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1年6月的下旬,慈禧太后迎来了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她不顾一切下达了宣战的诏书,决定挑战侵略的八国联军,试图通过这场宣战来振奋民心,恢复清朝的尊严,甚至企图通过这一举动挽回日益严峻的政局。而在这背后,最为迫切的需求,还是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被动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宣战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遭遇了来自地方的强烈反应和广泛的抵制。
清朝的统治者们未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尤其是各地的督抚都开始自保,保持着各自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在东南地区,富庶的省份和强大的地方军队选择与中央政府划清界限,甚至连那些曾经效忠朝廷的官员,如袁世凯,也纷纷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义和团的血勇虽然在短时间内激起了民间的抗敌情绪,但没有正规军的支持,清朝军队显得格外脆弱,无法有效抵抗八国联军的进攻,导致北京迅速陷落。慈禧太后见局势危急,立即带着光绪帝和随行人员仓皇出逃,宣称这是一次“北狩”,其实是为了躲避灾难。北京的沦陷标志着中国再次踏上了屈辱之路。
面对屈辱的局面,清政府别无选择,必须和列强进行赔偿谈判。然而,这场谈判的后果远远超出了当时清朝的想象。按照当时的流行说法,列强要求的赔款数额达到了4.5亿两白银,象征性地以中国的4.5亿人口来羞辱每一个中国人,理所当然地要求每人赔偿一两银子。这种说法广泛流传,但它掩盖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事实。实际上,八国联军的赔偿要求不仅限于八个参战国。还有包括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等六个国家,也纷纷提出赔偿要求,并声称在战争中有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他们也理应获得赔偿。
由于慈禧太后的逃亡,北京城内的地方守将如荣禄、徐桐等人,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他们面临着八国联军的军事压力,又无法有效反抗,只得默认了这些国家的赔偿要求,最终导致了14个国家参与到赔偿的谈判之中。那时的外交规则规定,各国代表必须单独与清政府进行谈判,明确提出赔偿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长期与清朝交涉的英国和法国显然更了解清朝的财政状况。它们并非出于善意,而是担心过于苛刻的赔偿要求会导致清朝崩溃,从而带来更为复杂的问题。因此,它们建议赔偿数额不应超过清政府的支付能力,要尽量设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然而,德国和俄罗斯则持不同立场。德国作为联军的主力之一,派出了瓦德西元帅作为指挥官,虽然德国参战的兵力不多,但凭借其军队的指挥权,德国显然有着更多的要求。德国当时正处于与英国争夺全球霸权的阶段,因此,向清朝索要更多赔偿成了其施压的一部分。而俄罗斯则因财政困境急需资金,因而毫不犹豫地要求从清朝获得更多赔偿。这两个国家甚至提出,如果清朝的赔款不足,可以通过向外国银行借款来补充。
与这些强硬的要求不同,日本的立场则显得较为复杂。日本在《马关条约》中刚刚赔偿完清朝,深知清朝的财政状况。尽管其国力正在迅速增长,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但日本选择支持英法的立场,希望赔偿数额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要求。
美国的态度也引人注目。1901年初,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通过电报告知驻华公使康格,建议赔偿数额尽量少定。具体要求包括:各国公使应尽力达成一致,采取一次性付款的方式,并确保赔款总额不超过1.5亿美元。美国此举并非纯粹为了中国的利益,而是希望通过这一赔偿谈判,为自己的“门户开放”政策创造有利条件,打破欧洲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垄断。
然而,尽管美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列强并没有完全接受。在这一过程中,赔偿数额、支付方式、年限等问题引发了激烈争论,谈判进程几乎停滞不前。最终,在清政府内部,长期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罗伯特·赫德成为关键人物。他通过对清朝财政状况的深入了解,提出了一个相对折中的解决方案。赫德分析认为,清朝虽然面临财政赤字,但通过增税可以承担这一赔偿额。他建议将赔偿数额锁定在4.5亿两白银,并采用39年的分期付款方式,按年支付利息。
赫德的建议获得了列强的认可,因为它既能满足各国的索赔需求,又不会让清朝的财政陷入无法承受的困境。最终,赔偿数额定为4.5亿两白银,并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而慈禧太后在这场谈判中的主要关切,依然是确保自己能够继续掌权。她通过李鸿章与列强的谈判中,明确表示,只要她能继续执政,其他条件都可以接受。这一让步,最终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屈辱的条约之一。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笔赔偿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深刻的痛。而实际上,赔偿的金额远远超过了表面上的4.5亿两白银,实际支付的总额甚至接近9.8亿两白银。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一些国家的退还赔款,这笔巨额赔偿并未完全支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明确表示,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并审查旧有的条约与协议。对此,列强的特权纷纷被废除,驻兵权被收回,所有不平等条约被宣布无效,重新审视和审判那些历史上的不公与屈辱。美国代表柯乐博曾试图维护其在中国的特权,但在中国外交部的坚决反对下,最终不得不退让。新中国的崛起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清朝的旧制度被彻底推翻,整个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
今天的中国,面对所谓的新“八国联军”,已经不再畏惧,因为这个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屈辱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