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我的老首长,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是我的救命恩人。你竟然如此不敬,是怎么做事的?”周光对着眼前的处长愤怒地大声质问。
周光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这位处长对他口中的“老首长”态度冷淡,完全没有应有的尊重。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原来,周光口中的“老首长”指的正是洪学智将军。洪学智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深受人民和军队的敬重。然而,为什么这样一位英勇的将军,竟会被一名处长如此怠慢呢?事情的根源,要追溯到洪学智将军被下放的那一段历史。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火车在轰鸣中缓缓驶入吉林,这座城市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四周白雪皑皑。洪学智坐在车厢内,望着窗外银装素裹的景象,心中却感到一阵沉重和无奈。与他同行的,还有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此行不同于往常的公务出差,迎接他们的并不是一群官员或是盛大的欢迎队伍,而是仅有的一个处长。
洪学智此次被下放,受到了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冤案的牵连,不得不调任到吉林。曾经担任过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后勤部部长以及六纵司令员的他,如今却只是被安排为农业机械厅厅长。前一天晚上,洪学智与家人共进了团圆饭,可这顿饭吃得他心情沉重,妻子与孩子们依然欢声笑语,似乎没有察觉到父亲所背负的沉重压力。洪学智心中百感交集,虽然妻子轻轻拉着他的手,仿佛给他力量,但他依然明白,明天的一切将会不同,心头的不安油然而生。
他对孩子们说道:“人生并非总是顺风顺水,难免会遇到逆境,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初心,勇敢前行。”他说这些话时,仿佛是对孩子们说的,实际上也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励。孩子们虽然还年轻,听不懂父亲的深意,但长子洪虎却从父亲的眼中看到了不同的情感,点头答应会照顾好弟弟妹妹,这让洪学智稍感欣慰。但当他踏上前往吉林的火车时,内心的忧愁依然难以消散。
没过多久,洪学智和家人终于抵达吉林车站,然而迎接他们的,只有一个名叫汪的处长。洪学智伸出手,试图表示感谢,然而汪处长却不屑地说道:“怎么这么慢?我在这等了好久,快走吧。”洪学智并未作出解释,只能急忙跟上这位不耐烦的处长。
处长带着洪学智一家走到一座破旧的库房前,拿出钥匙打开门,冷冷地说道:“以后你们就住这里吧。”屋内凌乱不堪,尘土积厚,没有任何清洁打扫的痕迹,汪处长说完便匆匆离开。洪学智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现实,尽管心中感到无比失落,但他依旧决定自己动手打扫,毕竟这是他和家人暂时的住所。面对这一切,洪学智深感世态炎凉。
到了吉林后,洪学智决定先去拜访一下主管农机行业的副省长。没想到,到了副省长办公室门前,他认出了这个人正是自己的老部下——周光。周光也立刻认出了洪学智,两人相对而笑,心中充满了喜悦。
周光之所以称洪学智为“老首长”,并且视他为救命恩人,是因为一段往事。那时,周光在红四方面军担任4军10师的民运科长。在一次行动中,10师的战士们抓住了三个土豪,但不料,这三名土豪残忍地杀害了看守的战士,并迅速逃脱。事情变得非常复杂,上级要求在短时间内查出凶手,否则可能动摇军心。由于没有任何线索,周光被错误地拉出来承担责任,面临枪决的命运。正当此时,洪学智作为政治部主任赶来,了解了情况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保护周光。最终,周光得以幸免。
自此,周光把洪学智的救命之恩深深铭刻在心,并且一直怀念着那份恩情。如今,看到洪学智处境如此艰难,周光感到极为痛心。他决心竭尽全力照顾这位曾经救过自己的恩人。
周光关切地问道:“老首长,您现在住在哪里?如果生活中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我一定帮您解决。”洪学智却回应道:“住得还不错,谢谢你的关心。”他并不想让周光为自己的困境操心,尽量不透露过多的困难。然而,周光了解他的心思,决定亲自去看一看老首长的住处。结果,他震惊地发现,洪学智竟然被安排住在那间破旧的库房。
周光立刻愤怒地召来汪处长,严厉质问道:“为什么把老首长安排到这种地方住?”汪处长却答道:“现在没有空闲的房子,只能给他安排这里,况且他不过是被下放来的厅长。”听到这话,周光怒不可遏,训斥道:“下放来的厅长又如何?他曾是我的老首长,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是开国上将,也是我的救命恩人。你就这么对待我曾经的恩人,难道这就是你的工作态度?”
汪处长听后哑口无言,只能默默站着。周光在训斥后,决定为洪学智安排一处更好的住所。不久后,洪学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他也因此能够平稳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尽管被调任农业机械厅长,洪学智从未懈怠。他依然亲自参与养猪、种田、养鸭等农活,并且毫无怨言。他在劳动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并且常常慷慨解囊,帮助有困难的同事。虽然他的工资是农场中最高的,但他从未因为自己的处境而自满,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助人为乐的态度。
最终,洪学智在毛主席的关照下重新回到了省里工作,并于1977年重新回到军队,得到重用。曾经的冤屈也得到了澄清。1988年,洪学智被再次授予上将军衔,这一次,他成为了六颗星的上将,因此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六星上将”。
虽然洪学智曾遭受不公的待遇,但他并未因此被击垮。相反,在最困难的时刻,他遇到了自己的老部下,得到了他的帮助和关照。通过这段灰暗的岁月,洪学智不仅坚守了自己的原则,也最终找回了曾经属于他的荣耀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