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极为关键的改革,它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富国强兵的强大国家。商鞅通过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最直接、最显著的效果是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秦国的整体实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且这种提升不断积累,最终使秦国成为了诸侯列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秦国成功吞并了中原六大诸侯,逐步实现了大一统的梦想。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军功爵位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制度打破了传统的贵族阶层和出身限制,凡是有军功的士兵,不论出身、血统,都有机会获得爵位、土地和俸禄。这样的制度有效激发了秦军将士的战斗热情和对物质利益的渴望,提升了士气并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商鞅推行的小家庭制度,也为秦国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充足的兵员,保障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最终助力秦国统一六国。
军功爵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公平与公正。所有军人,只要立下军功,不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机会获得爵位和相应的物质奖励。即使是王族宗室子弟,也需要通过战功才能获得爵位。而那些庶子,如果未能立下军功,则会被从家族名册中除名,沦为庶民。这样的制度确保了军功爵制的公平性,使得每个有功的士兵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商君书》明确规定,最基本的军功爵位“公士”爵位,只需斩获敌军甲士一名,即可获得。然而,斩敌甲士并非易事,要求士兵具备相当高的军事素质,必须是全副武装的敌军甲士,而非普通士卒。所以即便是最低一级的爵位,也不是每个士兵都能轻松获得。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这句话揭示了军功爵位的特殊荣耀。获得军功爵位的士兵不仅可以享受物质上的奖励,更能获得社会的尊荣。在秦国,拥有军功的士兵即便非常富有,也能获得比其他富人更高的社会地位。
对于公士爵的待遇来说,士兵不仅可以获得上好的田地和宅地,还能享有一定的粮食俸禄,确保他们的家庭生活不受影响。此外,士兵的家人也能享受一定的好处。若士兵家中有奴隶或囚徒,可以凭军功使他们变为自由百姓。若士兵不幸战死,他们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嗣或同族之人。如此一来,士兵的后顾之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商鞅变法不仅重视奖励,也设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确保军功爵制的严谨和纪律性。士兵若失职,可能会面临降爵、夺爵、降职甚至极刑的处罚。比如,害怕死亡、逃避战斗的士兵会受到公开惩罚,甚至面临身体上的刑罚。军功爵制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奖励与惩罚都有相应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孝公时期,军功爵制起初并没有二十个级别,而是只有十七个级别。当时的秦国王族的等级限制使得没有侯爵这个级别。因此,商鞅虽然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仅能被封为“君”而非侯。而其他战国公子,虽然享受着侯级待遇,但因为他们的封号是“君”,并不是真正的侯爵。商鞅在两次变法中屡建战功,在最高的十七级大良造之上,最终被封为商君,并得到大封地和顶级待遇。
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极为详细,从大良造到公士,各种级别的待遇也各不相同。达到五大夫级别的士兵,往往能成为军中的主将,而最低级的公士,也享有相应的荣誉和物质奖励。随着军功爵制的不断发展,秦国逐渐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等级制度,包括关内侯、彻侯等更高的爵位。而随着这些高级爵位的设立,秦国的军事和政治体系变得更加完善,最终为统一六国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
商鞅变法不仅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也促使了整个国家的强盛。然而,并非每个士兵都能获得高阶的军功爵位。即便参与了战争,许多士兵依然只能获得较低的爵位,而这也揭示了军功爵制的严苛和高标准。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获得高级爵位的士兵,往往是那些才能出众、勇猛无畏的军官,能够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这些将领的高爵位和丰厚待遇,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个人地位,也为秦国最终的统一提供了坚强的力量。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