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讨论中,湘妹子曾提到过汉族女性也能成为皇帝的小妾。这种情形在满洲早期的统治者当中显得格外罕见。为了维护皇室血统的正统性,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早期皇帝几乎没有将汉人女性纳入后宫。许多影视剧,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展现的情节,便体现了这一点。在剧中,乾隆帝因想要纳汉族女子莫愁而遭到皇太后的坚决反对,因为这已成为了悠久的家族传统。
然而,历史的潮流在满清入关后发生了转变,顺治帝推行了积极的汉化政策,后宫中逐渐迎来了汉人妃子的身影,许多孩子也多由汉人女性所生。今天,湘妹子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清朝第一位汉族妃子,她就是顺治帝唯一的汉族正妃——恪妃石氏。
石妃的生平资料并不详尽,她是吏部侍郎石申的女儿。石申因受到顺治帝的器重而被人知晓,顺治帝听闻他有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儿,便将她招入后宫。石氏成为大清第一位汉族嫔妃,然而她入宫后由于长期生活于汉文化中,因此对满清的宫廷仪式和生活习惯尚有些不适应。为此,顺治帝对她格外照顾。
《清皇室四谱》中的记载表明:“初,世祖稽古制,选汉女以备六宫,妃(石氏)与焉。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这段话彰显了顺治帝对石氏的高度宠幸,他特意赐予她居住于永寿宫的权利,并允许她穿着汉式服装。在整个大清朝,除了乾隆帝的香妃,没有任何人能够如她一样强制执行清朝的宫廷服装规定,由此可见恪妃在顺治帝心中的特殊地位。
尽管关于恪妃的历史记载相对稀少,甚至连她的出生年份都无从考证,这或许与她没有子嗣的事实息息相关。但这并不能全怪恪妃自己,因为顺治帝对她的看重,更多是出于这位汉女子所承载的政治意义,而非单纯的情感。顺治帝心中最爱的人是董鄂妃,这位通晓汉文化的满族女性,她是清朝第一位获封为皇贵妃的人,顺治帝原本曾计划将她立为皇后,而在她去世后,顺治帝更是追封她为孝献端敬皇后,以示其懷念与重视。
虽然董鄂妃在顺治帝的宠爱中享有绝对的特殊地位,但命运多舛,她的不幸早逝,使得顺治帝也在1661年随之而去。面对丈夫的离世,加之在后宫中没有子女的依靠,石氏的生活也如昙花一现,未能持续太久。在康熙六年(1667年),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康熙帝为她追封为恪妃,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寿康太妃丧礼,最后于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安葬于孝东陵,得以享有应有的尊重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