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死后15年,昔日的“开国功臣”刀锋一转,杀光刘邦嫡孙
创始人
2025-09-21 05:32:21
0

《资治通鉴》这部旷世巨著,不仅透视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深刻揭示了帝王将相、权谋计略的种种细节。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今天,小编便带领大家一起探寻我国伟大的古代史学家司马光的经典作品——《资治通鉴》。

每个王朝的建立,背后总是伴随着漫长的血腥战争与无尽的牺牲。而历史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王朝最为危险的时刻,并非是建立之前,而恰恰是刚刚建立后的那段时光。为何如此?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所有曾并肩作战的英雄都面临着权力斗争,生死存亡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在推翻前朝暴政的过程中,众人齐心协力,斗志高昂,共同应对敌人的压迫。然而,随着大业的完成,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并肩作战的将士之间,逐渐因利益与权力的差异而产生了裂痕。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却是另一番艰辛。用现代话语来说,就像是那个曾经屠龙的少年,最终自己变成了恶龙。

比如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之后,不仅没有宽容与奖励那些曾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反而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清洗,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薄情寡义”的形象。仔细想来,若是刘邦能预见到后来的局势,他或许会更加果断、无情地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甚至不惜让自己背上更多的恶名,只为确保大汉的江山稳固。

结合史料与《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刘邦去世后,汉朝政权的血腥权力斗争。刘邦临终时,已开始清理部分王族成员和不易控制的亲信。这些措施看似无情,实则是为了确保自己所创立的汉朝能够平稳传承,避免后代受到太多不必要的干扰。

刘邦的儿子刘盈继位后,吕雉作为太皇太后辅佐其政务。按理说,这一切应该符合刘邦的愿望,确保大汉帝国在刘盈的领导下,平稳发展。然而,命运往往喜欢开玩笑。刘盈的早逝彻底打乱了刘邦的布置,也让吕雉掌握了实权。

吕雉的权力迅速膨胀,最先受益的便是她的家族成员。然而,吕雉并未急于让亲族全都登上王位,而是巧妙地通过一些策略和手段,一步一步拉拢朝廷的支持。她先通过封刘氏族人来稳住局面,再通过幕后操作让刘氏家族推举她的亲属担任王位。如此一来,吕雉顺利地把权力集中在自己家族手中。

《资治通鉴》曾详细记载吕雉巧妙的权谋:

“太后欲王吕氏,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强为淮阳王,不疑为恒山王;使大谒者张释风大臣。大臣乃请立悼武王长子郦侯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国。”

可见,吕雉不仅深谙权谋之道,更能在复杂的局势中运筹帷幄,拉拢刘氏族人,让自己的家族势力愈发强大。

然而,历史上每个风光的背后,都是无数暗潮涌动的搏斗。吕雉在掌权期间,能够在吕氏和刘氏之间维持相对的和平,堪称一大历史成就。毕竟,权力的巩固需要时间,吕雉能够在她的家族中顺利维持这份平衡,不得不让人佩服。

但正如所有掌权者的经历一样,当吕雉去世后,曾经的权力结构开始发生剧变。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逐渐开始了他们的反击。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他们以“诸吕密谋作乱”为由,夺取了吕禄的兵权,剿灭了吕产等一干吕氏族人。

《资治通鉴》对此有着深刻的记载,揭示了这场血腥清洗的背后真相。尤其是,周勃、陈平等人通过欺骗手段,将吕禄引导交出兵权,随后展开了对吕氏势力的彻底打压。甚至连刘邦的嫡孙,也未能幸免于难。刘邦的亲王子孙,包括刘盈的儿子和吕雉的外孙,皆遭到残酷的杀害。

这一切的暴力与阴谋,多少让人回想起刘邦生前的宽容与错失。如果他当年能更加狠心些,也许历史的进程将会大为不同。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得不为功臣们的手段所震撼。权力斗争下的无情人心,远比想象中的更为残忍。即使刘邦当年加害的那些功臣,看起来十分残酷,但相较于后来的“诸吕之乱”和其他历史事件,刘邦的手段似乎显得有些“宽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若想维系一个朝代的安定,单凭仁义并不足以成事,有时不得不依靠铁血手腕。

《资治通鉴》通过“诸吕之乱”的记载,让我们明白了史学的复杂性。许多历史事件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我们应当从更深层次去分析和理解。正因为如此,《资治通鉴》成为了学习历史智慧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让我们了解权谋与斗争,更帮助我们提升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这一经典之作的读者,或许可以选择《白话资治通鉴》。这本书通过国学大师的编纂,忠实于原著内容,并且对难懂的文言文进行了精确注释。其流畅度和准确性,远超市场上那些粗制滥造的解读版。它既保留了司马光历史智慧的精髓,又为现代读者提供了更易理解的阅读体验。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的来临,人们纷纷准备好清酒、祭品与纸钱,准备去祭奠祖先...
原创 他... 在风云激荡的十六国时代,群雄竞起,其中一位被称为此时期最杰出的名将便是慕容恪。他凭借自身过人的才能和...
原创 因... “你终于来了,恩来为了你找了好久。” “唉,我何德何能,竟让总理如此挂念。” 这是邓颖超在纪念...
原创 中... 说起中国历史上那些短命的王朝,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秦朝。确实,秦朝统一六国后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原创 民... 人生,无论多么辉煌灿烂,总有一座大山,我们无法回避,那便是死亡。自古以来,几乎每个朝代都曾掀起过寻找...
原创 李... 龙脉与明朝的传奇 在中国古代,历代皇帝对“龙脉”的信仰深不可测,几乎每一位君主都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
记忆国图|关于国图老馆员口述史... 我1979年12月入馆,2015年12月退休,退休后返聘至今,在国图已经工作45年了。在国图115岁...
原创 故...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后主李煜在这首诗中深刻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悲凉和无奈。这种...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不诛杀功臣? 历史上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的血腥清算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曾挥起屠刀,上演“兔死狗烹”的...
原创 传... 网上流传着一个奇怪的说法——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这个传言声称,3000多年前,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