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朝九世之乱是怎么回事?兄终弟及被视为亡国根源,为什么?
创始人
2025-09-21 04:31:01
0

文章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历史背景与具体的王朝传承。在改写时,我会尽量保留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使得每一段的描述更加具体,生动,同时保持字数和原文内容的一致性。

---

大家应该都知道,王位的继承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王朝中,一般是遵循父死子继的传统。不过,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即哥哥去世后由弟弟继位,这种情况也偶尔发生。以现代的沙特阿拉伯为例,自1932年建国以来,除了创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本·沙特以外,后继的六任国王都为本·沙特的儿子,也就是说沙特王位一直沿袭的是“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反观中国,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也曾有过兄终弟及的例子,尤其是宋朝,这种继位方式在王朝初期曾较为普遍,尽管后来宋朝在经济上经历了长时间的繁荣。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兄终弟及一直被视为“亡国之根”,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原因与商朝一段被称为“九世之乱”的动荡历史紧密相关。那么商朝的灭亡与这一继承方式到底有何关系呢?

一些现代学者认为,兄终弟及制度可能是早期母系社会的遗产。在母系社会中,氏族首领虽然多为男性,但继承关系是根据母系血统而非父系血统来决定的。结果往往是父子可能属于不同的氏族,而同一氏族中的两个最亲近的男性通常是兄弟,这为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提供了基础。另外,由于远古时期人们的寿命较短,许多父亲去世时其子嗣尚未成年的情况相当普遍,兄终弟及方式能够保证继位者通常已经成年,从而减少未成年继承者可能引发的政权动荡。

在中国最早的夏朝和商朝时期,兄终弟及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例如,夏朝的开国君主夏启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太康和中康曾分别继位,虽然其中太康被有穷国打败,夏朝国王沦为傀儡,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依旧在其后出现过。实际上,商朝的传位方式尤为复杂,尽管父死子继在商朝初期为主流,但兄终弟及的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传统。

据现存史料显示,商朝初期的王位继承大部分遵循父死子继的原则。商汤创建商朝之前,商朝的14位先王中,只有第七代的王亥与王恒是兄弟相继。而商汤建立商朝后,最初几代国君依旧是父死子继,直到商汤的儿子太丁去世,商汤选择了另一个儿子卜丙作为继承人。这一传位安排维持了较长时间,商朝的继位秩序看似稳固。

然而,随着沃丁的去世,商朝进入了一个不同的继位阶段。他的弟弟太庚继位,商朝开始进入兄终弟及的时代。太庚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小甲、太戊和雍己相继继位。在这一阶段,兄终弟及并没有引发太大的混乱,且太戊在位时,实施了贤能治国的政策,任用伊陟为相,实行德治,国家局势得到了很好的稳定,甚至达到了一种强盛的局面。太戊的声望之高,甚至使得他的弟弟雍己继位时也没有引发太多争议。

然而,随着雍己去世,商朝的王位再一次传给了太戊的儿子中丁,随之而来的是商朝的“九世之乱”。这一时期,商朝国力急剧衰退,继位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混乱,而外部威胁也使得王朝的内政愈加动荡。

除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外,商朝的衰败还与外部的敌人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商朝位于东南的夷族蓝夷崛起,对商朝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蓝夷的侵扰,中丁在即位后的第一年将首都从亳迁往了嚣(可能位于今河南郑州附近),以更好地应对外部攻击。

然而,商朝的迁都并非仅仅因外部敌人,而是在中丁死后,王朝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分裂。几股势力纷纷争夺王位,致使王朝局势混乱。中丁之后,他的弟弟外壬与河亶甲相继成为商朝的国君,而王朝的控制力在这一时期明显减弱,周边诸侯纷纷叛乱。河亶甲时期,商朝更是因频繁的战争而四处迁都,从嚣迁到相,再由相迁至耿,战火的硝烟弥漫。

直到祖乙继位时,商朝才勉强取得了些许稳定。他在位期间成功击败了蓝夷和班方,但商朝王室的权力斗争依然未曾平息。祖乙去世后,他的子孙继续对王位进行激烈争夺,商朝内乱不断,形成了“九世之乱”的局面。在此期间,许多王位继承人不仅是亲王子嗣,更有众多弟弟与侄子参与争权,这一现象使得“兄终弟及”制度被后人视为政治动荡的根源之一。

随着南庚即位,商朝的内乱愈加严重,他甚至在晚年因国内外局势的压力再次迁都。南庚死后,商朝继续进入了混乱的时期,直到盘庚继位。盘庚上任后,意识到不断迁都导致的国家衰弱,决定将都城迁回商汤的故土——殷,以重振国运。虽然此时民众已经厌倦了频繁的迁都,但盘庚以商汤为楷模,成功实施了迁都,稳定了国家局势。

尽管盘庚成功地为商朝带来了短暂的复兴,但他去世后,王位并未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由他的两个弟弟继位。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商朝在这一时期仍未摆脱兄终弟及的继承传统。直到小乙的孙子祖甲继位,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才逐渐被废除,商朝才重新回归父死子继的传统。

后世有观点认为“九世之乱”并非完全的乱世,因为在祖乙时期,商朝曾短暂复兴,但频繁迁都和外部战乱却使得王朝的控制力逐渐削弱。最终,九世之乱成为商朝历史中的一大标志,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也被认为引发了政权的不稳定。随着中国官僚体制的逐步成熟,许多王朝逐渐排斥兄终弟及,改用父死子继的方式,这也反映了社会对这一继位模式的否定与回避。

---

这版改写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了细节扩展,增加了一些历史背景的说明,使其更具可读性。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的来临,人们纷纷准备好清酒、祭品与纸钱,准备去祭奠祖先...
原创 他... 在风云激荡的十六国时代,群雄竞起,其中一位被称为此时期最杰出的名将便是慕容恪。他凭借自身过人的才能和...
原创 因... “你终于来了,恩来为了你找了好久。” “唉,我何德何能,竟让总理如此挂念。” 这是邓颖超在纪念...
原创 中... 说起中国历史上那些短命的王朝,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秦朝。确实,秦朝统一六国后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原创 民... 人生,无论多么辉煌灿烂,总有一座大山,我们无法回避,那便是死亡。自古以来,几乎每个朝代都曾掀起过寻找...
原创 李... 龙脉与明朝的传奇 在中国古代,历代皇帝对“龙脉”的信仰深不可测,几乎每一位君主都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
记忆国图|关于国图老馆员口述史... 我1979年12月入馆,2015年12月退休,退休后返聘至今,在国图已经工作45年了。在国图115岁...
原创 故...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后主李煜在这首诗中深刻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悲凉和无奈。这种...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不诛杀功臣? 历史上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的血腥清算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曾挥起屠刀,上演“兔死狗烹”的...
原创 传... 网上流传着一个奇怪的说法——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这个传言声称,3000多年前,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