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3万红军被国军围困乌江,19岁战士献上妙计,毛主席:军中神人
创始人
2025-09-19 09:02:57
0

1935年初,红军的3万大军来到了乌江的河畔。面对那条奔腾咆哮的大江,毛泽东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时,一位年仅19岁的年轻战士,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向毛主席提出了一条奇异的建议。正是这位小战士的聪明才智,为红军的胜利渡江提供了关键的帮助,最终令毛主席感叹道:“真乃军中神人!”那么,这位年轻战士到底给出什么妙计?红军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强渡乌江”,完成这一艰难的历史性壮举呢?

提到改变我党命运的会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遵义会议,然而在此之前,还有三次同样重要的会议,其中之一便是号称“开了两年”的猴场会议。说是开了两年,实际上会议只开了两天,即1934年12月31日和1935年1月1日,而这个巧合的时间段也成了后人谈论的趣谈。会议之所以召开,主要是因为李德等人坚持北上,与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汇合,然而毛泽东等人认为北上早已泄露了敌人的警觉,只有另辟蹊径,绕道贵州,才能保存红军实力并寻求转机。会议过程中,李德甚至拿湘江战役作为例子,警告“乌江可能成为另一个湘江”。但毛泽东等人坚决反驳,认为当时的黔军并不强大,若能抢在敌主力赶到之前成功渡江,便能立下奇功。最终,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会议成员的广泛支持,甚至周恩来也深感此次会议的重要性,赞叹道:“这场会议是伟大转折的前夜!”

猴场位于乌江边,红军做出决定后,战士们迅速向乌江出发。然而,当他们抵达乌江时,才真正感受到这条大河的险恶。两岸陡峭的石壁如同天堑,湍急的江水汹涌澎湃,江面宽达250米,几乎让任何渡江计划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唯一可供选择的渡口要么被敌军严密把守,要么只能在陡峭的南北两岸进行攀登。前者渡江较为容易,但面临敌军的火力压制;后者则较为隐蔽,但渡江难度极高。经过一番激烈讨论,红军决定采取“两路并进”的策略,一路从敌军防守最严密的渡口展开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另一支则悄悄绕过上游500米的地方暗渡,借机在敌人不备时摧毁敌方哨兵。

然而,计划刚开始实施,就陷入了困境。1935年1月2日上午9点,渡江计划正式启动。部队首先在渡口展开佯攻,部队一边模拟架桥,一边展开射击,制造出要架桥渡江的假象,成功引起敌军的注意。敌人迅速做出反应,展开还击并修筑防线。与此同时,毛振华等几位勇士背着驳壳枪跳进了冰冷的江水,按照原定计划开始强渡。尽管面临刺骨的寒冷、飞来的炮弹和迫击炮的火力压制,他们还是坚持前行,经过一段艰难的跋涉后,终于顺利抵达了对岸。而由于敌人的炮火猛烈,他们携带的缆绳被打断,导致无法继续架桥,计划宣告失败。战士们不禁心生忧虑,难道只能听从当地群众的建议,依靠“大木船”、“好船夫”和“大晴天”来渡江吗?

实际上,早在红军到达渡口时,当地群众就曾提出,要想渡过乌江,必须依赖三大条件:“大木船”、“好船夫”和“大晴天”。然而,红军不可能依赖这些方式,况且敌人早已烧毁了所有船只。正当大家陷入困境时,19岁的年轻战士石长阶站了出来。他告诉大家,自己出生在乌江边,熟悉江水,他提出可以用竹子自制竹筏来渡江。石长阶的建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于是大家迅速行动起来。虽然敌人烧毁了船只和大树,但江边的竹林却仍完好无损。竹子虽不能用来造船,但却能制作竹筏或竹桥,足以应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红军战士们开始了伐竹行动,并且特别注意只砍雄竹,而留住雌竹,以保持生态平衡。为了感恩当地群众的帮助,红军还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这种做法深深打动了当地人,大家纷纷自发参与,帮助红军工兵制作竹筏。

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红军终于成功地搭建起竹筏和竹桥,准备再次发起渡江行动。这一次,红军不再依赖炮火掩护,而是选择在夜幕降临后偷偷渡江。来自第4团的五名战士率先试水,他们成功抵达对岸后,用手电筒信号灯向后方传递,示意可以继续行动。根据原定计划,红军本打算集结更多的战士,然后一起发起攻击,然而,由于水流湍急和敌人的警觉,渡江行动被迫中断。但红军并没有放弃,1月3日上午9点,红军展开了新的行动。假装与敌军隔江交火的同时,三名战士乘坐竹筏悄悄接近敌岸。

当他们接近敌岸时,突然听到对岸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但战士们很快发现,这并非对他们的攻击,而是毛振华等人正在给他们提供掩护。原来,毛振华等人在成功渡过乌江后,因为电筒丢失,只能用火柴发出微弱的信号,而信号因为距离过远,并未被后续的战士看到。虽然此时渡江行动受阻,但毛振华等人坚持没有放弃,继续在对岸等待最佳时机。

不久,毛振华等人发现红军又开始渡江,于是从石崖上开枪,吸引敌军注意。接下来,更多的战士乘坐竹筏渡过乌江,与毛振华等人配合,成功摧毁了敌方哨兵的防线。正当红军准备发起进攻时,敌人派来增援,企图阻止红军渡江。由于通行的只有一条狭窄的小道,尽管红军不断派兵支援,却未能完全突破敌军的防线。为了突破僵局,红军第一营的营长果断决定带领战士攀上左侧陡峭的石壁,成功对敌军进行炮火压制,帮助红军突破敌人的防线。

随着竹桥的搭建完成,更多的红军战士顺利过江,并接连击溃敌人的抵抗。敌人终于意识到局势不妙,开始撤退。最终,红军成功“强渡乌江”,完成了这一不可思议的壮举。要知道,乌江自古便有“纵横天下路,难过乌江渡”的说法。红军以出奇制胜的策略,成功度过了这一天险,堪称历史性奇迹。

1月6日,中央红军成功全部渡过乌江,并烧毁了浮桥,开始了战略性转移。当敌军赶到时,红军早已无影无踪,而国民党军则因为缺乏足够的斗志,不得不一步步搭桥渡江,浪费了大量时间。红军强渡乌江的成功,不仅打破了蒋介石的“围歼”计划,还大大鼓舞了我军士气,为随后的遵义会议的召开以及黔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为了纪念这场战斗的胜利,萧峰少将特地作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最为感人:“紧把战争主动权,红军机智胜过天!”正是由于红军指挥官的英明领导和战士们的英勇作战,才使得红军能够突破乌江这道“天险”。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如石长阶这样的英雄,他为革命付

相关内容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活人祭祀延续了600年 新知贺...
2025-09-19 09:06:03
艾米丽在上海的一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艾米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律专...
2025-09-19 09:05:50
浙江公园无动力游乐设备
在浙江的许多公园里,无动力游乐设备逐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热门选择。这...
2025-09-19 09:05:41
25希腊度假记-19:“一...
今天是返回的日子。 9点多出来,发现是阴天,天空中有大块儿的云。这...
2025-09-19 09:05:13
原创 ...
在全球四大人种体系中,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是最广泛的,所占领的土地也最...
2025-09-19 09:05:07
8月福州市区CPI同比下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发布今年8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2025-09-19 09:04:56
原创 ...
在山西省东部,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县城,名叫“平定”。据史书记载,这个...
2025-09-19 09:04:31
原创 ...
将整个犹太民族作为憎恨对象的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
2025-09-19 09:04:15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2025-09-19 09:04:12

热门资讯

【棋王争霸赛】弘扬传统文化 象... 2025年9月16日14时30分,鸡西市鸡冠区电工小学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集文化启蒙、物资捐赠与荣誉...
原创 他...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广泛推崇。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感慨此事。比如,司马光就曾说过:“...
原创 南...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晋朝与宋朝两大朝代有着许多令人感慨的相似之处。虽说时光流转,国运变迁,然而许...
原创 明... 明朝灭亡时,我国仅剩大约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清朝用短短两百年时间,成功将国土面积扩大到三倍以上...
原创 中...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期间的外交政策备...
原创 功... 自从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以来,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将领。尤其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们,个个在战场上都留下...
原创 你... 大禹诛杀防风氏,作为中国古代夏朝时期的一段历史,承载了许多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这一事件不仅展...
原创 除... 好的,我帮你将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增加细节、改写一遍,整体字数变化不大。请看下面: --- 1945年...
原创 温... 当然,这就帮你把文章内容重新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 --- 中国与美...
原创 毛... 历史开讲:毛泽东评《东观汉记》 毛泽东曾评价《东观汉记》:“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懂得用人、最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