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一个清晨,军统局上海区的少将情报组组长袁殊接到上级领导戴笠交给的一个重要任务——“布置并暗杀汪伪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接到任务后,袁殊立刻展开了行动。然而,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袁殊却被李士群亲自逮捕了。原来,军统上海区的负责人王天木早已投靠了李士群。当他得知袁殊被派去执行暗杀任务时,便将这一情报告知了李士群。于是,袁殊被李士群关押在了特工总部的76号地点。
然而,袁殊刚被拘禁不久,共产党方面紧急找到他的妻子马景星,并告知她:“快通知日本人来救人。”袁殊到底是何人,为什么在被捕后,国民党没有出面营救他,反而是共产党人来行动?共产党为何会让日本人来营救袁殊?最后,袁殊是否成功获救?这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一切的背后,得从袁殊的生平经历讲起……
1911年,袁殊出生在湖北蕲春一个贫困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年轻时他便随母亲来到上海滩谋生。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求学,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获得了一定的文化素养。进入北伐战争时期,袁殊加入了北伐军,成为一名小军官,并且加入了国民党。
大革命失败后,袁殊转向了文化活动,1929年,他赴日本留学,专攻新闻学。然而,由于生活拮据,袁殊最终不得不提前回国。在日本期间,袁殊接触到了许多进步思想。回国后,他成为了“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常委,并参与了上海的左翼文艺活动,创办了《文艺新闻》,并揭露了左联五烈士被杀的重大事件。
很快,袁殊在左翼文化圈的杰出表现引起了中共中央特科的关注。为了将他争取为党员,1931年,中共中央特科二科科长潘汉年主动联系了袁殊,经过一番深入交谈后,年仅20岁的袁殊在潘汉年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参与党的情报工作。
当袁殊得知自己可以参与中共情报工作时,激动不已。此时,潘汉年向他郑重说明:“你将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做的是保卫组织的秘密工作。普通成员不知道你的身份,若因保卫组织而牺牲,你将成为无名英雄。” 袁殊毫不犹豫地表示接受,并认真听取了潘汉年的进一步指示。潘汉年也向他简要介绍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强调了隐蔽战线斗争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一项光荣的工作。
尽管袁殊当时无法预测这份使命将如何改变他的一生,但他心中的热血已被激起,决心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危险且充满挑战的工作中。袁殊一直钦佩潘汉年的才华与领导能力,并决心向他学习,迎接新的革命斗争。
在潘汉年的帮助下,袁殊开始接受情报工作的系统培训,并迅速掌握了情报技术。没多久,袁殊便开始执行党的任务,打入了国民党内部。通过表兄蒋介石的亲信贾伯涛的牵线,袁殊顺利成为了国民党中统局局长吴醒亚的门客,并凭借自己的才智获得了吴醒亚的信任,逐步升任为中统情报股股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袁殊还成为了“新声通讯社”的记者,凭借这个身份,他频繁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从中获得了国民党政府的内幕情报。然而,在1935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受破坏,袁殊也因此被军统逮捕。经过各方努力营救,袁殊终于被释放,并被秘密送往重庆。
在重庆,环境恶劣,袁殊一时无法回到国民党内部。经过党组织的决定,袁殊再次赴日留学,直至1937年回到上海,重新投身到共产党情报战线,并归潘汉年直接领导。在这一过程中,袁殊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还加入了青红帮,并与上海帮会的杜月笙、黄金荣结为同辈兄弟。
不久后,潘汉年找到袁殊,要求他想方设法再次渗透到国民党内部。就在此时,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主动找到了袁殊,提出希望袁殊加入军统。经过和潘汉年的商议,袁殊决定接受这个机会,并成功进入军统,成为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主要成员,后来更因工作出色,升任为少将组长。
1939年年初,戴笠向袁殊布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暗杀汪伪特工头子李士群。李士群曾是共产党的一员,后来叛投国民党并成为汉奸,他的特务组织“76号”专门从事对抗共产党和对外情报工作。袁殊准备在上海策划一次袭击,将李士群的指挥部摧毁。
然而,就在这一计划即将实施时,袁殊却被李士群亲自逮捕。原来,早在计划泄密之前,军统上海区负责人王天木已将这一情报出卖给李士群。李士群与其他特务头子围绕袁殊的命运展开争论,最终李士群决定将袁殊暂时关押。
在监禁期间,李士群威逼袁殊投降,但袁殊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面对威胁毫不动摇。最终,李士群决定通过软化手段与袁殊进行谈判。当李士群提出以金钱诱惑袁殊时,袁殊巧妙回应,“难道我就没有日本的关系吗?”李士群慌了神,此时,袁殊趁机请求会见妻子,并暗示她赶紧去求助潘汉年。
马景星接到潘汉年的指示后,立即前往联系日本人营救袁殊。潘汉年告诉她,“打电话给岩井英一,求他救人。”岩井英一不仅答应了营救,还亲自前往76号救出了袁殊。
岩井英一与袁殊之间的特殊关系源于1938年岩井英一创建了“特别调查所”这一特务机关。作为日本驻沪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岩井英一对中国情报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并通过袁殊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通过岩井英一的帮助,袁殊成功脱险。之后,袁殊继续在日本人和共产党之间巧妙周旋,为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殊始终在危险中为党组织工作。他的行动不仅帮助党组织获得了重要情报,还多次为中国的抗日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在经过14年复杂的斗争后,袁殊于1945年被秘密送往苏北解放区,重新办理入党手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袁殊正式投入到情报工作中。
在此后的岁月里,袁殊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情报部门的工作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1987年11月26日因病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