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知名谋士排名,诸葛亮为何仅排第六,看看前五名是谁就知道了
创始人
2025-09-14 19:31:52
0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每段都尽量保持了原意,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且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见解撰写,文末附有相关文献来源及截图,敬请知悉。

众所周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实际上,诸葛亮并非三国时期最顶尖的谋士。三国那个时代人才济济,谋士层出不穷,纵然是才华横溢的诸葛亮,也难以稳居第一。那么,按照诸葛亮的谋略水平,他在当时究竟排第几?那些比他更出众的谋士到底是何许人也?

三国时期,荀彧被公认为首屈一指的谋士。他自幼出生于颍川荀氏,这是一支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少年时代,荀彧便才思敏捷,早早受到了众多名士的高度评价。南阳的知名士人何宇曾断言,荀彧长大后必将成为辅佐王者的栋梁之才。后来,董卓乱政之时,荀彧敏锐地察觉到董卓难以成大业,便果断辞官回乡。

回到家乡后,荀彧积极组织乡亲们避难,他向乡亲们解释,颍川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各路军阀都视这片肥沃之地为必争之地,战乱爆发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尽管如此,许多乡亲不以为然,认为他危言耸听,或是难舍故土,放弃家园四处漂泊的确极为不易。荀彧面对这些反对,无奈只能作罢。最终,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残党趁机起兵造反,经过颍川时大肆烧杀抢掠,导致百姓死伤惨重。此时,荀彧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已经具备了成熟谋士的基本素养。

随后,袁绍攻占冀州,听闻荀彧名声显赫,意图笼络当地士族,礼遇荀彧如上宾。然而,荀彧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袁绍性格优柔寡断,难以成就大业,于是转而投奔当时势力相对较弱但更有潜力的曹操。荀彧辅佐曹操平定张绣和陈宫的叛乱,当吕布偷袭兖州时,正是荀彧第一个察觉险情,献计献策,使曹操赢得关键胜利。李傕郭汜作乱并劫持天子后,荀彧敏锐意识到天子依然是汉室正统的象征,谁控制天子,谁就能名正言顺地讨伐叛乱。因此,他建议曹操迎接天子,曹操采纳此策,挟天子以令诸侯,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有了这一战略支撑,曹操轻松扫清北方群雄,最终只剩下袁绍一人。官渡之战中,荀彧镇守许昌后方,为曹操解除后顾之忧。曹操曾言“荀彧乃吾之张良”,这无疑是对荀彧谋略才能的极高评价。可惜两人因政见不同分道扬镳,荀彧反对曹操称帝,郁郁而终。失去荀彧,曹操称帝之路也显得犹豫不决,直至死前仍未敢称帝。

司马懿同样出自显赫世家,年少便展现非凡才智。曹操闻其名,特地招揽,司马懿则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待高价。曹操因此更加重视他。司马懿为人极其谨慎,只有曹操主动询问时,他才会提供建议。曹操统一北方后,农业生产亟需发展,司马懿提出推行屯田制,有效缓解了军粮短缺,稳定了军心,为后续战事打下坚实基础。

襄樊之战时,关羽水淹七军,震慑天下,曹操甚至一度考虑迁都。唯有司马懿坚决反对此举,并策划联吴抗关。最终,东吴为自保与曹魏结盟,关羽败死,曹操彻底解除后顾之忧。曹操临终时洞察司马懿野心,虽心生警惕,却未杀之,因他清楚司马懿的才干必不可少。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多次击败对手,最终耗死诸葛亮,成为曹魏不可撼动的权臣。

贾诩少年时已显非凡机智。一次遭遇强盗时,他巧言令强盗误以为自己是将军之子,成功脱险,显示其计谋阴险毒辣。李郭之乱期间,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二人罢兵,但未投靠他们,而是选择张绣。建安三年,曹操攻打张绣,贾诩献计在宛城打败曹操,令曹军无谋士识破。官渡之战时,他预见曹操必胜,转投曹操。赤壁前夕,他预料曹操将败,劝阻未果,结果大败。

赤壁败后,为解决马腾被杀引发的马超复仇,贾诩献出离间计,成功离间马超与韩遂,令敌军大乱。曹操立储时,征询贾诩意见,他巧妙借袁绍刘表例子暗示曹操,帮助主公避开争储纷争。贾诩不仅智商高,情商更是过人,深知自身非嫡系,不敢结党营私,始终谦逊低调,功高而终,远胜恃才傲物的杨修。

郭嘉原为袁绍谋士,敏锐识破袁绍难成大事,弃袁归曹。曹操发布求贤令,郭嘉应征,察觉曹操乃明主,遂全心辅佐。建安元年,曹操围攻吕布久攻不下,郭嘉建议趁雨季挖断泗水河,水淹吕布下邳城,曹操采纳,最终斩杀吕布。灭吕布后,曹操将刘备召至许昌。刘备表面服从,实则心怀大志,趁袁术叛乱想借机脱身。郭嘉看穿其心,力劝曹操防范,曹操未采纳,后悔莫及。

官渡之战,面对袁绍兵力倍增,曹操缺乏信心,唯有郭嘉激励其信心,提出“十胜十败”理论,助曹操决心开战。袁绍败后,曹操征伐乌桓,郭嘉虽病重,仍建议轻装简行出奇制胜,最终大获全胜。

法正原为刘璋部下,察觉刘璋无大志,遂联合张松孟达献益州于刘备。陪城大会上,他与庞统合谋刺杀刘璋,险些成功。蜀地平定后,他主张立法以振兴西川,主动与诸葛亮商议制定法令。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他建议刘备亲自督战,设计黄忠伏击夏侯渊,使曹军全线溃败。汉中获胜后,他首倡刘备称汉中王,确保地位合法且震慑敌军。法正去世后,刘备伐吴,多方劝阻未果,连诸葛亮也无计可施,只能心中默想:若法正尚在,必能阻止此举,足见刘备对法正的重视甚于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军事天才的形象,多源自《三国演义》小说。书中他智谋过人,玩转天下诸侯。但历史上的诸葛亮,更多担当后勤和内政重任,角色更接近汉朝名相萧何。他未亲临赤壁之战,战后长期驻守后方,负责补给保障。刘备晚年最信任的谋士其实是庞统、法正和刘巴,诸葛亮更像是个背景板。

刘备逝世后,诸葛亮开始稳定南方,采取民族和解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北伐时,他用人失误,派参军马谡镇守街亭,结果大败,严重削弱了蜀汉实力。对抗曹魏大都督曹真,他多次失败,曹真死后换司马懿接任,司马懿采取坚守策略,最终将诸葛亮耗死于五丈原,北伐功败垂成。

虽号称智绝天下,诸葛亮实际战绩平平。其提出的隆中对策略不切实际,导致庞统早逝,荆州失守,关羽阵亡。他曾设想攻至洛阳,但因不敢采纳魏延激进的子午谷之策,战术保守,耗费国力却未能攻占长安。史家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意指其擅长内政,军事能力有限。司马懿亦曾言其“多谋少决”,难为大患,这些评价颇为公允。

究竟谁强谁弱,历史无定论。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能留名者已属不易。他们皆为英雄,值得后人敬仰。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杜绝低俗不良导向。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改。若有事实争议部分,也会立即处理。

---

需要我帮你把文章做得更口语化或更正式一点吗?还是说要调整结构?

相关内容

原创 ...
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文化古城——西安。作为陕西省...
2025-09-14 13:42:08
原创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火车站往往象征着城市的现代与宏伟。高铁飞驰如风...
2025-09-14 13:42:07
原创 ...
在广东省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韶关。它宛如岭...
2025-09-14 13:38:3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来到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游玩...
2025-09-14 13:38:23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
中新社 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
2025-09-14 13:37:50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25-09-14 13:37:32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商业活力...
2025-09-14 13:37:05
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主任蔡嘉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三天...
2025-09-14 13:36:55
原创 ...
1942年,凌少农为了购买布料与日本商人接洽,面对对方疑惑的目光,...
2025-09-14 13:34:17

热门资讯

清初诗人彭孙遹的十首诗词,愿得... 彭孙遹(yù),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
原创 刘... 阅读本文之前,恳请您先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我的最新文章,并便于随时讨论和分享。您...
原创 曹... 大多数人将曹操视为奸雄,认为他为了篡夺汉室江山,做出了种种不择手段的事情。也有一些人认为曹操是英雄,...
原创 周... 阅读此篇文章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页面上的“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我们发布的最新文章,同...
原创 他... 由于平台的改版,现在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弹出时,请您耐心等待五秒钟后,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X...
明代刻书杰作:《汉唐秘史》 明代藩府刻书活动历史悠久,自明初一直持续到明末,刻书藩府遍及全国,如山东、山西、河南、湖广、江西、四...
原创 宋...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
原创 皇... “九子夺嫡”,或称“九龙夺嫡”,是发生在康熙晚期的一场政治风波。康熙皇帝共有35名儿子,其中11名早...
原创 他... 好的,下面是对您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每段保持原意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众...
原创 孙... 1912年1月1日,随着一阵雄壮激昂的军乐声在空气中回荡,近百位来自各省的军政代表簇拥而至,身穿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