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正式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这也标志着我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人数高达1800万。然而,中华儿女的英勇抵抗,也给侵略者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特别是在抗战期间,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将领,他们在战场上屡屡重创敌人,甚至歼灭了大量日军。下面,我们将回顾六位在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及他们的结局。
一、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薛岳,粤系著名将领,和叶挺、张发奎并称“粤军三剑客”。他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包括淞沪抗战、兰封会战、南浔作战等。特别是在长沙会战中,薛岳运用了“天炉战法”,通过诱敌深入并最终将日军围歼,成功消灭了十万日军。这一战役令薛岳成为了中国抗战期间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抗战胜利后,薛岳继续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解放战争时,他协助蒋介石镇守海南岛。海南解放后,他随蒋赴台湾。晚年时,薛岳生活困窘,曾因未能交纳房租而被银行起诉,至1998年在台湾病逝。
二、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是广西桂系军阀的领袖,他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与蒋介石的合作与冲突。1926年,李宗仁与蒋介石联手北伐,击败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军阀,为蒋介石的统一中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1929年后,李宗仁与蒋介石发生分歧,爆发了蒋桂战争。此后,李宗仁数次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直到1931年日本侵略爆发后,他放下个人恩怨,和蒋合作,共同抵抗外敌。李宗仁在指挥徐州会战时表现尤为出色,特别是在台儿庄战役中,他指挥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歼敌2万余人。抗战胜利后,李宗仁因内战失败流亡美国,1965年回国,四年后病逝。
三、孙立人(新一军军长)
孙立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军事指挥官,曾分别在清华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接受教育。他参加过淞沪会战和武汉保卫战等重要战役,并多次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中国远征军时期,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缅甸战场,指挥中国军队屡次击败日军,歼敌数万。在缅甸的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孙立人领导部队重创日军,被誉为“丛林之狐”和“东方隆美尔”。抗战胜利后,他随蒋介石赴台,但因涉及“纵容叛乱”被软禁。1988年,孙立人恢复自由,直到1990年去世。
四、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司令官)
王耀武毕业于黄埔军校,他的军事生涯跨越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等多个重要战役。无论是在南京、长沙还是其他战场,王耀武都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抗日铁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数次率部重创日军,是我国抗战史上一位杰出的将领。1948年,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被俘,1959年因抗战期间的重大贡献被特赦,重获自由。此后,他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1968年在北京病逝。
五、张自忠(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冯玉祥手下的将领,曾在中原大战中屡次浴血奋战。1933年,在长城抗战中,他指挥部队在喜峰口大败日军,获得了“喜峰口大捷”的殊荣。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带领29军奋起反击。在北平的战斗中,为避免无谓的伤亡,他作出战略性撤退,主动开城门迎敌,这一举动一度被误解为叛国行为,遭到民众的批评。然而,张自忠始终未曾背叛祖国,随后的战斗中,他屡屡获得蒋介石的重用。最终,在襄阳战役中,张自忠英勇牺牲,壮烈殉国。
六、卫立煌(中国远征军总司令)
卫立煌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军事指挥官,蒋介石的亲信之一。1937年,他指挥中国军队在忻口战役中重创日军,歼敌过万。1940年,他担任冀察战区司令长官,在保卫黄河、华北的战斗中,卫立煌屡次打败日军,收复了郑州等重要城市。1942年,他成为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指挥中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激战,成功打通了中印公路,为中国抗战注入了强大动力。1946年,卫立煌因不愿参战内战而移居美国,直到1947年回国后,参与了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1955年,他回到台湾,担任重要职务,直至1960年去世。
此外,还有杜聿明、傅作义、汤恩伯、戴安澜、张灵浦等将领,在抗战期间也为歼灭日军、保卫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