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中山去世后,袁世凯之子送来28字挽联,字字深意后人争论不休
创始人
2025-09-15 05:02:29
0

辛亥革命胜利后,封建军阀袁世凯迅速篡夺了革命的成果。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成为了民主中国的独裁者,他甚至毫不顾忌地撕毁协议,篡改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面对这一局面,孙中山为了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决定再度领导革命党人,展开一系列的反抗行动,发起了针对袁世凯复辟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及“护法运动”等一系列举措。

然而,长期奔波劳累使得孙中山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经过长时间的劳碌和身心疲惫,终于在1924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带着“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终年59岁。

孙中山的去世,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哀悼,民众纷纷写下挽联,以表达对他为中国革命与民族独立付出的崇高敬意。这些挽联,有的出自与孙中山并肩作战的同志,有的来自民间文人的真情流露,还有一些则出自他生前的敌人。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也送来了一副挽联。更让人议论纷纷的是,这副挽联的内容让人难以捉摸,也因此成为了众多讨论的焦点。

那么,作为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为何要给孙中山写挽联?这副挽联的内容又是什么,为什么会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议?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举国上下为之哀悼,各界文化人士纷纷作诗书写挽联,借此表达对“国父”深深的怀念和敬意。为了更好地纪念孙中山,国民党决定为他举行国葬,并专门成立了纪念委员会。委员会不仅负责筹备国葬的各项事宜,还编纂了《哀思录》一书,详细记录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以及国葬的安排。

《哀思录》记载,从3月12日到4月1日的短短20天内,治丧处共收到近6000副为孙中山先生撰写的挽联,这其中还未包括海内外爱国人士所写的挽联。在这些挽联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对孙中山一生革命事迹的高度评价,歌颂他为中国所做的伟大贡献,以及他带领中国人民从封建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宏伟历程。

这些挽联不仅文辞优美、情感真挚,还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令人瞩目的是,在这些挽联中,也有一些是出自孙中山生前的敌人之手,例如陈炯明等人。尽管他们曾是孙中山的对手,但他们也深深敬佩孙中山为理想信念奋斗终生的精神。甚至在孙中山临终时,仍旧牵挂着中国的未来,留下了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感动了即便是敌人。

在如此多的悼文中,有一副挽联却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它出自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之手。袁克文的身份本就使这副挽联令人感到震惊,更重要的是,这副挽联的内容深具内涵,令人对其解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袁克文为何要为自己父亲的敌人送挽联?挽联中蕴含着什么深意呢?

袁克文的挽联写道:

“埏遂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

首句中的“埏遂”原意为墓道,这里指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而“明帝故陵”则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实际上,中山陵与明太祖陵相距仅有1.6公里。通过将孙中山的墓地与朱元璋的陵墓作对比,袁克文将孙中山与这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暗示孙中山为中国的贡献与朱元璋相似。接下来的“俎”和“豆”则是祭祀时使用的器物,意思是江南的百姓将会自发地向孙中山献上祭品,表示对他一生贡献的感激。

挽联的第二句引用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霸王项羽的事迹。尽管项羽并未能成为皇帝,但司马迁依然将他列入帝王的“本纪”,以此来表达对项羽的钦佩与遗憾。袁克文在这里通过项羽的历史遗憾,隐喻孙中山,表示尽管孙中山没有完成理想,但他的精神和贡献依然值得尊敬。

最后一句“不教成败论英雄”则表达了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认为成功与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英雄地位,孙中山的一生,尽管未能完全实现理想,但他依然是英雄。

这副挽联的结构严谨,对仗工整,且典故丰富,深刻表达了袁克文对孙中山的敬意。然而,这副挽联也因其言辞的微妙,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解读。

有观点认为,这副挽联通过将孙中山与朱元璋、项羽作比较,意在突显他为中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达到歌颂的效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袁克文此举实际上是在“褒袁贬孙”,因为挽联中的“江南”二字让人联想到孙中山始终未能统一北方,且在实际政治控制上局限于南方。

这些不同的解读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也引来了不少的讨论。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便持有这种观点,认为袁克文故意使用“江南”而非“江山”一词,是在暗讽孙中山的失败。

然而,随着这副挽联逐渐被更多人所知,袁克文复杂的心态也得到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这副挽联作为袁克文对孙中山的独特纪念,展示了他对父亲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孙中山一生崇高信念的敬仰。

总结来看,袁克文赠送这副挽联的行为,或许是出于多种复杂情感的交织。一方面,他身为袁世凯的儿子,不能公开与父亲对立,另一方面,他又深刻感受到孙中山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袁克文选择通过这副寓意深远的挽联,既表达了对孙中山的尊敬,也许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自己父亲的行为做出了某种无声的反思。

尽管至今无法确切得知这副挽联是否真正“褒”或“贬”孙中山,但从袁克文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行为来看,可以推测他心中有着深深的敬意与遗憾。毕竟,孙中山不仅为中国的民主与自由奠定了基础,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在为国家的未来奋斗。而今天,尽管孙中山的革命未能在他生前完成,但通过无数革命先烈和人民的努力,我们的国家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

相关内容

原创 ...
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文化古城——西安。作为陕西省...
2025-09-14 13:42:08
原创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火车站往往象征着城市的现代与宏伟。高铁飞驰如风...
2025-09-14 13:42:07
原创 ...
在广东省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韶关。它宛如岭...
2025-09-14 13:38:3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来到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游玩...
2025-09-14 13:38:23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
中新社 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
2025-09-14 13:37:50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25-09-14 13:37:32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商业活力...
2025-09-14 13:37:05
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主任蔡嘉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三天...
2025-09-14 13:36:55
原创 ...
1942年,凌少农为了购买布料与日本商人接洽,面对对方疑惑的目光,...
2025-09-14 13:34:17

热门资讯

原创 郗... 当然可以!以下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保持原意并增加了细节描述,总字数变化不大: --- 阅读此文...
原创 三...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了原意且增加了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在开...
原创 安... 南宋与北宋的皇室子嗣问题一直较为严峻,尤其是南宋的情况远比北宋更加令人堪忧。在北宋时期,虽然许多男孩...
原创 李... 好的,我会帮你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细节描写并稍作润色,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 --- 阅...
原创 乔... 关注历史实战,深入了解更多精彩的人物故事! 1942年深秋,乔冠华历经多次波折,孤身一人从香港辗转...
原创 韩... 在中国历史上,韩侂胄(tuō zhòu)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视他为奸臣、背叛者;也有一部...
原创 一... 提到我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许多人往往会将她与放荡不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甚至不少人对她的私生活进行过...
618元起拍,神秘买家460万...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一座清代合院在阿里资产平台以618元的价格起拍卖,引起广泛关注。拍卖公告显示,这座...
不能拆的遗址 不能断的文脉 新华社重庆6月16日电 题:不能拆的遗址 不能断的文脉 新华社记者赵佳乐 在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的...
原创 盛... 阅读本文前,欢迎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为您推送更多文章内容,便于您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