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重要摇篮,也是国共两党未来重要将领的源泉。众所周知,许多后来的国共两党高级军官,都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一位曾经在这所军校学习的学员提到:“黄埔一期的645名学员,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几乎都成了国共两党中的高级将领。”其中有一位特别的学员,他不仅是黄埔一期中最年轻的学生,而且在1951年被蒋介石晋升为上将,并且他的孙女后来成为了两岸三地家喻户晓的明星。这个学员就是刘咏尧。
1922年,刘咏尧成功考入了北京的朝阳大学,这所大学在当时可谓是民国最知名的法律院校之一。朝阳大学培养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法学人才,许多当时的法律法规都由这所大学的教授们起草。对于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来说,成为一名法学人才似乎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刘咏尧心中始终燃烧着爱国的热情,一年后,他毅然决然地从朝阳大学退学,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很快,广州的陆军讲武堂录取了这位成绩出色的年轻人。之后,黄埔军校成立了,刘咏尧便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报名人数达到3000多人,而刘咏尧等158名来自讲武堂的学员,通过程潜的努力,被保送进入黄埔军校。尽管刘咏尧年仅17岁,尚未达到黄埔军校的最低招生年龄18岁,他仍然将自己的年龄改成了19岁,顺利进入了这所培养中国未来军事领袖的学校。凭借他的天赋与努力,刘咏尧成为了军校中最年轻的学员。
1926年,刘咏尧在参与第二次东征时表现异常英勇,因此获得了军校的嘉奖。同年,蒋介石决定派遣刘咏尧前往苏联深造,进一步提升其军事素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留学期间,刘咏尧与邓小平、张闻天、杨尚昆等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成为了同学。在留学期间,刘咏尧还遇见了他日后的妻子——碧辉。两人结婚后,生下了刘纬文和刘纬武两个儿子。大儿子刘纬文后来成为了著名歌手刘若英的父亲。
回国后,刘咏尧投身于军事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优秀军官。1938年,他曾短暂赴湖南前线,担任抗日自卫军副总司令,指挥作战。刘咏尧的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尤其是在湖南的战斗中,他展现了出色的军事素养。在湖南期间,刘咏尧还与周恩来有过多次会面,二人不仅讨论抗日战争,还就国共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尽管刘咏尧一生始终抱有强烈的爱国心,并且对共产党也有一定的好感,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命运并未如他所愿。上世纪40年代初,刘咏尧与妻子碧辉离婚,之后他认识了年轻的女学生钟光仪,两人很快结为夫妻。在1949年,刘咏尧将家人送往台湾,但二儿子刘纬武坚决选择留下,表示要照顾母亲。刘咏尧试图说服他前往台湾,但刘纬武冷漠地拒绝了,甚至将父亲给的钱丢在地上。当时,刘咏尧无奈地说:“你真的决定不和爸爸一起走吗?”刘纬武冷冷回答:“我要照顾妈妈,你走吧。”刘咏尧随后递给他一封信,告诉他,如果日后遇到困难,可以去找一些我党领导人,如陈赓、徐向前、邓小平等,他们都是刘咏尧的同学。
刘纬武后来加入了四野政治宣传队,积极参与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宣传工作,而刘纬文则加入了台湾海军部队。1950年,随着国民党对我党地下党组织的打击逐渐升级,保密局加大了对情报人员的抓捕力度。就在这个时候,台湾地下党组织的最高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几天后,蔡孝乾趁机逃脱,但由于受不了孤寂的农村生活,他不久便返回城市,被再次捕获。此次被捕后,蔡孝乾选择叛变,导致国民党地下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约千名共产党党员被杀。曾在国民党参谋部担任高级职务的吴石也因为蔡孝乾的出卖被抓获,吴石的身份至关重要,是国民党军最高层的情报官员。
得知蒋介石准备处决吴石后,刘咏尧不顾一切为吴石求情,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吴石最多应判终身监禁。然而蒋介石却执意要将吴石处死,这让刘咏尧非常失望。在吴石被处决后,刘咏尧对国民党的信任彻底崩塌,很快被边缘化,最终只被授予了一个虚名“军事顾问”的职务。
1951年,刘咏尧晋升为上将,但他决定宣布退出军界,开始专注于教育和文化事业。晚年的刘咏尧撰写了多本影响深远的书籍。他非常思念祖国,特别是在孙女刘若英回忆中提到,爷爷常常谈到,希望两岸能够早日统一。每次刘若英到大陆开演唱会时,刘咏尧都会特别认真地叮嘱她,要多和大陆的亲人交流。
在刘咏尧的晚年,他虽然年事已高,记忆力有所衰退,但对于黄埔军校的校歌却依然记得清清楚楚。刘若英回忆说,爷爷每次唱起校歌时,总是满怀感情。1998年,刘咏尧安详去世。他的一生低调而充实,作为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他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民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官,而且在他个人的影响力下,许多人得以获得机会,并为中国的未来做出了贡献。对于刘若英而言,正是爷爷的关爱和严格要求,才使她最终成长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