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给刘邦的战神们搞个排行榜
创始人
2025-09-21 06:02:44
0

文 / 子玉(改写版)

从军事角度来看,刘邦能够最终夺得天下,靠的正是韩信、英布和彭越这三位杰出的军事将领。

虽然他们三人同处于刘邦麾下的第一梯队,但彼此之间的实力和水平却存在显著差距。

在刘邦为功臣排座次时,众人普遍推崇曹参为首,因为他身上有七十多处战伤,功勋显赫。

然而关内侯鄂君的一句话却让刘邦彻底醒悟——

“没有曹参,陛下您依然能得天下,但若没有萧何,那就未必了。”

这句话突出强调了萧何在“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保障粮道不断”的关键作用。

事实上,韩信的地位同样独一无二。

笔者认为,韩信之所以在汉初武将中最为耀眼,不仅因为他拥有高超的战术才能和卓越的战绩,更因为他的战略眼光远超英布和彭越。

司马迁写《淮阴侯列传》之前,特地前往韩信的故乡采风。当地人告诉他:“韩信当年身处底层时,志向就极为远大,你可以去看看他母亲的墓地。”

韩信母亲的墓地位于一片高坡上,周围地势开阔,足以容纳万人安居。这一景象让司马迁沉默良久。

原来,韩信即使在困顿时也怀揣着成为万户侯的宏大志向,这已不是梦想,而是坚定的目标。

正如曾国藩所说:“立志是成事的关键。”

韩信被刘邦封为大将军后,曾与刘邦进行过一次深度对话,史称“汉中对”。

这次谈话中,韩信向刘邦提出两条重要建议:明出子午,暗度陈仓;以及以天下城邑封功臣。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是具体战术层面的操作策略,针对如何拿下三秦地区;

而“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则是战略层面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刘邦夺天下的长远规划。

作为一名将军,韩信竟能站在刘邦角度思考,用人情世故之道吸引、用好、留住人才,令他们尽展所长助力大业。

也就是说,韩信在心中早已将自己代入刘邦角色,思考如何称霸天下。

这让他迅速拉开了与其他武将的差距,赢得了刘邦、萧何、张良等人的高度认可。

他堪称国士无双。

反观英布和彭越,二人虽与韩信同是将军,但战略层面的远见却无法与韩信匹敌。

英布早年投靠项梁集团,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几乎常年被称为“冠军”。

在楚怀王熊心的麾下,项梁为武信君,英布被封为当阳君,足见其军事地位非同一般。

项梁死后,英布继续受项羽控制。巨鹿之战中,英布率先渡河为联军开路,项羽入关受阻时,英布亦当先锋攻破函谷关。

因此鸿门分封时,英布以军功显赫和与项羽的特殊关系被封为九江王,治所设在六(今安徽六安北)。

然而,英布与项羽的蜜月期不久便结束。英布逐渐只关注自己九江国的安稳:项羽攻齐国时,他只派出几千老弱兵力应援;项羽的彭城失守,他装作没事发生。

毕竟英布原本就是作为“股东”加入项梁集团,成为诸侯后更只顾维护自身利益。

项羽虽不满,但考虑到英布的军事能力,还是忍了下来,毕竟一旦英布倒向刘邦,局势就复杂了。

但这暴露出英布的短板:他不懂得在乱世积极进取,只想守成。

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没有哪个诸侯能真的过上岁月静好。局势最终会迫使你选边站队。

如同东汉末年的刘表,虽然握有荆州重镇,但曹操孙权的崛起让他无法安宁。

当时明眼人都知道,天下已进入楚汉两强争霸阶段:要么效忠项羽,要么归附刘邦。

英布这种小型诸侯,不站队不进取是行不通的。

结果他陷入尴尬局面,项羽疑心他,刘邦对他又无信任。

如果不是张良建议刘邦争取英布,英布日子会异常艰难。

在战场上英布果敢凶猛,但处理现实事务却犹豫不决。

刘邦派随何出使九江国时,英布口头答应归附,却不敢公开表态,留有退路,表现出矛盾心态。

英布归顺后,帮刘邦解决了九江国叛乱牵制项羽兵力的问题,缓解了刘邦荥阳一线的压力。

不过,他未曾像韩信那样提出过战略层面的建议。

英布被封为淮南王,既因对项羽的军事贡献,也因其股东身份。刘邦派随何时已答应其封王条件。

战术上,英布表现勇猛,但缺乏创新。后期他叛变时,刘邦发现其阵型与项羽相似,轻易破解。

可见英布缺乏独立的战略眼光。

原本英布可采取东取吴、西取楚,再吞并齐鲁,或者稳守阵地与刘邦相持,但他选择了下策,最终被刘邦击败,又被长沙王设计杀害。

总的来说,英布是勇猛的将军,但缺乏战略家所需的远见与格局。

彭越的情况与英布类似。

起兵时他以严厉手段迅速建立威望,但本质上只是为了自保,手下更像江洋大盗。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事业的高度往往取决于立志的远大。

鸿门分封后,彭越依旧游离于主流政治之外,带着万余人马,前途未卜。

在诸侯林立的乱世,彭越若不找个靠山,注定危险重重。

他的心境可用曹操诗句形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后来彭越接受齐王田荣授印,击败楚将萧公角。

刘邦发动五十六万大军攻楚时,彭越于外黄正式加入汉军,因为他曾配合刘邦攻取昌邑,算是老熟人。

他带着三万人马加入刘邦阵营,也因此得以封梁王,成了“股东”。

楚汉之争中,重要战场有三条线:刘邦在荥阳牵制项羽主力,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彭越则活跃在敌后。

三线齐发,互为支撑。刘邦死守一线,韩信迅速夺取赵燕齐,彭越则骚扰项羽后方,破坏补给线,使项羽疲于奔命。

由此可见,彭越的作用虽重要,但更多是辅助性质,无法与韩信的攻城掠地大手笔相比。

不过他在后方频繁扰乱,使项羽多次回军处理危机,大大减轻了刘邦前线压力。

彭越定位为“将军”更为合适,封王身份多是基于乱世积累的“资本”,以股东身份入伙刘邦集团。

至于韩信,或许有人会说他也有局限,不算战略家。毕竟他在齐王时完全有机会独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难道韩信看不到这种可能吗?肯定是看到了。

他之所以坚定跟随刘邦,是因为他的初衷只是当个万户侯,如今封王已超额完成目标,何必再更进一步?

再说,刘邦对他还算优待。

所以,韩信、英布、彭越虽同为刘邦集团第一梯队将领,但韩信在“将军”之外,还拥有“战略家”这一更高层次的标签。

这不仅关乎专业能力,更体现了内心的格局与胸怀。

虽然韩信最终结局凄惨,但历史铭记刘邦对他的评价:“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便足够。

写文不易,看完别忘了点个“赞”哦!谢谢!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突厥,是继匈奴、柔然之后,六世纪中叶活跃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又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在历史舞台上,突厥活跃了...
原创 万... 中华民族多年抗战中,台儿庄战役是鼓舞全民族抗战士气的重大战役,万家岭大战取得的成果也不亚于它。 万家...
原创 真... 虎牢关的“英雄会战”,是《三国演义》开篇最为精彩的一幕。这场战斗,不仅让刘关张三英名声大振,吕布同样...
原创 马...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的八个儿子齐聚京城觐见皇帝。这八位藩王各自镇守不同的封地,虽说是父...
原创 嘉... 前言(开头暴击) 给大明朝当兵,有时候还不如蹲大牢。 一张忠君爱国的凭证,到头来,可能还换不来一个...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16时23分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 通...
原创 “...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曾活跃着一支令日军及伪军胆寒的游击力量——铁道游击队。这个敌后武装力量,长期潜伏...
原创 家... 在甘肃省临夏州,马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家族荣耀与深情的中华民国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壹圆(上六星)。这枚...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 新华社巴黎7月11日电(记者张百慧 徐壮)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