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国设立了一个重要的监察机构,即监察部,而这个部门的首任部长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革命家,她的名字叫钱瑛。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决定撤销监察部,其职责由中央纪委接管。
监察部的撤销并没有让钱瑛的革命事业停滞不前,她随即转入中央纪委,担任副书记。在她担任副书记的那段时间里,钱瑛前往安徽省,着手为当地的三大错案进行平反。她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女包公”。那么,关于钱瑛,这位杰出的女性身上究竟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钱瑛于1907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生于斯,长于斯,使得她自小便浸润在文化知识的氛围中。土地革命时期,她积极参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到了1933年,钱瑛在江苏从事妇女工作时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经历了艰难的监禁,直至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党派的第二次合作让她得以顺利出狱,获得重生。
重获自由后的钱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在党的领导下,共同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建国之际,钱瑛被任命为监察部的首任部长,地位达到正部级。当时,担任部长的女性屈指可数,像她这样的显赫女政治家还有司法部部长史良以及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她们分别是知名的“七君子”和冯玉祥的夫人,可见钱瑛的卓越与非凡。
然而,1959年,监察部被撤销,其主要职能交由中央纪委负责,钱瑛也随之转入这个新机构,担任副书记。时光荏苒,转眼来到1962年,那一年,我党在北京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千人大会”,旨在总结“大跃进”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以期纠正错误并克服困难。在会议期间,来自安徽的代表团反映了当地面临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在干部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很多提出问题的干部遭到误解和错误批判,极大地打击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安徽代表提出的严峻问题,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刘少奇亲自带领钱瑛及其他同志深入调查,经过十天的实地走访,他们对安徽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会议结束后,钱瑛率领工作组迅速前往安徽,抵达后,地方干部和群众纷纷传递消息,激动地说:“钱大姐来了,这次有希望了!”
随后的工作中,钱瑛带领工作组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深入调查,最终锁定了干部反映最为严重的三起错案。这三大案件均与反“右”派运动密切相关,分别是1957年由魏心一、戴岳一案、1958年由李世农、杨效椿一案以及1959年由张恺帆、陆学斌一案。
其中,张恺帆的案件尤为突出。张恺帆曾担任安徽的副省长,他对“大跃进”带来的惨痛后果有着清晰的认知,并对当时的浮夸风气表示强烈的不满。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因坚决解散了无为县的食堂而遭到处分,结果不仅被撤职,还被开除党籍。然而,经过“七千人大会”后,我党纠正了以往的错误,张恺帆理应得到平反。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瑛迅速发起了对这三起错案的调查与平反,恢复了受害人的党籍,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恢复工作,甚至回到原职。钱瑛的果断举措迅速稳定了当地干部队伍的情绪,大家纷纷以“女包公”来称呼她,表达了对她深深的敬佩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