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昭要杀刘禅,刘禅在门上刻下了3个字,司马昭顿时杀意全无
创始人
2025-09-14 05:32:53
0

公元263年,汉室最后的堡垒蜀汉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艰难支撑后,终于在曹魏强大攻势的压迫下走向灭亡。此时,诸葛亮已逝去近三十年,决定投降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当时的皇帝刘禅肩上。作为末代君主,他不得不面对这场无法挽回的命运。

令人意外的是,曹魏对这位亡国之君的待遇相对宽厚。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禅让之后得以安然度过余生,刘禅投降后也受到了相应的优待,生活尚算安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曹魏完全放松了对他的警惕。时值司马昭掌权,他对刘禅表面上笑脸相迎,款待周到,但内心却如猛虎般戒备,暗中企图除去这个潜在威胁。

刘禅心知肚明自己在魏国的处境,虽享受优渥生活,却如履薄冰。他为了求得司马昭的宽恕,巧妙地在自己的门户上刻下了三个字,借此避开了一场灾难。那么,这三个字究竟是什么呢?

提到刘禅,人们总会联想到“扶不上墙的阿斗”这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战火频仍,多次陷入危机,幸亏赵云等忠臣不惜生命守护,才保住了性命。刘备一生无嫡长子,刘禅虽为甘夫人生的庶子,但作为刘备的亲长子,他不得不肩负起继承蜀汉大业的重任。

刘备逝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等大臣辅佐朝政,然而他生性软弱散漫,政治才干几乎为零,许多国事大事均需诸葛亮出面处理。虽然不能称他为昏君,但他的确极其依赖诸葛亮,凡事听从指挥,从未拖后腿,才干平庸得令人失望。

那么,刘禅为何会被骂作昏君?如果他生活在和平年代,听从大臣建议或许无伤大雅,甚至可能如宋仁宗般被后人称道为“千古仁君”。可惜他生于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且父亲刘备及辅臣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皆为英杰,他的平庸在这光辉群星下显得尤为刺眼,令人生厌。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若不主动争夺权力,就会被别人排挤出局。刘禅的无为直接导致蜀汉实力衰退,他被骂昏庸一点也不冤。与此同时,北方的曹魏正在经历权力变迁。父子相继的曹操和曹丕,继而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一代代权臣接棒,令刘禅更显无能。

不过,曹魏政权当时也并非铁板一块。司马懿凭借卓越智慧逐渐掌握大权,曹魏内部权斗激烈,曹家皇权逐步被司马家蚕食。但不可否认,司马家治下的曹魏国力愈加强盛,成为三国中最强劲的国家。

反观蜀汉,诸葛亮在世时还有光复中原的宏伟理想,然其逝世后,蜀汉失去最大支柱,国力急速衰退。尽管姜维等人继承遗志,数次北伐,收效甚微,反观魏国实力不断增强,蜀汉的灭亡已成定局。

最终,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钟会、邓艾领军轻易攻入成都。若有可能,刘禅其实并不愿见父辈基业灰飞烟灭。但面对无力回天的局面,为了避免成都百姓陷入战火,他最终在众人劝说下选择投降。

至此,苦撑四十余年的蜀汉覆灭。作为亡国之君,刘禅并未遭受敌军残酷对待,反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携同蜀汉旧臣迁往洛阳安居。这也体现了所谓“二王三恪”的古代礼仪,既彰显魏国宽宏大量,也包含对对手的尊重。

刘禅在洛阳生活安逸,虽无忧无虑,却始终难以忘怀自己曾是蜀汉皇帝的身份,内心难免为亡国感到忧伤。司马昭虽对他礼遇有加,却始终保持戒备,怀疑刘禅或存复国心思。

每每看到刘禅表面安然但神情忧虑,司马昭便愈发忌惮,多次试探其真实意图。刘禅虽庸弱,却非愚钝,察觉司马昭的试探后,总是谦恭顺从,令对方难以揣摩其真心。

即使刘禅心存复国念头,蜀汉民心已散,即便有旧臣愿起兵,最终也难逃魏军镇压,反而会危及性命。因此他只能在司马昭面前示弱,既安抚对方警惕,也保全自己。

但司马昭经验丰富,见过无数表面顺从实则暗藏心机之人,始终不轻信刘禅的言辞。经过长时间观察,他断定刘禅心中依旧有复国之心,决意除掉这个隐患,以绝后患。司马家行事果断狠辣,宁愿错杀千人也不放过一人。

消息传至刘禅耳中,他顿感危机四伏,明白自己如案板上的鱼,无法抗衡司马昭。硬碰硬无望,他必须另辟蹊径以图自保。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想到妙计——在门上刻下了“不思蜀”三字。

“不思蜀”字面意思是“不再思念蜀地”,显示刘禅已彻底放弃故乡,愿意安享洛阳的安逸生活。这背后蕴藏了他少见的智慧。刘禅清楚司马昭的疑虑根源于他蜀汉皇帝身份及复国意图,刻字意在明确表达自己已无此念头。

这三个字不仅让司马昭心安,也体现出刘禅历经风波后的权力观:权力虽带来荣耀,却伴随无尽烦恼,他选择放弃权力追求内心平静。这选择虽显软弱,却是他在乱世中保全生命的最佳策略。

司马昭看过这三个字,心领神会,笑着接受了这个现实:刘禅已无复国志气,无威胁可言。于是他决定因其识相而留其性命。

由此,刘禅凭借这三个字成功保命,虽不光彩,却是乱世求生的明智之举。此后,他安心度过余生,无忧无虑,直至去世。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素来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处理事情...
原创 参...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充满残酷与血腥的岁月,但同样也是一段波澜壮阔、充满英雄气概的史诗。在这片...
原创 大...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诞生了众多的帝王。虽然他们的身份显赫,生活充满尊荣,但有一类皇帝的出生却极...
原创 唐... 我是棠棣,一名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探讨古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生,最应为学而活,交友而...
原创 唐...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丰富且字数相差不大。下面是...
原创 6... 东晋义熙八年(412),当夏风拂过大海时,一艘远道而来的船只停靠在青州长广郡(今山东青岛)的岸边。 ...
原创 匈... 匈奴崛起与汉朝的苦涩选择 匈奴的崛起,宛如一道闪电撕开了中国历史的长空,给曾经强盛的汉朝带来了极大...
路虽远,行则将至!河泊所遗址考... 负责的河泊所遗址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主持完成了云南省内几十项文物影响评价工作、在...
原创 扬... 扬州炒饭作为淮扬菜系的经典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隋朝,相传隋炀帝巡游扬州时将"碎金饭"(蛋炒饭)带入宫...
原创 同... 同样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与崛起,为什么后人只记得商鞅,而不记得李悝呢? 提到魏国的崛起,大家常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