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可怕的并非贼的偷窃,而是贼的惦记。”达里在《你好,哈雷彗星》中的这句话,简直切中要害!
1904年12月,坂垣征四郎随军出征,首次踏上了中国东北的土地。面对广袤无垠的中国大地,丰富的资源以及丰腴的绵羊,他感到震撼和惊异!
他暗自盘算:“若是大日本帝国能够拥有这些资源,岂不是天下无敌?”这种占有欲迅速在他心中扎根生长。从那一刻起,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便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目标。
坂垣征四郎的家族背景颇为特殊,他的祖父植竹(号桑阴),是名声显赫的蕃主讲师和虔诚的神道教徒。植竹在明治维新时选择隐居乡野,专心研究汉学,且在学术界有着颇高的威望。父亲正德也是一名神道教徒,曾长期担任地方长官,且兼任川原家政女子学校的校长。坂垣从小便在祖父母的陪伴下度过了他的童年,而祖父则视他如掌上明珠。
四岁起,祖父便开始悉心教授他汉学,坂垣也因此对汉语有了非同寻常的熟练掌握,甚至可以与母语媲美。他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汉语流利的他在毕业后的第二年便被日本军方派往中国云南考察,最终成为了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之一。
1891年,坂垣开始在村中的“沼宫内小学”求学,随后考入了日本名校“盛冈中学”,和两个哥哥一同学习。然而,坂垣从小身材矮小,常常被同龄人视为不起眼的人物,尽管他的头脑非常灵活。虽然有“大脑袋就是聪明”的说法,但他却不怎么用功,成绩一直不算出众。
彼时,甲午战争后,许多日本青年都涌向了军营,兴起了一股强烈的“从军热”。坂垣也未能例外。1899年,他在盛冈中学就读两年后,兴冲冲地报考了“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不过由于身高不够,他未能如愿被录取。然而,坂垣并没有放弃,他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了能进入陆幼,他与军医“硬磨软泡”,小小年纪便立下誓言:“效忠天皇,尽忠大日本帝国!”这种执着和决心最终打动了军医,破例让他进入了陆幼。
几年后,坂垣身高逐渐增长,1903年,他成功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为了第十八期的学员。这个时期,许多后来在侵华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正是在这个班级里培养出来的。
在仙台陆幼学习时,学监大越谦吉大尉被誉为日本陆军的“军神”,曾在日俄战争中英勇牺牲。他主张对学员进行严格的、几乎残酷的训练,以锤炼他们的意志,使其能在未来的战争中毫不畏惧任何困难。坂垣深受其影响,并且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逐步成长为一个嗜血成性的军官。
1904年11月,年仅19岁的坂垣完成学业,授予步兵下士军衔,并被任命为步兵小队长。此时,日俄战争爆发,他随军赴东北战线,内心澎湃不已,迫切渴望用自己的行动为天皇效忠。
在战争中,坂垣的左胫部被敌军子弹打穿,伤势极为严重。然而他仍然坚决留在前线,坚持作战,不愿撤退。直到部下强行将他抬下火线,送往医院,他才终于被迫休养。尽管伤势痊愈,战争也已经结束,错过了首次“立功”的机会,让坂垣感到无比懊恼。
经过20个月的激烈战斗,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胜利告终,这个结果极大地鼓舞了日本的野心,让他们更有信心向外扩张。
然而当日本人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们口出狂言,宣称“只需三个月,就能拿下中国”,却没想到,这场侵略战争却持续了长达14年!
在中国人民因日本的入侵而陷入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坂垣和土肥原贤二一同策划了对北洋军阀的拉拢,他们试图通过策反段祺瑞、吴佩孚和孙传芳,打造一个亲日的政权。
然而这些人并不轻易屈服,他们对坂垣的拜访或是表示敷衍,或是直接拒绝会面。坂垣并未因此泄气,反而愈挫愈勇,将目标转向了当时的湖南都督张敬尧。
1933年5月7日,张敬尧在六国饭店遭刺身亡,坂垣为此付出了700万大洋,然而最终却一无所获。此事令关东军总司令武藤信义不满,决定撤销坂垣的职务,将他派往“欧洲、印度、菲律宾等地”进行所谓的视察旅行,实际上是将他暂时排除在对华战争的核心区域。
不过,坂垣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被打击。1913年,他回到国内,进入日本陆军学院深造。经过三年的学习,他的战术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鲁莽冲动。
在奉天担任关东军高级参谋时,坂垣与石原莞尔重逢,两人开始联手策划侵略东北的阴谋。坂垣亲自协助扩建蒙古军队,并促成德王与关东军司令南次郎的会谈,意图通过分裂蒙古,将其从中国分离出来,建立一个由日本人控制的蒙古国。
然而这一计划遭遇了中国军队的坚决反击。1936年,百灵庙战役中,傅作义的部队大获全胜,蒙古军四个旅反叛,坂垣派出的顾问田中郎吉也狼狈逃亡。这场战斗成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首次的全面胜利,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尽管如此,坂垣并未气馁。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随之爆发。坂垣与东条英机合作,迅速将战线扩展到山西,甚至超出了华北军的原定计划。
9月初,东条英机兵团吸引了中国第二战区的主力,但坂垣却突然转攻晋军,击败了刘奉滨师,直捣平型关。接下来,他突破了内长城防线,迫使中国军队全面后撤。
10月13日,坂垣率领三万大军及95门大炮,正面进攻中国军队在忻口的防线。这场“忻口战役”持续了23天,在日本的猛烈炮火下,造成中国第九军数万将士死伤。
最终,坂垣突破了忻口防线,攻占石家庄、保定,继续向太原挺进,并在11月9日攻陷太原。他甚至亲自带队救出濑谷旅团,成功将其撤退。
1945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坂垣被任命为第7方面军司令,指挥第16、25和29军,驻扎新加坡。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坂垣率领的部队在新加坡向英国投降。坂垣深知自己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以及其他国家的战事,罪行深重,便试图贿赂英军司令史密斯,企图逃脱惩罚。
但史密斯看透了他的意图,最终在1945年12月将坂垣逮捕,将其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