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宫女制度延续了近千年,这一制度伴随着中国帝国的崩塌终于走到了尽头,随着中国帝制的崩溃,中国女性也逐步摆脱了几千年来的种种束缚。直到近现代,随着一系列宫廷剧的热播,公众才开始逐渐了解那种长久以来的陋习和制度背后,宫女们悲惨的命运。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为了享受极致的权力与财富,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为自己打造专属的皇宫。史书记载,秦朝时期,王宫中的宫女与妃子的数量曾达到惊人的上万人。许多未能获得宠幸的宫女和妃子,不得不终老在冷宫之中,孤独死去。而唐代的玄宗李隆基,作为一位风流成性的帝王,后宫更是拥有超过四万名女子。她们一生都忍受着皇族的压迫与凌辱,甚至连死亡后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那些权贵眼中,宫女们似乎只是毫无尊严的工具,甚至比不上家畜。
那么,宫女的真实生活究竟如何?她们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作为古代皇权社会的产物,宫女们在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汉朝之前,宫女的主要来源是战俘。由于汉朝之前的皇宫普遍较小,宫女的数量也十分有限。西汉初期,宫中的宫女数量只有寥寥数十人。那时,西汉实行奴隶制,许多宫女是来自战败国的嫔妃、侍女或官员的妻女。只有少数天生丽质的女子才有机会被选为妃子,这样的命运较为罕见。
然而,汉朝的奢靡风气在日渐盛行,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宫中的规模不断扩大,宫女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到了汉恒帝时,后宫的宫女和妃子已达到五千人之多,晋武帝司马炎时期,这一数字突破了万人。而在唐朝,宫女的数量更是达到了顶峰,曾一度达到四万多名。从唐朝开始,尽管宫女的数量逐渐下降,但到了明朝时,宫女人数依然维持在一万左右。
在和平时期,宫女们的生活愈加艰难。由于战乱减少,皇室开始将目光投向民间,派遣大臣挑选适合的女子来充实后宫。这一选拔标准十分严格,通常选取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且出身清白的“良家子”。“良家子”指的是那些家庭背景清白的女子,通常他们的家族属于平民阶层,而非奴隶或贱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女的选拔制度逐渐成熟,规则越来越苛刻。清朝乾隆年间所编写的《明懿安皇后外传》详细记录了这一选拔过程。所有年龄在13至16岁之间的良家女子必须参加选拔,经过三天严格的筛选,最终只有最优秀的女子才能进入宫中。选拔的第一天,评选人员根据身高、体型等外貌特征将不合格者淘汰;第二天,宫女们要接受极为细致的身体检查,从耳、鼻、口、眼、发、肩等多个部位进行评估,任何细微的缺陷都会成为淘汰的原因;第三天,考核人员将观察她们的动作、走姿和仪态,不合格的将直接被淘汰。
经过三天的层层筛选,五千人中只剩下大约一千人,这些人将被引入宫中,开始她们悲惨的一生。然而,在这之前,她们仍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宫中的老宫女们会专门观察这些年轻女子的外貌、体态,甚至包括皮肤的细腻程度、乳房的形态、腋下的气味,最终会挑选出三百名成为“小组长”,负责其他宫女的管理。过了一段时间,宫中的老宫女们会根据每位宫女的性格和表现,挑选出适合皇帝喜好的女子,大约五十人会被选为妃子。
然而,即便成为妃子,也并不意味着能获得皇帝的宠爱。许多妃子一生都生活在冷宫里,从未见过皇帝的面。甚至连宫女,许多都只能从事繁重的杂役工作,其中一些幸运的会被选为主子身边的贴身侍女,她们的薪水较高,但同时也需要极其小心谨慎,生怕惹怒了主子。而那些不幸的宫女,则需要做些脏活累活,像是洗衣服、打扫卫生,甚至专门负责清洗马桶。
康熙帝的容妃便是一个典型的宫女悲剧。年仅十岁时进入宫中,她后来成为康熙帝的宠妃之一,但命运多舛。在孝庄太后临终前,她曾忧虑康熙帝会废除太子胤礽,于是托付容妃劝阻,甚至以此为挡箭牌。容妃忠心事行,却因挑战康熙的决定最终遭到冷落,被迫接受侍候马桶的惩罚。作为一位曾受宠的妃子,她终究沦为宫中最底层的存在。这一段历史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宫女们悲惨的命运。
宫女的选拔制度在清朝尤为严苛。每年,八旗子弟家中的14到16岁女子都必须参加一次选拔。这个选拔决定了她们未来的命运。有些人可以成为宫中的一员,甚至成为皇后;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沦为底层的宫女,终其一生都在辛苦劳作。宫女的生活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虽然她们在“编制”内,但她们却要忍受太监的欺辱,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她们住在简陋的耳房中,没有隐私,工作繁重,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学习各种礼仪和经书,目的是让她们更加顺从并为皇室服务。
在宫中的一切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连睡姿、饮食和穿着都必须符合皇室的要求。宫女们不能大声说话,不能随意走动,更不能吃得过饱,甚至在内急时,也不敢离开自己的岗位。她们的衣着朴素,不能穿太引人注意的服装,避免吸引皇帝的注意。这些严格的规定无不表明,宫女们的一生不仅没有自由,甚至连最基本的尊严都无法获得。
在宫中,宫女们的品级决定了她们的生活质量。从最低级的卑婢到资历较深的老宫女,待遇差异巨大。即使是年长且经验丰富的宫女,如果惹怒了主子,也可能遭到严厉的惩罚。常见的惩罚方式包括打五十大板、跪地悔过,甚至更为严重的杖刑与拶刑。宫中的刑罚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的惩罚都有羞辱性的成分,宫女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
无论哪一朝代的宫女,她们的生活几乎都是悲惨的。清朝程嗣章曾写过《明宫词》,其中一句提到“朝天女”制度,讽刺了朱元璋实施的残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皇帝去世后,所有妃子与宫女都必须陪葬。一些宫女会被迫自行了断,另一些则被活埋在皇帝的墓室中,成为其永世陪葬品。尽管这种做法极其残忍,但宫女家属却往往能获得丰厚的赔偿,这也让一些家属推崇这一制度。
这段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所遭受的深重压迫。许多宫女原本并非自愿进入宫中,她们的家人往往贫困,期望她们进宫后能改变家族命运。可惜,宫女们往往没有尊严,生前忍受屈辱,死后则成了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