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路军129师团长,建国后授少将军衔,担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创始人
2025-09-13 17:02:36
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是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尽管这支部队曾经受张国焘错误思想的影响,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争议,但毛主席始终坚持从维护党内团结的角度出发,确保红四方面军重新回到党中央的领导下。而在这支部队的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将领——黎锡福。黎锡福在国民政府建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曾担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那么,黎锡福究竟有哪些辉煌的事迹呢?

黎锡福于1909年出生在湖北黄安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孩提时代,黎锡福的生活非常艰辛,他曾在地主家放过牛,也为生计而到处打长工,过着贫困而艰难的生活。尽管如此,他早年便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与压迫,埋下了为革命奋斗的种子。

20世纪20年代末,黄麻起义爆发,拉开了荆襄大地上反抗国民党压迫的序幕。革命的火种迅速蔓延到周边的农村,黎锡福的家乡也未能幸免。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黎锡福的家庭多位成员纷纷投入了革命洪流。黎锡福的父亲黎良济曾担任乡农民协会主席,但最终被国民党残酷杀害。黎锡福的大哥黎锡侯曾任区苏维埃农民赤卫队队长,不幸英勇殉国,而二哥黎锡爵则在红军中担任排长,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九死一生。这些先辈的英勇行为,深深激励着黎锡福,让他决定投身到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中。

1928年,黎锡福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了红四军,开始了他的一生革命历程。

1932年10月,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大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目标直指鄂豫皖苏区。在敌人的重兵压境下,红四方面军不得不采取战略撤退,突破重围,向川陕地区挺进。进入四川后,红四方面军遭遇了田颂尧部队近六万人的围堵,陷入了三路围攻的困境。在一次关键的战斗中,黎锡福时任连指导员,他毫不犹豫地亲自带领队伍进行冲锋。不幸的是,在激烈的交战中,黎锡福被敌人重创,负伤严重。当他的战友们将他抬回时,黎锡福已无生命迹象。

当时的34团团长许世友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沉痛,特意购买了一副棺材,准备安葬黎锡福。然而,命运却发生了转折。在葬礼的过程中,营教导员不舍地握住黎锡福的手,突然间,他感觉到黎锡福的手微微动了一下。教导员当即命令将黎锡福从棺材中抬出,并立刻找来医生为其诊治。经过紧急抢救,黎锡福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重生的他成为了无数战友眼中的奇迹。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被编入了八路军129师,黎锡福也随之加入八路军,并担任山西介休游击第5支队副支队长。此后,黎锡福又担任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57团团长、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黎锡福一直在陈赓将军的领导下指挥作战,先后担任了中原军区第4纵队13旅副旅长、第2野战军13军39师师长等重要职务,参与了进军云南和滇南的战役。在新中国成立后,黎锡福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担任了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并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之一。

196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缅甸国防军联合,在中缅边境的金三角地区展开了两次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军事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在这次作战中,黎锡福负责昆明军区勐海指挥所的指挥工作。在他的指挥下,解放军成功歼灭了作战范围内的国民党残部,并协同缅甸国防军收复了国民党残部长期盘踞的广阔地区,面积达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

在随后的几年中,黎锡福继续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1970年至1974年间,他兼任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并在1975年调往山东省,担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976年5月,黎锡福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7岁。他的一生,充满了英勇与奉献,成为无数后人心中的英雄典范。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清代南红玛瑙 年代背景 清代(1636-1912)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南红玛瑙开采和使用的鼎盛时期之...
原创 日... 日本军界对中国军事家的评价:刘伯承为何仅算“半个”? 尽管在抗日战争中日本被中国打败,但他们始终不...
原创 萧... 萧何是汉朝初期三位重要人物之一,深受历史学者和大众推崇,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萧何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如...
原创 秘... 《——·前言·——》 1980年,沈阳军区,杨得志突然造访,司令员李德生没有亲自参与汇报,而是将任...
原创 岳...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就能便捷地接收到我们后续发布的类似文章,...
原创 韩... 刘邦与韩信的关系,堪称一段非常有趣的君臣关系。刘邦是那位著名的“长腿”领袖,常常出没于项羽的战场,挑...
以“应普尽普”促文物“应保尽保...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危急关头的伟大转折;重庆涪陵乌江边的山洞,记录着西部三线建设的峥嵘...
哈佛大学东亚史学者:古蜀文明对... 今年6月10日是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文明对话国...
原创 刘... 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桶金的重要性不可小觑。那么,在历史上那些争夺天下的诸侯和军阀眼中,首块领地的...
原创 耄... 在中国漫长的科举考试历史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惊叹的"高龄考生",他们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