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邓麾下的众多战将中,陈赓无疑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他不仅资历深厚,战绩也是令人瞩目。无论从个人的军事经验还是历史地位来看,陈赓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担任野战军副司令员对于他的作战能力和战绩来说并不算高职位,但他却一直在担任纵队司令员和兵团司令员。这一现象,令人疑惑,为何如此优秀的指挥官没有被提拔至更高的职务?实际上,陈赓拥有非常悠久的军旅生涯,比起资历,甚至可以说他在刘邓的部队中是位列前茅的。陈赓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刘邓则在五年后才成为党员。
在土地革命时期,陈赓先后担任了特科与鄂豫皖红四方面军的相关职务,期间他曾指挥作战部队,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尽管他由于受伤中途离开了部队,但这一时期为他之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期他来到上海,转而从事军事教育工作,虽然在土地革命的作战时间并不长,但无疑提升了他的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
抗战爆发后,陈赓被任命为129师386旅的旅长,并成功带领部队建立了太岳根据地。他指挥的部队多次打击日伪军,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尤其是在伏击战方面,他的表现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每一次的伏击都比前一次更加精彩,频繁的胜利为太岳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赓担任了第四纵队的司令员,虽然只是一个纵队司令员,但他一直受到中央的直接指挥,且手下的部队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要战役。他领导的4纵以及太岳军区部队,在山西地区与阎锡山、胡宗南的部队展开了多场硬仗,无论是同蒲战役的成功,还是临浮战役歼灭敌人精锐的壮举,都展现了陈赓非凡的指挥才能。在这些战役中,陈赓指挥的部队不仅取得了巨大胜利,还得到了军区的表扬和嘉奖。
陈赓在太岳地区指挥了许多关键战役,特别是在汾孝战役中,陈赓指挥部队歼灭了1万6千余名敌军,而在晋南反攻作战中,歼敌人数更是达到1万8千余人。无论在哪个战场,陈赓都展现了出色的作战能力。
1947年7月,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小河村召开,陈赓参与了此次会议。之后,他被指派与刘邓、陈粟一同形成品字形布局,向中原挺进。由陈赓指挥的4纵、9纵及38军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兵团,并突破黄河防线,迅速挺进豫西,使得蒋介石方面措手不及。此后,他指挥部队展开了灵陕战役,歼灭敌人万余人,同时还在伏牛山脉与敌军展开牵制,为敌人造成了重创。仅仅半个月,陈赓就歼敌三万余人,并在西部野战军的配合下大获全胜。
紧接着,陈赓与华东的陈唐兵团共同发起了洛阳战役,成功歼灭了敌军两万多人,显示了他非凡的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
1948年,陈赓依然由刘邓指挥,虽然此时他只是第四纵队的司令员,但他依然参与了淮海战役,并且在围歼黄维兵团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949年,随着全军的改编,陈赓担任兵团司令员,并展开了长达千里的追击战,从江西一路打到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力量。
从陈赓的资历和战功来看,他本完全可以担任野战军副司令员这样的高职位,但他却始终在纵队司令员的岗位上,深入一线指挥作战。在1948年之前,他直接接受中央指挥,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战略任务。而此后,部队归建刘邓领导,陈赓依然作为纵队司令员,指挥最为精锐的部队进行作战。在此角色下,他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而若被提拔为副司令员,或许更多的时间需要待在机关中,反而不能在实战中展现其军事才能。
在解放战争期间,陈赓以其卓越的战绩,堪称十大将领之一,论战功,仅次于粟裕,实属难得的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