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的一个下午,彭总正专心致志地在办公室里查看文件。突然,陈赓推门而入,满脸愤怒地走了进来,指着彭总直言道:“原来是你告了我的状!”
看着陈赓气愤的模样,彭总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是谁惹了我们陈大将军?”平时彭总以严肃庄重、严谨无私的形象示人,少有轻松幽默的时刻,更别说和下属开玩笑了。而陈赓此时却冒着忿怒的气氛直言不讳,显然这一反常态让彭总有些讶异。
那么,陈赓为何会如此愤怒,认为彭总“告了状”呢?
故事还要追溯到陈赓参与筹建哈军工的那段时光。1952年,为了增强国防力量并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事人才,伟人决定创建我国第一所具有多军兵种的综合性国防高科技大学——哈军工。此时,陈赓被赋予了这一重任,承担起了哈军工的建设工作。
从初步的图纸规划,到后期的施工建设,再到最后的招生工作,陈赓事无大小都亲力亲为,几乎耗尽了自己的精力。为了确保学校的顺利开办,他一度超负荷工作,甚至因此患上了多种健康问题。
有一次,陈赓感觉胸口剧痛,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体出了严重问题,便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作为一种突发性疾病,向来给人一种“平时不见病,病了难救命”的危险感。然而,陈赓并未把这个严重的病情放在心上,出院后他继续埋头工作,丝毫没有打算休息。
尽管陈赓极力隐瞒病情,但最终还是被彭总知晓了他的健康状况。彭总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震惊,他觉得陈赓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在工作一线拼搏下去。而此时的彭总担任国防部长,他理应为陈赓的健康着想,于是他直接下令让陈赓暂停工作,休息恢复。
但彭总深知陈赓的个性,若想让他接受休养,必定需要有更高层的支持。因此,彭总悄悄地将这一情况告知了周总理,希望得到周总理的帮助。周总理得知后,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伟人。最终,伟人指示周总理转告陈赓,要求他把工作放下,专心养病。
于是,陈赓终于知道了自己健康问题的秘密已经暴露。而他对彭总“告状”的不满,最终化作了昨日那个愤怒的场景。
如果换作平时,陈赓纵使胆大,也不敢如此直言不讳地对彭总发火。彭总为何不生气,反而和陈赓开起了玩笑?难道他心虚了吗?
显然不是!彭总这么做,其实是出于对陈赓的关心,他的本意是希望陈赓能得到适当的休息。尽管陈赓的反应有些过激,彭总深知这完全是因为陈赓那份为工作拼命的心情,所以他并没有责怪,而是轻松地说道:“陈赓啊陈赓,就因为这个,你竟然气成这样?”话音未落,彭总又笑着补充道:“当年你也这样对我,咱俩这算是扯平了。”陈赓一听这话,心情顿时放松,气氛也一下子缓和了下来,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么,彭总所说的“当年你也是这样对我”的故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故事要追溯到1952年3月末,那时彭总因为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已经开始出现严重问题。入朝以来,长时间的高压工作与恶劣的环境使彭总的身体逐渐衰弱。为了让彭总能够回国安心治病,陈赓和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宋时轮商量后,决定私下电报告诉周总理,求他劝说伟人让彭总回国治疗。
经过周总理的转告,伟人最终亲自指示:彭总必须在4月中旬之前回国治疗。最终,彭总于4月7日回国治疗。在彭总离开之前,他把自己的工作交接给了陈赓,并且严厉地批评了他:“好你个陈赓,胆子变大了啊,敢去周总理那里告我的状,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虽然彭总这么说,但心里却明白陈赓是为了他好,也因此深感温暖。
而陈赓也明白,尽管彭总表面上责骂自己,实际上他也正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关心自己。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不禁低下了头,默默反思。
看到陈赓不再争辩,彭总又温和地对他说:“听周总理的话,回去好好休养,等身体恢复了,再出来继续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接着,他微笑着补充:“等你养好了,我陪你喝一杯。”
这句话深深印在了陈赓的心里,成为他记忆中的一段温馨与关怀。
然而,命运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不久之后,彭总因反对大跃进的政策,在庐山会议上遭遇错误批判,被免去了国防部长职务。而陈赓也在1961年3月,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两人曾经的诺言再也没有机会兑现,这也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