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子凡登基的事,已经成为讨论的焦点有一周之久。尽管这个决定看上去异常突然,甚至显得有些草率,但经过仔细分析后,人们渐渐意识到,这其实是没有更好选择的方案。张子凡继承了李嗣源的位置,才能化解李星云等人的诛杀令。对于主角团来说,这是件有利的事情,但从长远来看,张子凡虽然拯救了李星云女帝等人,却也为自己种下了灾难。
张子凡的原型其实是李从珂。在李嗣源去世不久,李从厚登基,但他只做了五个月皇帝便被杀害,随即李从珂登基。然而,李从珂的登基并没有平息动荡,反而引发了石敬瑭的叛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张子凡代替李嗣源称帝,且又是李从珂的化身,那么他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与这两位历史人物相似的命运结局。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张子凡为何一定要登基?其实,在第四季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张子凡和李星云的目标一致,都是想要实现天下太平。刚开始,张子凡只是辅助李星云,因为两人有深厚的友谊,但在经历了第三季和第四季的诸多变故后,张子凡逐渐意识到,天下不能一刻无主。他深知,自己有责任担负起这个重担。
张子凡追求的是天道,而李嗣源的登基虽然符合天道,但张子凡却对李嗣源心存不信,不敢将天下托付于他。因此,张子凡在第四季时安排月李存义代替李嗣源,去娆疆索要兵神怪坛,目的就是为了守护中原。经过与二大爷下棋后,张子凡对天下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决定如果李嗣源做皇帝不稳妥,那就由自己来做皇帝,这样或许更为稳妥。
张子凡在第五季并未现身,事实上,在第四季结束时,张子凡已经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李星云。起初,李星云并不同意,因她清楚登基之难,失去自由的痛苦让她不愿张子凡成为那样的人。但张子凡坚持认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自己能做而不去做,那就违背了天道。最终,两人就此事达成了一致。
进入第五季,李星云开始行动,前去解救不良人,将压力转嫁给李嗣源,硬保岐国一季,并顺便获得不良帅的身份。与此同时,张子凡悄然与朝中大臣及六位诸侯秘密商议,甚至与石敬瑭联手,悄悄把漠北纳入自己的阵营。这也是为什么李嗣源仅凭一枚玉玺就能顺利成为监国,而六位诸侯几乎没有反对的原因。所有人都明白,李嗣源不过是张子凡的傀儡,所有的举动都是在为张子凡铺路。
如今,李嗣源登基已成定局。无论岐国的结局如何,李嗣源都能顺利登基,而洛阳则几乎注定无法守住。只要李嗣源给述里朵一个承诺,就能顺利夺回洛阳。这些,李星云自然看得透彻。她在洛阳上演了一场苦情戏,实际上是为了给张子凡造势。
在朝中,李嗣源对官员们并不亲近,登基后,很多大臣,尤其是掌握兵权的赵大人都可能会被换掉。李星云让他们先感受一下李嗣源登基后的局面,等气氛升温,再由张子凡出面,充当救世主,从而赢得这些官员的支持和敬畏。
既然李嗣源登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那么如果换一个仁慈的李嗣源,总比一个冷血的李嗣源要好,至少对于六大诸侯和文武百官来说,张子凡代替李嗣源登基,他们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并且,他们手中掌握着张子凡是假李嗣源的证据,这让他们以后能够听命于张子凡,而对李嗣源的命令视而不见。因此,张子凡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危险。
张子凡以李嗣源的名义登基,这意味着李嗣源的亲朋好友也跟着升迁。比如,石敬瑭迅速成为节度使,在朝中的地位直线攀升,不仅有了人脉,还有了权力和兵权。石敬瑭帮助张子凡谋取天下,心中仍怀有大唐之心,关心百姓。然而,随着石敬瑭地位的提高,张子凡的权力逐渐削弱,石敬瑭的野心也在膨胀。
石敬瑭逐渐成为张子凡与六大诸侯、文武百官之间的枢纽,接触越多,石敬瑭的话语权就越大,最终张子凡成为名存实亡的皇帝。当张子凡意识到这一点,想要反击时,已经太晚了。石敬瑭手握兵权和漠北的支持,一旦发力,张子凡必败无疑。
虽然张子凡必定失败,但他不会死,因为他登基时代的是李嗣源的身份,只要离开皇宫恢复张子凡的身份,他依旧能继续生存下去。张子凡的最终底牌,是不良人。虽然诸侯和官员们认为他们捏住了张子凡的小辫子,能够随意对待他,但他们不知道,张子凡与不良帅勾结,不良人将成为他的强力后盾,帮助他对抗石敬瑭。
这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不良人与漠北的战争即将展开。拥有不良人作为力量的张子凡,可以遏制石敬瑭的发展,确保七至八年的相对和平。这段时期的结局是天下一分为三,但整体较为和平。赵匡胤的诞生预示着大唐的彻底覆灭,并且也为不良人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最后,赵匡胤的出生与李嗣源的死亡时间对得上,这意味着赵匡胤的成长与大唐的衰落是紧密相连的。也许正是赵匡胤的崛起,标志着不良人剧情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