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原本是欧洲小国马其顿的国王,但他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东征,最终建立了一个跨越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庞大帝国。他征服了波斯这个东方强国,而在俘获了大量波斯女性后,他的处置方式更是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马其顿王国在历史上曾拥有一段辉煌的时期,而在亚历山大继位后,这个小国迎来了它的鼎盛时代。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发生了一次关键的政变。摄政王腓力二世废除了年幼的王子,将自己推上了王位。腓力二世成为马其顿国王后,迅速开展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他大力加强王权,改革币制,强化了国王无可置疑的权威地位。
腓力二世的军事成就也为历史铭记,尤其是在他常备军的训练与改革中,他特别重视重装步兵的打造。马其顿方阵,凭借其强大的攻击性,成为了一种威名赫赫的战术,日后由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加以发扬光大,震撼整个欧亚大陆。腓力二世领导的马其顿军队在与希腊各城邦联军的决战中屡战屡胜,最终迫使希腊各邦承认了马其顿的霸主地位。
然而,腓力二世在公元前336年被一名波斯刺客刺杀,未能亲眼见证马其顿王国的完全盛世。继位的亚历山大当时年仅20岁,谁也未曾料到这位年轻的君主将成为举世闻名的传奇人物。
亚历山大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勇气与智慧。12岁时,他驯服了一匹成年骑士也无法驾驭的烈马,展现出非凡的骑术和胆略。在父亲的培养下,他不仅锻炼了武力,还接受了深厚的文化教育。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应腓力二世的邀请担任亚历山大的私人导师,带领他走进了知识的殿堂。亚历山大的文武双全,使得他成为了一个英明的年轻王子。
尽管年纪轻轻,亚历山大却没有因父亲的突然去世而慌乱,反而凭借过人的政治才智迅速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此时,亚历山大的野心已经不再仅限于马其顿和其周边,他的目光瞄准了遥远的东方。面对未知的国度、陌生的环境、强大而危险的敌人,这一切不仅没有使年轻的国王退缩,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雄心壮志。于是,他开启了马其顿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远征。
当亚历山大带领着三万五千人的军队和160艘战舰驶向波斯时,庞大的军队让旁观者叹为观止。然而,令大家惊讶的不仅是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更是亚历山大出征前的举动。这位年轻的君主将自己所有的土地、奴隶和牲畜一一分赠给了他的臣民,甚至有跟随者感到不解,询问道:“陛下,您把所有财产都分给了别人,那您还剩下什么?”亚历山大留下了不朽的回答:“希望!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为我带来无尽的财富。”接着,亚历山大带领将士们踏上了这场改变历史的征途。
在亚历山大的远征中,第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发生在格拉尼科斯河。波斯国王大流士派遣大军试图阻止这支来自欧洲的远征军。刚开始时,形势对亚历山大的军队极为不利。士兵们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且饥饿严重。而波斯军队占据了有利地形,控住了制高点。最初,马其顿骑兵的进攻接连失败,损失惨重,军心涣散,甚至有人质疑亚历山大的领导能力,认为他没有做足准备就急于发动进攻。
就在局势最为危急的时候,亚历山大采纳了老将帕尔梅尼奥的建议,决定从上游河段出奇制胜,亲自率领骑兵绕过敌人,从波斯军营的后方发动突然袭击。而帕尔梅尼奥则指挥步兵正面攻击,吸引敌人主力注意。这个战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波斯军队被彻底迷惑,亚历山大和骑兵们迅速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在这一战斗中,发生了一个惊险的插曲。亚历山大身先士卒,英勇冲锋,但在战斗中不慎从马背上摔落,险些丧命。然而,幸运的是,卫队长克莱特及时赶到,救了他一命。死里逃生的亚历山大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带领骑兵猛攻波斯阵营,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为他漫长的东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场战斗结束后,亚历山大对波斯军中希腊雇佣兵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所有这些曾效忠波斯的希腊雇佣兵都被统一处决,尸体被埋葬在格拉尼科斯河畔,成为亚历山大东征第一场胜利的见证。
随后,亚历山大的军队沿着土耳其海岸向南进军,来到今天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在这段行军过程中,发生了一个神奇的事件。当军队必须通过一个悬崖和海洋交接的地方时,由于没有道路可走,亚历山大的士兵们准备攀登险峻的悬崖。然而,意外的奇迹发生了——海水居然向后退去,露出了平坦的海底,士兵们因此能够顺利通过。这个天赐的奇迹让士兵们士气大增,军中甚至开始传言:大海似乎视亚历山大为主人,通过退潮来表达对他的归顺。尽管这话无法得到科学证明,但却大大提升了士气。
亚历山大继续征服小亚细亚西部、叙利亚和黎巴嫩沿海地区,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一路向东,跨越叙利亚沙漠,向着波斯的心脏地带进发。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和波斯军队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展开了第二场决定性战役。
当波斯国王大流士见状决定反击时,他迅速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发起了突袭,试图将亚历山大的军队逼入绝境。然而,亚历山大凭借之前在格拉尼科斯河战斗中积累的经验,采用了相似的战术,成功包抄了波斯军队的侧翼。最终,波斯军队再次遭遇惨败,大流士仓皇逃窜,亚历山大赢得了这场战役。
这一场胜利让亚历山大进一步扩展了他的势力范围,最终接管了波斯的都城巴比伦和苏萨,摧毁了波斯波利斯等地的宫殿,彻底结束了波斯帝国的统治。亚历山大的帝国逐渐横跨中亚,并开始进军印度。然而,由于连年征战和军队的疲惫,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27年被迫从印度撤回,结束了长达近十年的征程。
亚历山大不仅征服了波斯,他的帝国还将东西方文化交汇,开创了新局面。在他的统治下,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促进。为了更好地融合波斯人,亚历山大鼓励通婚,自己也娶了大夏贵族的罗克珊娜以及波斯王国的斯塔提拉为妻。
尽管年仅32岁,亚历山大便因患病离世。年仅13年的帝国逐渐分崩离析。然而,他的东征为世界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留下了不朽的历史遗产,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军事要塞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