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的四大继承者
曹操究竟将谁视为最理想的继承人?大体上有四位可以称之为其继承者。
首位便是曹昂,曹操的结发妻子是丁氏,二人婚后很久未能有儿女。直到丁氏的侍女刘氏怀孕并为曹操生下了曹昂。刘氏过世后,丁氏视曹昂如亲生儿子抚养,曹昂虽然知道丁氏非生母,但一直将其视作母亲。曹操亦极为宠爱曹昂,并对其寄予厚望。年仅二十岁的曹昂便通过孝廉选拔步入仕途,曹操开始倾力培养他。不幸的是,在宛城之战中,曹昂为救父亲而死于乱军之中,曹操的这位初生猛子,最终未能成材。
第二位继承者是曹冲,他的生母是环夫人。曹冲的聪慧令人叹为观止,曹操对他几乎溺爱有加。可惜的是,曹冲在仅十三岁时便不幸早逝。至于死因,历史记载模糊,是否因病或人为原因仍无定论。曹冲去世后,曹操愤怒地斥责曹丕:“你现在是不是高兴了?这是我最大的不幸,也是你最幸运的时刻。”曹丕日后称,若曹冲没有早逝,继位之人必定是他,而非自己。此番言论为后世所谓“曹丕害死曹冲”的说法提供了依据。
接下来的两位继承者便是曹丕与曹植,这两兄弟的事迹更为人所熟知,亦流传了大量段子。两人同母为卞夫人所生。电影《三国机密》曾戏剧化地表现卞夫人为了让曹丕继位,竟暗害曹昂,笔者认为这种设定过于离谱,显然并无实据。在曹昂死后,曹丕自动成为嫡长子,而他也因父亲的重视和众多曹魏元勋的支持,逐渐掌握了权力。曹操因病重,心生焦虑,在与谋士贾诩的对话中,听取了贾诩的建议,最终决定让曹丕继位。贾诩的策略眼光无疑帮助了曹丕稳固了自己的继承地位。
因此,在曹操的四大继承者中,曹昂最为正统,曹丕最为幸运,曹植最为可惜,而曹冲则是最令人惋惜的存在。尽管如此,曹操的这四位儿子,还是他最著名的继承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一生共育有二十五个儿子,除了这四位之外,还有不少令人津津乐道的角色,其中就包括曹宇,一位历经沧桑的长寿者。
二、两个喜感的标签
曹操的妻妾众多,其中只有少数几位有显赫背景。例如,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曹丕的母亲,出身歌妓;杜夫人是秦朗的母亲,她与曹操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当初,关羽请求曹操将杜夫人许配给他,曹操一度答应,但在见到杜夫人后,却改变了主意,称她可怜,决定亲自保护她,而否认了曾做出的承诺。还有尹夫人,她是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后成为曹操的妻子。
然而,曹操的大多数妻妾却没有明确的背景,尤其是曹冲与曹宇的母亲——环夫人。关于环夫人是否为张绣的婶子,历史上并无确凿证据,这种猜测更多的是民间的想象。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是,环夫人为曹操生下了三个儿子:曹冲、曹宇与曹据。至于曹宇的出生年份,则未有确切记载。当他与张鲁的女儿成婚时,至少已经十五六岁。由此,曹宇便获得了两个标签:一是张鲁的女婿,二是曹操诸子中的“长寿星”。
曹宇活到了相当高龄,年事已高,甚至在司马炎即位之前,他依然健在。曹宇的名字也耐人寻味,因为他的字彭祖,彭祖在中国历史上以长寿著称,传说他活了七百多年。有人推测,曹宇的名字或许是曹操受到曹冲早逝的打击后所取的,希望这位儿子能长命百岁,成为家族的长寿象征。
三、把曹魏送给司马懿
公元239年,年仅二十多岁的曹叡病重,由于他没有子嗣,便将曹彰的孙子、年仅八岁的曹芳立为太子。曹魏的政治局势陷入了困境,幼主登基使得宦官和外戚势力猖獗,这也是东汉灭亡的一个原因。曹叡病情日益严重,开始思考托孤之事,他选择了曹宇作为主要辅政者,将其任命为大将军,意图借此稳住国家的政权。曹宇当时年纪较大,资历深厚,是个理想的人选。
然而,曹宇在被召入宫后却婉拒了这一重任。他表示自己年老体弱,无法承担如此重要的责任,希望曹叡另选贤臣。这一举动被曹叡的亲信孙资和刘放误解为曹宇的谦虚,他们认为曹宇不愿担任大将军,是因为自知不能胜任。最终,曹叡决定听从他们的建议,免去曹宇的职务,任命曹爽与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曹宇的这个决定,虽然出于谦虚,却为曹魏的未来埋下了隐患。最终,曹爽和司马懿掌握了权力,而曹宇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族政权逐渐被削弱。历史上的曹宇,虽然有着国士之名,却没有参与国家的大事,这也成了他最后的标签。曹宇的儿子曹璜最终继位,但曹魏的命运已无可挽回。曹宇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曹魏亡国君主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