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狼狈为奸,害死了名将岳飞后,依旧不肯罢休。岳飞的妻子李氏和四个子女(其中长子岳云也被害死)全都被迫流放到遥远的岭南。秦桧此前将岳飞骗入大理寺监狱,然而见丈夫犹豫不决,秦桧的妻子王氏却煽动道:“捉虎易,放虎难,既然如此,何不一举除掉岳飞?”这段秦桧夫妇在暗地里商议、联合谋杀岳飞的事件,被后人称为“东窗事发”,并因此成为阴谋和背叛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四人——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外加幕后黑手赵构,都被史家称为“四贼”,并被铸成铁像常跪在岳飞的墓前,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后人无情的审判。
尽管秦桧在赵构的指使下亲手害死了岳飞,依然牢牢坐稳丞相宝座,继续大权独揽,甚至不择手段排除异己。任何敢与自己作对的人,秦桧都用“诽谤执政者”的罪名将其打压。重则处死,轻则流放或充军,以此巩固自己的权威。许多文武官员,或因心灰意冷而辞官归隐(如韩世忠),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被秦桧抓住什么把柄,尽管他们对岳飞的冤屈心生同情,但都不敢发声。谁敢发出一点异议,就会引来秦桧的无情打击,甚至丧命。
害死岳飞后,秦桧依旧拥有极高的权力地位,他在朝堂上专横跋扈,完全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而他在生活上也极度奢靡腐化,堪称一位极为腐败的官员。据史书记载,秦桧通过各种卑劣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甚至可与国库相抗衡。他在家族中的财富大部分来自权力寻租、卖官鬻爵等手段,而他也极力依赖贪官污吏,这些人有了不堪的污点和把柄,便能更好地控制和利用。而那些以廉洁自持的文士,秦桧则视如眼中钉,拼命排挤和打压。
为了掩盖自己腐化的行为,秦桧大肆开展文字狱,滥用职权干涉史书编撰,并在科考中拔擢自己的养子秦熺,后者顺利成为进士,继而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学士院院长等重要职位,步步高升。秦熺在修撰史书时,抹去了许多不利于秦桧的记载,甚至篡改历史,将秦桧的罪行尽量隐瞒,反而大肆美化他。这样,秦桧通过其养子操控史学,使自己的罪行几乎被抹去。
秦桧是“议和派”的代表人物,因他在金国面前卖国投降,完全不顾国家利益,极力重用亲信奸臣,并残害忠良之士。尤其是在岳飞死后,他还不断制造冤案,让南宋的百姓对他充满了愤恨和憎恶,认为他的行径简直卑劣无耻。直到1150年,一位叫施全的禁军军官因愤怒秦桧卖国投降,决定刺杀他。施全将刺杀行动定在秦桧上朝的路上,于万安桥旁埋伏。秦桧经过时,施全突然拔刀刺向他,虽然未能得手,但在激烈的搏斗中,他被秦桧的卫士擒获。施全大声斥责秦桧,称他与金贼为伍,害死岳飞,理应死。次日,施全被处死,而此时距岳飞去世已整整九年。
施全刺杀未遂后,秦桧更加小心,每次外出都带着50名全副武装的卫士,生怕遭到报复。尽管他位高权重,但内心的恐惧始终未能消散。每当想到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就心神不宁。几年后,秦桧身体每况愈下,病痛缠身,最终于1155年10月22日去世。然而,在他死后,宋高宗赵构仍追封他为“申王”,并追赠他“忠献”的谥号。
直到宋孝宗赵眘即位后,韩侂胄一再上奏,请求为岳飞昭雪。秦桧的遗像被撤下,他的“忠献”谥号被更改为“缪丑”,同时剥夺了他的王爵。秦桧这一生,不仅行径卑劣,还曾在死后享受过荣华富贵,然而最终却留下了永远的恶名,成为后世所诟病的历史人物。
秦桧生前充当了“双面间谍”的角色,既卖国,又结党营私,既让南宋的百姓深恶痛绝,又因权力和财富一度高居朝堂。然而,最终他的丑行无法掩盖,历史给他判定了终极审判。在他离世后,他的名声始终未能得到清白,死后的诟病也永远刻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