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刘亚楼在随部队准备南下与敌激战时,突然接到了来自党中央的紧急电话,得知毛主席有急事需要与他商议。挂断电话后,刘亚楼赶忙前往中南海,步入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见到他时,起身握住他的手说道:“今天叫你来,是有一项重大任务要交给你!”
刘亚楼将军听后,激动地问:“是要解放台湾吗?”
毛主席笑着回答:“和解放台湾有关。”
话音未落,毛主席直接说道:“我打算任命你为空军司令员。”
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时,随着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平,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空体系,蒋介石的空军屡屡对我方实施空袭。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筹建空军成为当务之急。经过与周总理等人的多次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刘亚楼将军完全有能力担起这个重任。
首先,刘亚楼在苏联留学,精通俄语,能与苏联专家顺利沟通;其次,他曾担任过航空学校校长,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和自己的独立见解;再者,他经过了长期的革命锤炼,文化水平较高,军事才能出众,且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非常适合领导刚刚起步的空军。
尽管毛主席的理由合情合理,但刘亚楼将军仍然感到自己对空军一无所知,表示:“主席,我对于空军并不了解,怎能担任这个职务呢?”
毛主席微笑着安慰道:“不懂就可以学,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我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都非常信任你,相信你能担负起这个重任。”
刘亚楼将军深知推辞不合适,于是最终答应了毛主席的任命。
自担任空军司令员以来,刘亚楼将军从未有过一刻松懈,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空军的筹建工作中。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向党中央提出了一项方案。这个方案迅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毛主席也批准了该方案,并支持刘亚楼将军带领一个小型代表团前往苏联,争取苏联的援助。
刘亚楼将军访问苏联的结果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苏联不仅同意为中国空军提供援助,还派出了第一批专家,帮助中国组建航空学校。
从苏联回国后,毛主席第一时间接见了刘亚楼,将军详细汇报了自己在苏联的经历和成果。毛主席边听边点头,表示对刘亚楼此次出访的高度认可。刘亚楼内心感到无比高兴,因为在党中央的支持下,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解决,接下来的任务只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
毛主席对于空军的建设非常重视,在刘亚楼离开时,特意叮嘱道:“舞台已经搭建好了,能否演好,就看你这个空军司令员了!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
毛主席的支持让刘亚楼信心倍增,他从中南海走出时,仿佛手握着一柄尚方宝剑,信心满满,气宇轩昂。
1949年11月25日,党中央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的领导班子逐渐成型,空军的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六所航空学校相继建立。面对校长和政治委员的任命问题,刘亚楼将军经过一番考察后,确定了校长人选。然而,政治委员的选拔却成了难题,他向毛主席求助,希望从各大野战军中抽调合适的人选。
毛主席了解后,批示刘亚楼解决这一难题。刘亚楼得到毛主席的指示后,很快安排好了相关人员。
为了不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刘亚楼将军坚持节俭办校,精打细算,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在他的领导下,空军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刘亚楼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空军的建设过程中,刘亚楼将军始终关注如何培养符合革命需求的航空人才,他提出了要制定一项关于航校政治教育的计划。毛主席得知后,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一个必要且重要的举措。
然而,选择政治教员并非易事,刘亚楼在空军中多次挑选,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他决定从北京的各大院校挑选18至24名政治教员,但这需要经过中宣部和中组部的批准。
尽管刘亚楼手握毛主席的支持令牌,解决这个问题仍需得到上级的指示。毛主席得知后,迅速批示,指派安子文和陆定一帮忙解决此事。
安子文听后笑道:“刘司令手握尚方宝剑,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刘亚楼将军的难题得以顺利解决。此后,他不负重托,在空军司令员的岗位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空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任空军副司令员的林虎中将,也多次感慨刘亚楼将军的领导风范,为空军的发展做出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