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清朝历史上以勤政、节俭著称的皇帝,若没有他的努力,后来的“康乾盛世”也许就无从谈起。然而,他的治国风格也带有一份冷酷与无情,甚至可以说,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残忍的一位帝王。继位后,雍正对待兄弟们的态度异常冷酷,不仅加大打压力度,甚至在他们去世后也未给予善终待遇,唯独对废太子胤礽一家例外,展现出了不小的宽容和关怀。
雍正对废太子胤礽的特殊待遇可见一斑。胤礽去世后,雍正亲自命令朝中所有文武百官前去送葬,且给予了帝王级别的葬礼。他不仅允许胤礽的妻妾们自行选择去向,甚至承担了她们的生活费用,为的是让她们能够安度余生。相比之下,其他皇嫂与弟妹们却没能享受如此待遇,甚至被冷落和打压。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八阿哥的福晋,在雍正的逼迫下自尽,令人感叹帝王之间的冷酷无情。八阿哥被雍正赐名为“阿其那”,意指“狗”,而当八阿哥的福晋直言问雍正:“你赐他为狗,那你算什么?”这番话充满了深深的不满和愤怒,显现出当时宫廷内外的复杂局势。
那么,为什么雍正对废太子一家如此宽厚,而对长期被囚禁的太哥却无动于衷呢?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深刻。废太子胤礽是康熙和皇后所生,康熙一直将他视作继承人精心培养。从康熙的角度来看,太子不仅是国家的未来,更是自身希望的寄托。康熙希望看到的是兄弟间的和睦与团结。然而,胤礽的行为却让父亲失望,最终导致他第一次被废除。面对父亲的决定,雍正作为庶长子一度支持太子的立场,因为太子是国家的继承人,支持太子就是支持康熙。
然而,随着局势变化,胤禛在康熙面前曾为太子求情,这虽然带有个人私心,但康熙显然看出胤禛仍旧心怀兄弟情深,而其他阿哥则未曾为太子争取过。因此,胤禛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政治资本。太子第二次被废时,胤禛已经清楚太子再也无法恢复,便开始拉拢太子党的人马,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四爷党”。这股势力的形成,实际上是为了胤禛自己的政治利益,这使得他日后登基时,心中多少带有对太子遗留势力的感激。
此外,康熙临终时曾嘱托雍正,要特别善待太子的长子弘皙,雍正当然不敢违背父命。为了证明自己是康熙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按照父亲的遗愿,对弘皙极为照顾,不仅在继位后封他为多罗理郡王,且在雍正八年晋升为和硕理亲王,成为同辈中最为尊贵的一个,连雍正自己的儿子都无法享有如此殊荣。
可相对于废太子,雍正为何对长期被囚禁的大哥依然冷酷无情呢?大阿哥一直是康熙的庶长子,曾被康熙寄予厚望。可当太子被废时,大阿哥却认为这是他上位的良机,于是暗中提出除掉太子的建议,试图在康熙面前获取好感。这样一来,康熙对于他的不满加深,再加上他不断拉拢势力和挑起宫廷内部的纷争,康熙的失望可想而知。雍正继位后,大阿哥的母亲乌雅氏拒绝接受百官的朝拜,也成为了八阿哥等人借机抨击雍正的不正统性。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不正当继位,雍正彻底执行了康熙的遗命,坚定不移地处理了这些问题。至于大阿哥,他的所作所为显然违背了常伦,雍正为何要赦免他呢?
帝王之间的无情早已成为历史常态,胜者为王,败者寇,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规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雍正的行为显得更加冷酷和理智,最终也为他自己铺就了稳固的帝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