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古代创业当皇帝的,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位总是绕不开。有人说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逆袭,创业肯定更难;也有人觉得刘邦起点虽比朱元璋高点,但对手太强,也不容易。今天咱就拉家常似的,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
先说说刘邦,好多人觉得他就是个亭长,没啥了不起的,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其实啊,这亭长虽说官不大,在地方上可是个活络人物。你想啊,他能跟县里的萧何、曹参这些官员搭上话,还能让樊哙这种屠夫、夏侯婴这种车夫死心塌地跟着他,没点能耐可不行。那会儿他在沛县地面上,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能掺和一脚,人缘好得很。就说他去吕公家蹭饭,张口就说 “贺钱一万”,其实一分没带,吕公还偏偏看中他,把女儿嫁给了他。你看,这手腕,这气度,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有的。
再看朱元璋,那才叫一个惨。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哥嫂都因为饥荒和瘟疫没了,他自己为了活命,先是去寺庙当和尚,后来连寺庙都待不下去,只能到处乞讨。想想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拖着饿得直打晃的身子,在寒风里求一口饭吃,那种日子,真是没法想象。他后来参加起义军,那真是从最底层一步步往上爬,手里没任何资源,全靠自己拼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创业难不难,不光看起点,还得看对手。刘邦面对的是谁啊?是项羽。项羽那可是 “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主儿,出身名门,兵力强盛,打起仗来勇猛得没话说。刘邦跟项羽比,一开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好几次刘邦都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就说彭城之战吧,刘邦五十多万大军,被项羽三万精兵打得落花流水,他自己坐着马车拼命逃,为了让马车跑快点,还好几次把亲生儿女推下车。你说他那会儿心里得多慌,多绝望啊?可就算这样,他还是咬着牙没放弃。
朱元璋的对手也不少,陈友谅、张士诚,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陈友谅兵力雄厚,战船比朱元璋的不知好多少倍;张士诚占据着富庶的江南,有钱有粮。但朱元璋有个特点,特别能隐忍,也特别会用人。他采纳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建议,一步步壮大自己。就说鄱阳湖之战吧,面对陈友谅的巨舰,朱元璋的小船看起来就像鸡蛋碰石头,可他硬是靠着灵活的战术和将士们的死战,打赢了这场关键战役。那场仗打得有多惨烈啊,水面上漂着的尸体,密密麻麻的,血腥味好远都能闻到。
刘邦虽然不算普通老百姓,但他创业的时候,身边有不少现成的人才。萧何是县里的主吏掾,负责后勤那是一把好手;张良是韩国贵族之后,计谋过人;韩信更是 “兵仙”,带兵打仗无人能及。这些人一开始就愿意跟着刘邦,帮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朱元璋呢,身边的人才大多是后来慢慢聚集起来的,像徐达、常遇春,都是跟他一起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他得自己一点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这个过程可比刘邦要费劲多了。
还有一点,刘邦所处的时代,秦朝刚灭亡,天下大乱,大家对秦朝的暴政都很不满,刘邦提出 “约法三章”,很容易就赢得了民心。而朱元璋的时候,元朝的统治虽然腐朽,但势力还很庞大,各地的起义军也多如牛毛,大家各怀心思,想要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啊,要说谁创业更难,真没法一概而论。刘邦有他的不容易,面对那么强大的对手,好几次都差点彻底失败;朱元璋也有他的艰难,从一无所有到君临天下,吃的苦受的罪,估计数都数不清。
不过在我看来,朱元璋可能更难一点。毕竟他起点实在太低了,低到尘埃里,每一步都得用命去换。而刘邦,好歹还有个亭长的身份,能接触到上层社会的人,起点比朱元璋高了不少。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你们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想法。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两位创业者一样,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放弃,也请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就能发大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