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可谓是一场错综复杂的斗争,清朝灭亡之后,未有足够的力量能够统一全国,使得民国大总统的职位形同虚设。尽管如此,各路地方军阀依旧争相角逐这一空虚的职位,以期获得统治权。在这其中,黎元洪、曹锟、段祺瑞、张作霖、蒋介石等人相继登上了这个位置。通过分析民国历任总统及其类似职务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这些人物背后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财力,能够操控一方政权。然而,黎元洪却是其中的例外。作为袁世凯去世后的第二任总统,黎元洪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在与袁世凯的关系上,都远不如段祺瑞。那么,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又是如何登上总统宝座的呢?
首先,来看看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经历。黎元洪出生于湖北黄陂,因此又有“黎黄陂”的称号。根据流传的说法,黎元洪是洪秀全的后代,名字中也带有“洪”字,被认为是有血缘关系的象征。黎元洪早年曾参加过北洋水师,并在甲午战争中幸存下来。后来,他加入了清朝的新军,并成为了张之洞所领导的湖北新军的一员。值得一提的是,湖北新军是当时仅次于北洋新军的另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是民国时期唯一保留下来的新式军队之一。
黎元洪由于出身军人,并且获得了张之洞的信任,迅速晋升为新军协统,即最高指挥官,实际上成为了湖北新军的领袖。在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中,黎元洪最初因害怕局势而躲藏了起来。然而,起义的湖北新军将他抓捕,并强迫他指挥作战。黎元洪清楚地意识到,若不顺从,自己很可能会遭遇乱枪致命,于是他“勉为其难”地领导新军成功占领了武昌城。黎元洪未曾想到,革命党这次的起义竟然成功了,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并宣布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后,黎元洪成为了鄂军都督,虽然他的力量仅次于北洋军,但也逐渐成为一方诸侯。
凭借这一点军事影响力,黎元洪在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成为了副总统。而在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后,黎元洪也继续担任副总统。然而,黎元洪的副总统职位,实际上是袁世凯的一个政治布局。因为湖北新军并不完全受袁世凯的控制,于是他将黎元洪从湖北调至北京任职,表面上是晋升,实际上却是为了削弱黎元洪对湖北新军的影响力。因此,袁世凯与黎元洪之间始终缺乏信任。
与黎元洪不同,段祺瑞的军旅生涯与北洋政权密不可分。段祺瑞出生在六安县,但家境并不富裕,后来迁居合肥,并自称是合肥人。段祺瑞的祖父和父亲在军中都有职务,因此段祺瑞从小便对军事产生浓厚兴趣。由于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转而投身于山东的军队,成为了叔叔段从德的部下。段祺瑞在山东服役时,得知李鸿章正在创办天津武备学堂,便前往求学,天津武备学堂成了北洋陆军的核心人才培养基地,而段祺瑞的加入,也注定了他未来与淮军的紧密关系。
段祺瑞在天津学成后,因其出色的炮兵技术受到李鸿章的器重,并被分配到旅顺修建炮台,这一工程成为李鸿章的一大成就。此后,段祺瑞又赴德国进修,回国后被派往威海任教。段祺瑞的军事生涯与北洋紧密相连,正因如此,他成为了袁世凯的得力助手。袁世凯在小站训练新军时,特意邀请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等人才加入,这三人也被誉为“北洋三杰”。段祺瑞擅长炮兵,遂成为北洋军的炮兵统领。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段祺瑞受命镇压起义军,并且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更为关键的是,段祺瑞在前线时主动向袁世凯提出接受共和建议,推动了清帝退位以及民国的建立。
段祺瑞与袁世凯的关系密切,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段祺瑞不仅被委以重任,且两人多次在重大政治决策上紧密合作,甚至在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时,段祺瑞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段祺瑞对袁世凯称帝的提议持强烈反对意见,这为他争取了更多的政治话语权。袁世凯去世后,段祺瑞无疑是最有资格接任总统的位置。然而,命运却未按常理发展,接下来,冯国璋的登场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冯国璋与段祺瑞的人生轨迹十分相似。冯国璋出生于直隶河间,后来成为直系军阀的领袖。冯国璋出身较为殷实,年轻时便致力于学习,立志考取进士。家道中落后,他开始从军,并进入了淮军,学习了大量现代军事知识,后在甲午战争中随军参战。冯国璋长期在外带兵,尤其在镇压二次革命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占领了长江流域,实力大增。然而,冯国璋虽然军事能力出众,但由于长期驻守地方,缺乏政治影响力,始终不及段祺瑞那般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
黎元洪之所以能够登上总统宝座,正是由于段祺瑞与冯国璋之间的矛盾。两人虽然是袁世凯的得力助手,但彼此间的关系并不融洽。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的权力斗争愈加激烈。为了维持北京政府的稳定,黎元洪被推上了总统位置。尽管他的实力远不如段祺瑞与冯国璋,但他却依靠《临时约法》中的法理继承地位,成为了民国第二任大总统。而段祺瑞则担任了总理一职,冯国璋则成为副总统。
然而,段祺瑞和冯国璋并未将黎元洪视为真正的竞争对手,他们低估了黎元洪的野心。黎元洪不甘心屈居他们的傀儡,于是很快就爆发了府院之争。段祺瑞选择以退为进,宣布辞去总理职务,逐渐退出了政坛。而黎元洪在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支持下,最终引发了张勋的复辟事件,导致北京政局一度动荡不安。
随着张勋被赶走,民国政局的混乱并未得到平息,反而迎来了第二次府院之争。这一次,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直接对决将民国推向了新的高潮。直皖之争一直持续到1920年冯国璋去世,民国政局再度陷入新的混乱。在这一过程中,曹锟和张作霖也相继加入了权力斗争,直到蒋介石二次北伐成功,北洋军阀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