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应该都很熟悉吧。他不仅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人物,还因美食而广为人知。许多与他相关的美食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鱼等,涵盖了各种菜肴,既有荤也有素,足见苏轼的饮食习惯相当健康。但如果提到苏刘义,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
苏刘义是苏轼的第八代孙,苏轼长子苏迈的后代。不同于许多名门之后的后代依靠家族的荣耀和功名过日子,苏刘义并没有依赖祖先的声名过活。他虽然没有继承祖先的文采,但却是一位忠诚的将领,深爱国家,忠诚于君主。
我们之所以提到苏刘义,是因为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传闻称,苏炳添是苏轼的后代。之所以追溯到苏轼,是因为苏刘义。据网传资料显示,在苏氏宗祠的一份介绍中,确实提到苏炳添:“苏东坡公第二十九代孙,是苏刘义公第二十一代孙,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
而苏刘义的后代则在抗元的过程中来到广东,并在此定居下来。从族谱记载来看,苏刘义确实是苏轼的后代,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苏炳添本人确认。虽然有不少专家发表了看法,但是否属实仍需进一步证实。无论如何,苏炳添的成就,作为“亚洲飞人”,无疑加深了这一传闻的影响力。就像之前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因其出色的表现,也被写入族谱,成为了家族的骄傲,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无论传言是否属实,苏刘义本身的历史贡献仍不容忽视。他在抗元过程中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堪比文天祥,值得我们好好了解一番。
苏轼出生于四川,而到了苏刘义这一代,家族的祖籍已变为江苏徐州南部。他本人则出生于临安(今杭州),年轻时与四位堂兄一起读书,并一同考中进士,这一成就足以与苏轼父子三人的进士之路相媲美。尽管如此,时局的变化决定了苏刘义没有像许多文官一样安稳地过一生。
28岁时,元朝开始对南宋发起攻势,苏刘义便随吕文德一同守卫荆湖鄂州,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四年后,苏刘义被任命为吉州刺史,开始独立掌管一方。仅仅八年后,他便升任兵部主事,一年后便晋升为兵部郎中。从这一系列的晋升可以看出,苏刘义一直走的是军事路线。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苏刘义参与了保卫临安的战斗。宋度宗投降后,苏刘义与其他大臣一同带领宋度宗的后裔南迁。此后,他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崖山海战。在此战中,元朝将领张弘范与李恒猛攻宋军,宋军因补给线被切断,无法抵挡人数众多的元军,最终崩溃。陆秀夫背着赵昺投海殉国,张世杰指派苏刘义负责断后,他带着杨太后成功突围。
然而,突围过程中遭遇了飓风,加上宋帝已经去世,最终,苏刘义的部队也无力回天。即便如此,苏刘义依然不屈,他找到了宋室后裔赵旦,并支持赵旦继位,继续保持赵宋的血脉。在顺德都宁山,他重新集结了千余名士兵和百姓,继续抗元斗争。虽然后来元朝派遣重兵复剿,苏刘义最终壮烈牺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抵抗,最终英勇殉国,年仅47岁。
回顾苏刘义的一生,虽然他才华出众,但不得不在纷乱的时局中投身军事,保卫南宋。然而,最终他还是未能抵挡元朝的强大攻势。尽管如此,苏刘义的顽强抗争精神,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动摇,他的事迹无疑为民族英雄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