟然将两位主将召入京城,这样就浪费了大半年时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噶尔丹策零完成了军事部署,还对清军的粮草、辎重大营进行了偷袭,致使清军损失惨重。

这还没完,噶尔丹策零还是用计策,用少量人马将岳钟琪大军困在哈密无法动弹,他则带着大队人马进攻傅尔丹这一路,并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最终在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中一举灭掉清朝数万大军,京城八旗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清朝与准噶尔之间最惨烈,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战,雍正帝被戏耍之后,彻底看清了噶尔丹策零的嘴脸,便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坚持以武力围剿准噶尔。

而噶尔丹策零在取得此次大胜后,有些飘飘然了,自以为天下无敌了,便带领三万精锐骑兵进攻喀尔喀蒙古,试图一战将其占领。

这一次,雍正帝汲取了教训,攒钱进行了充分准备,采取稳打稳扎的策略,以消灭准噶尔有生力量作为目的,用消耗战来拖垮准噶尔。

在随后爆发的光显寺之战(也叫额尔德尼昭之战)中,清军一战击溃准噶尔三万大军,打得准噶尔几乎全军覆没,由此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具备再次进攻清朝的能力。

光显寺之战在历史上名气很小,史料记载也很少,但它却十分关键,是清朝与准噶尔之间攻守态势的转折点。

此战过后,噶尔丹策零为了求生存,只得派人到北京议和,雍正帝考虑到清朝消耗也很大,且局势不是很稳定,便与准噶尔达成议和,双方以杭爱山为界,恢复友好通商,准噶尔则继续臣服于清朝,双方进入为其十三年的和平期。

值得一提的是,准噶尔与清朝重归和平后,与沙俄也随之闹掰,沙俄几次出兵入侵新疆,噶尔丹策零都派兵抵抗,打了不少胜仗,也收复了不少土地,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成做出了贡献。

有时候,准噶尔还与清朝联手,一起对抗沙俄的入侵,这是两国难得一见的蜜月期。

和平还为准噶尔带来了发展,准噶尔的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发展迅速,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国力也在日渐增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同一时期,清朝也在雍正帝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盛世即将走向高潮。

04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爆发了大规模瘟疫,这次瘟疫持续的时间很长,造成了大量牲畜和人口的死亡,给人口本就不多的准噶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正是在这一次瘟疫中,噶尔丹策零不幸染病去世,作为准噶尔最后一位雄主,他的去世意味着准噶尔开始走向衰落。

天灾虽然可怕,但多花点时间,准噶尔就能恢复,最让准噶尔受打击的是,自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就陷入到无休止的内乱当中。

按照噶尔丹策零的遗嘱,原本应该由他的嫡长子策安多尔济那木札勒继位,但其他两个儿子及王公贵族并不服气,便对王位展开了争夺战。

在持续了四五年的战争中,噶尔丹策零的三个儿子全部被杀,最后在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准噶尔贵族达瓦齐登上汗位。

阿睦尔撒纳是个十足的野心家,他扶持达瓦齐,其实是为了自己夺权做铺垫,但达瓦齐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双方很快就爆发矛盾,还大打出手,结果阿睦尔撒纳战败,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二万余人投降清朝。

这还不算完,达瓦齐荒淫残暴,他统治准噶尔期间,横征暴敛、残害无辜,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量贵族、平民或远走哈萨克、沙俄,或内附清朝,再加上瘟疫继续流行,又有大量百姓因得不到救治而死去,导致准噶尔人口锐减。

而阿睦尔撒纳来到清朝后,将准噶尔的情况告知乾隆帝,乾隆帝便打算趁机出兵灭掉准噶尔。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帝分两路大军出征准噶尔,阿睦尔撒纳以定边左副将军的身份参与此次战争。

这次战争的进展十分顺利,准噶尔臣民望风而降,达瓦齐遭到清朝突袭,遭遇大败,只得带着少两人逃走,但最终还是被抓回来,押送到了京城。

此次战事之所以如此顺利,阿睦尔撒纳功不可没,但其实他暗藏祸心,在进军途中暗中收留了不少准噶尔士兵,打算伺机夺取准噶尔大汗之位。

准噶尔平定之后,乾隆帝心想,与其派军进驻新疆,从内地调官员去治理,成本实在太高,不如让准噶尔人治理准噶尔。

于是,乾隆帝只留下500人驻扎在伊犁,同时恢复了卫拉特四部大汗,阿睦尔撒纳被任命为辉特部大汗,并晋升双俸亲王。

阿睦尔撒纳本就是辉特部首领,没有得到卫拉特总汗之位,他感到十分不满,便开始搞事情,不但四处拉拢蛊惑人心,拉拢盟友,还私自招纳了9000士卒。

并且,阿睦尔撒纳好开始以卫拉特总汗自居,并启用准噶尔大汗印玺,还上书威胁乾隆帝说:

四卫拉特与喀尔喀不同,若无总统之人,恐人心不一,不能外御诸敌,又生变乱。

乾隆帝感到很生气,认为阿睦尔撒纳不可留,便假装下诏将其召入京城接受册封,然后将其明正典刑。

阿睦尔撒纳也不是傻子,便来了个将计就计,跟着使者去京城,走到乌隆古河的时候,得知亲信已经准备好谋反,当即发起反叛,在抢夺了清军粮站之后返回伊犁,将驻扎在伊犁的500清军全部杀死,大将班第、鄂容安惨遭斩首。

这一事件发生后,乾隆帝愤怒至极,意识到准噶尔反复无常,危害极大,不斩草除根,恐永无安宁之日。

从那时起,乾隆帝就动了将准噶尔灭族的心思。

05

阿睦尔撒纳反叛之后,乾隆帝又派遣两路大军进行征讨,准噶尔贵族十分害怕,纷纷临阵倒戈投降清军。

阿睦尔撒纳见势不妙,便两次假装投降清军,清军主将信以为真,便停止追剿,他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机。

借此机会,阿睦尔撒纳派人向哈萨克阿布赉汗求援,阿布赉汗出兵数千援助,那些准噶尔贵族见清军迟疑,便再次倒向阿睦尔撒纳。

更糟糕的是,由于清军围剿准噶尔,迟迟没有结果,便在喀尔喀蒙古强征马匹和士兵,结果引起了郡王青滚杂卜和土谢图汗的不满,二人率部发起叛乱,对清军进行攻打,使得局势迅速恶化。

越是这样,乾隆帝越觉得准噶尔危害太大,非灭不可。

很快,乾隆帝就重新进行了部署,召回了准噶尔的两路大军,派遣成衮扎布、兆惠等人向叛军全线发起进攻。

由于乾隆帝用人得当,使用的策略也是正确的,喀尔喀蒙古很快就被平定,阿睦尔撒纳也战败逃往哈萨克,还与沙俄取得了联系,沙俄许诺只要他入境,就给予军事支援。

乾隆帝认为,阿睦尔撒纳是个大祸患,如果不除掉,日后还会卷土重来,便派遣达尔党阿率军进攻哈萨克,阿布赉汗不但拒绝交出阿睦尔撒纳,还派遣军队抵抗清军,结果被清军击败。

阿布赉汗十分害怕,便向清朝俯首称臣,并派遣使者前往清朝拜见乾隆帝,同时许诺交出阿睦尔撒纳。

阿睦尔撒纳见形势不对,便带着妻儿老小逃往沙俄,沙俄很高兴,为其办理了户籍,还提供了经济援助,只可惜不久他就患上天花而去世,经过乾隆帝的严正交涉,沙俄将其尸体交还给清朝。

以阿睦尔撒纳之死作为标准,准噶尔彻底被平定,清军尽数占领其土地,这个曾经强大无比的草原帝国,在经历清朝的军事打击、持续的天灾和内乱之后,最终亡在了乾隆帝手上。

乾隆帝认为,历史上准噶尔都清朝多次降而复叛,还与沙俄相勾结,是清朝的心腹大患,加之准噶尔内部混乱,难以管理,为了国家安全考虑,也为了不使准噶尔被沙俄再次利用,乾隆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让准噶尔这个部落消失。

据史料记载,准噶尔人有十分之四的人死于瘟疫,十分之二的人套入沙俄、哈萨克,只有十分之三的人死于战争或者被屠杀。

计数十万户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除妇孺充赏外,至今惟来降受屯之厄鲁特若干户,缩设佐领昂吉,此外数干里间,无瓦刺一毡帐。

事实上,幸存下来的准噶尔人有很多,比如之前投降清朝的人,还有不少妇孺小孩没被杀掉。

只不过,这些幸存下来的人,要么融入了其他民族,要么不再以准噶尔人自称,而是被叫做厄鲁特人。

不管这么说,准噶尔这个部落从此消失了,只以准噶尔盆地的名字被人们所熟知,而准噶尔人占据的土地被纳入清朝版图后,乾隆帝为其命名为新疆,后来在祖宗堂的推动下,新疆设省,被纳入中央行政管辖范围内。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直播 | 2025全国半程马拉... 镍都花月逐金秋,丝路奔跑焕新章。9月21日上午7:00,202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3站)暨金昌...
原创 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的来临,人们纷纷准备好清酒、祭品与纸钱,准备去祭奠祖先...
原创 他... 在风云激荡的十六国时代,群雄竞起,其中一位被称为此时期最杰出的名将便是慕容恪。他凭借自身过人的才能和...
原创 因... “你终于来了,恩来为了你找了好久。” “唉,我何德何能,竟让总理如此挂念。” 这是邓颖超在纪念...
原创 中... 说起中国历史上那些短命的王朝,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秦朝。确实,秦朝统一六国后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原创 民... 人生,无论多么辉煌灿烂,总有一座大山,我们无法回避,那便是死亡。自古以来,几乎每个朝代都曾掀起过寻找...
原创 李... 龙脉与明朝的传奇 在中国古代,历代皇帝对“龙脉”的信仰深不可测,几乎每一位君主都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
记忆国图|关于国图老馆员口述史... 我1979年12月入馆,2015年12月退休,退休后返聘至今,在国图已经工作45年了。在国图115岁...
原创 故...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后主李煜在这首诗中深刻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悲凉和无奈。这种...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不诛杀功臣? 历史上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的血腥清算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曾挥起屠刀,上演“兔死狗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