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乌孜别克族人口大约为三千多万,主要集中在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国家。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地区也有不少乌孜别克族群体。同时,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中国的某些地区,乌孜别克族人也有零星的分布。在中国,乌孜别克族的主要聚居地位于新疆,整体人数约为12742人。
大家好,我是孩子的百科全书。
“乌孜别克”这个词最早源自于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金帐汗国,这个汗国有时也被称为钦察汗国。其中的乌孜别克汗在元朝史书中被记录为“月即别”、“月祖伯”等称呼,反映了这一民族丰富的历史遗存。
关于乌孜别克族的起源,孩科提出了蒙古线和突厥线两条主要的起源路径,为大家了解乌孜别克族的起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首先是蒙古线的起源。在先秦时期,北方的东胡部族在汉朝抗击匈奴的过程中被灭。幸存的部落经历了分化,最终演变为乌桓和鲜卑。后来,鲜卑族在与其他族群如肃慎和夫余等的持续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室韦。室韦的一个分支——蒙兀室韦,后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最终成为了蒙古民族的一部分。进入到15世纪,蒙古的金帐汗国开始衰落,但因其首领乌孜别克汗而被称作的乌孜别克人,开始被广泛称呼。到了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这部分乌孜别克人南下,穿越中亚的农耕区域,逐渐掌握了布哈拉、撒马尔罕、希瓦、乌尔根奇以及塔什干等多座重要城市。
接下来说说突厥线的起源。匈奴的一支逐渐分化演变为突厥民族,隋朝时期,突厥的势力达到巅峰。然而,随着唐朝的兴起,突厥势力逐渐衰退,其生存空间也被极大压缩,部分突厥人选择向中亚迁徙。与此同时,中亚的萨曼王朝也通过战争和贸易等方式吸纳了一些突厥游牧民族,包括葛逻禄人、卡拉吉人、阿儿浑人和乌古斯人等。
当上述两条起源线路汇合后,蒙古线的乌孜别克人与突厥线的族人,以及当地的波斯人、塔吉克人、粟特人、古花剌子模人等其他土著居民交融,共同生活,形成了撒尔塔人。撒尔塔人逐渐定居下来,以农业为生,形成了乌孜别克族的主体民族。至元朝前后,乌孜别克族先民便沿着古代“丝绸之路”来到新疆进行商贸活动,之后部分人选择在此定居,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乌孜别克族人群。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注重礼仪、尊敬长辈、善于歌唱和舞蹈、热爱生活的民族。它的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百年的艰难漂泊,与各个民族不断地交融与分化,但其根源始终深植于中国的土地。虽然现在的乌孜别克族是一个由外来部落逐渐形成的民族,但如今的他们仍然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