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家为何迟迟不伐吴?背后原因很现实
创始人
2025-09-20 15:03:46
0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纷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在这之后,司马家异军突起,263 年,司马昭如同中了彩票一般,迅速灭掉了蜀国。可令人奇怪的是,灭吴这件事却被推迟了将近 20 年。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咱就一起来唠唠。

要知道,这可不是司马家不想统一天下,也不是刚登上皇位的司马炎不着急,更不是东吴实力强到打不下来。司马炎称帝之后,其实心里也苦啊,被他那个聪明弟弟和痴呆儿子折腾得够呛,脑袋都快大了,哪还有心思去攻打水网纵横、易守难攻的吴国呢?但话说回来,灭吴这事,在司马炎的计划里,那可是一直排在前面的,毕竟他也清楚,指望那个傻儿子统一天下,不太现实。

269 年,司马炎开始行动了。他厚待刘禅等西蜀后裔,这明显就是在做政治榜样嘛,想让天下人看看,投降我司马家有好处。同时,他还很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整个南方的军事和人事部署。让心腹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老爹的心腹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镇守临淄;五叔东莞王司马伷都督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这一系列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这是在为灭吴造势呢。

到了 272 年,羊祜推荐自己人王浚为益州刺史,都督益、梁州诸军事,还让他在巴蜀建造战船,训练水军。这意图就更明显了,战船这种东西,在当时可是 “奢侈品”,一般只有地处水乡的东吴才有。这时候,司马炎虽然有伐吴的想法,但其实意愿还不是特别强烈。为啥呢?因为他的心思全在他那个聪明弟弟和傻儿子身上。他得想办法把聪明弟弟 “关起来”,让傻儿子顺利接班,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至于伐吴,对他来说,可做可不做。毕竟自己的皇权根基还不够稳,万一打输了,威望受损不说,弟弟司马攸再趁机搞点事情,那可就麻烦了。就算打赢了,也只是锦上添花。所以,他也不着急。

一直到了 276 年,司马炎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去见老祖宗了。这一遭下来,他有点 “大彻大悟” 了。他发现,自己连封个外戚都费劲,而且自己生病的时候,居然有人私自给司马攸拉选票,这明显就是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不行,他得搞点大动静,让大家知道,谁才是西晋的老大。于是,就在这一年十月,羊祜很懂司马炎心思,递交了灭吴计划书,计划西路从巴蜀顺江而下、中路自襄阳夺取荆州、东路以合肥牵制吴军主力。

可没想到,司马炎召开会议讨论这个计划时,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其中就包括他的亲家贾充。大臣们纷纷表示:“打仗可不是小事,关乎生死存亡,咱们还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啊。” 司马炎一看这阻力这么大,一下子就怂了,心里估计也在犯嘀咕:“咱司马家的人是不是腰太软了,咋就硬气不起来呢?”

两年后的 278 年,司马师的遗孀羊皇后去世了。司马炎心里那叫一个美啊,他琢磨着,弟弟司马攸得去守孝三年,这三年他就没办法正常上班,也就没法跟自己作对了。这时候,他又动了灭吴的心思。他想着,这次灭吴,司马攸掺和不上,所有功劳都是自己的。有了灭吴之功,自己就能树立无上的权威和声望,就能让所有人闭嘴,把那个讨厌的弟弟远远地打发走。

可西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哪那么容易被他带节奏啊。之前羊祜提出灭吴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不同意,像贾充、荀勖这些朝臣大佬和士族代表,反对得最厉害。他们反对可不是因为吴国难打,当时吴国国主孙皓,跟司马炎的傻儿子司马衷一样,也是个糊涂蛋,没什么可怕的。他们反对的根本原因,就跟当年邓艾反对司马昭灭蜀一样,出在人事安排上。灭吴可以,但得看派谁去。贾充、荀勖他们这一派,在朝堂上盘踞多年,他们可不想让羊祜去灭吴。为啥呢?因为灭吴是大功一件,前期准备和布置都是羊祜在负责,他又是首倡者,最后还可能是落实者。万一灭吴成功,羊祜不就成了大晋的第一功臣了?那他们的权力大饼,不就得分出去一大块?而且,司马炎引入外戚之后,和士族集团之间就有了隔阂。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司马炎不太信任贾充他们了。所以,贾充他们更不能让羊祜成为第一功臣。对他们来说,伐吴,对国家是好事,对司马炎是功德,对羊祜是功名,可对自己却是巨大威胁。所以,他们想尽办法阻挠。

那司马炎就没有支持者吗?也不是,还是有人想借机上位的。当时比较有分量的支持者有两人,一个是度支尚书杜预,一个是中书令张华。杜预娶了司马炎的姑姑,是司马炎的姑父,肯定得帮侄子一把。张华呢,出身落魄士族,不受贾充等大佬待见,他想借此机会更进一步。于是,伐吴这事,在西晋朝堂就变成了一场辩论,支持方和反对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暂时搁置。

这时候,羊祜因为生病回到洛阳疗养。司马炎就趁机和他讨论灭吴大计。后来羊祜病情越来越严重,都起不了床了,司马炎就多次派张华在中间传话。羊祜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也没啥顾虑了,就对司马炎说:“你这皇位现在还缺业绩支撑,难以服众。现在吴国是傻子当家,赶紧打。要是等吴国换个正常人当皇帝,人家据守长江天险,就真难打了。” 这话其实就是在暗示司马炎,要想坐稳皇位,就别听那帮老臣忽悠,赶紧抓住机会灭吴。司马炎这下下定决心要启动灭吴项目了,可尴尬的是,他原本定的伐吴总指挥羊祜病倒了,他心里有点忐忑,甚至想让羊祜躺着去荆州指挥,怕其他人接不了羊祜的班。羊祜担心自己死在半路上,就推荐杜预接手。

可司马炎对益州刺史王浚又不放心了。王浚在益州经营了六年,又整军备战又修造战船。现在他的恩人羊祜倒下了,王浚还听不听话呢?司马炎心里犯嘀咕,就想把王浚调到中央,安排个心腹去益州。但王浚都七十多岁了,还一心想着上战场,不让他去,还不如杀了他。于是他冒着被弹劾的风险,走到汉寿时,派参军李毅去洛阳请愿,表达自己渴望参加伐吴之战的想法。

你看,司马家迟迟不伐吴,原因真是错综复杂。内部政权得巩固,皇帝得平衡各方势力,大臣们各有各的心思;外部又有各种不稳定因素。这也让我们看到,历史可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背后有太多的利益纠葛和现实考量。所以啊,咱看历史,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进去,才能发现其中的精彩。好啦,今天关于司马家迟迟不伐吴的事儿就讲到这儿啦,各位看官要是觉得有意思,动动您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祝您财源广进,事事顺心!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王子露个人... 中新网陕西铜川9月20日电 (杨英琦 张一辰)2025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于19日下午结束了成年组个...
原创 康... 对于康熙帝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分歧巨大的话题。 有些人尊奉他为“千古一帝”,认为从8岁登基,直到1...
原创 唐... 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公主,她就是唐玄宗的长女——永穆公主。接下来,我将带大家了解她的...
西奥多·罗斯福与美国排华政策   一 罗斯福在任总统之前就是一个排华分子。1894年中美签订“华工条约”〔(1)〕之时,他就对限禁...
原创 清... 在清朝末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虽自诩拥有“百万雄师”,但在面对西方侵略者坚固的舰船与强大的火炮时,这些...
原创 郭... 作为五代十国末代王朝的缔造者,郭威无疑是中国历史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皇帝。作为后周的开国皇帝,他的上位过...
原创 陈... #陈平和张良,谁的谋略更厉害?谁才算得上刘邦的第一谋士 在楚汉争霸那风云激荡的时代,刘邦麾下两大智...
原创 靖... 靖难之役是发生在明朝1399年到1402年之间的一场极为关键的战争。它是当时的建文帝朱允炆与其叔叔燕...
宋代史书流传的“名人效应”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依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编撰的,是汉民族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它开创了以"事...
贵阳这个地方曾是越南共产党领导... 这里,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贵阳设立的一面公开旗帜。 这里,也是众多中共领导干部、国际友人和进步青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