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画像后大发雷霆?
创始人
2025-09-06 20:33:11
0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历史上一段挺有意思的事儿。话说在 963 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跑去武成王庙溜达。这武成王庙呢,那可是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的地儿,打唐玄宗开元年间就有了,里面供着不少名将的画像呢。

赵匡胤在里头逛啊逛,眼睛突然就定在了一张画像上。这画像画的是谁呢?正是战国时期秦国那位大名鼎鼎的武安君白起。咱都知道,白起那可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一生打了无数胜仗,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赵匡胤盯着白起的画像,脸色却越来越难看,突然,他猛地转身,用手里的手杖指着白起的画像,大声说道:“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啥意思呢?就是说白起把已经投降的人都给杀了,太没武德了,怎么配在这儿享受供奉呢!

当时在场的大臣们都吓了一跳,估计心里都在犯嘀咕:这皇上今儿个咋突然发这么大火呀?可皇命难违,大家赶紧就把白起的画像给移出了武成王庙。这还不算完,赵匡胤稍微琢磨了一下,就下了个指令,让张昭、窦仪和高锡这几个人,重新裁定武成王庙中的武将名单。他说了,只有那些 “功业始终无瑕者” 的画像,才有资格留在武成王庙,其余的都不配享。

您瞧瞧,这一下可不得了。经过这三个人的一番忙活,再加上赵匡胤点头同意,好家伙,有 23 位名将的画像都被移出了武成王庙。这其中,除了白起,还有吴起、孙膑、廉颇、韩信、周亚夫、关羽、张飞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将呢。同时,又新加进去了 23 位名将,像灌婴、班超、段韶、秦叔宝、张公谨等等。这简直就是武成王庙的一次大换血啊!

那问题来了,赵匡胤为啥非要这么干呢?表面上看,是因为白起杀降这件事儿,让赵匡胤觉得白起不武,不配待在武成王庙。毕竟白起这杀神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战国时期,经他手造成的死亡人数那可有百万之众。尤其是长平之战,他下令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兵,这事儿当时可震惊了东方六国。

但您仔细想想,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咱先说说白起杀降这事儿,其实他也有自己的难处。那四十万赵国降兵,数量太多了,要是留着,万一哪天反叛,那秦国可就麻烦大了;可要是放回去,那不是放虎归山嘛,以后还怎么攻打赵国。所以,从白起的角度来看,除掉他们可能是当时他认为最好的选择。

再说了,赵匡胤作为一个皇帝,日理万机的,会仅仅因为白起杀降这一件一千多年前的事儿,就大动肝火,还对武成王庙来个大整顿吗?我看呐,这里头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您想啊,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出身,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当上了皇帝。他心里太清楚武将的能量有多大了,所以建立宋朝之后,他一直都急于打压武将的势力,“杯酒释兵权” 这事儿大家都听说过吧,这就是他打压武将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白起呢,他虽然军事才能卓越,可他在关键时刻不听君令啊。长平之战后,白起原本想乘胜包围邯郸,结果秦昭襄王在范雎等人的劝说下,决定休整一段时间。这一休整,就错过了出兵的最佳时机。等秦昭襄王再次准备攻打邯郸的时候,白起不愿意去了,他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可秦昭襄王不听啊。白起就因为生病的原因,一直不肯出战,眼睁睁看着秦国吃败仗。您说,这在皇帝眼里,能忍吗?秦昭襄王最后一怒之下,把白起赐死于杜邮。

赵匡胤呢,他想要的武将,是那种忠心耿耿、听话的。他觉得武将不能有瑕疵,说白了,就是不能不忠于他,不能权力过大。像白起这样在关键时刻能不听君令的武将,那可是他的大忌讳,他绝对容忍不了。所以啊,就算白起已经死了一千二百多年了,赵匡胤还是对他很不喜欢,借着去武成王庙的机会,把白起的画像给移除了,顺便还整顿了一下武将名单。

还有一点,当时宋朝刚刚建立,还面临着很多不稳定因素。赵匡胤这么做,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他推崇的是那些有德行、忠诚的武将,而不是像白起这样虽然有战功,但德行有亏的人。这对稳定宋朝的统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不过呢,赵匡胤的这种做法,当时也有不少人有意见。像梁周翰就上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赵匡胤这么做不太合适。但赵匡胤压根儿就不搭理他,还是按照高锡等人裁定的名单,重新为武成王庙中的武将画像。

好啦,关于赵匡胤在武成王庙看到白起画像后勃然大怒这事儿,咱就唠到这儿啦。历史这东西啊,就像一个大宝藏,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有它的深意。希望今天这故事,能让您对历史多一分了解,多一分兴趣。要是您觉得有意思,就请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一下吧,保准您以后财运亨通,干啥都顺!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元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广阔的朝代,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这个朝代的疆...
原创 宋... 宋朝宋时朝,时期杭州,的杭州灾的民百因姓米面价临高着涨严重而的无饥力荒购买,粮米食价。高令人涨意,外...
日本投降后,200万伪军去向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落下帷幕。在中华大地上,有200万...
原创 当... “都当过兵的,怎么可能还有区别呢?” “你是军人,衣服上写着‘兵’字;而你那个‘勇’字的,还敢和我...
原创 王... 围炉听烟火,捧书悟人生 01. 王安石,北宋历史长河中的一位真正的孤胆英雄。他所推动的“熙宁变法...
原创 基... 在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随时查阅更多优质文章,并便于与我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让... 提到曾经一度辉煌的北宋王朝,它与大辽之间的纷争与联系,不仅仅是历史中的一段恩怨,甚至可谓是一段传奇。...
原创 清... 隆裕太后,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的女子,她的故事如同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悲情与无奈。她其...
原创 朱... 1370年,朱元璋领导的明军成功大破北元。 北元的名将王保保战败逃往漠北,而他的妹妹观音奴被明军俘...
原创 我... 李贞是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将帅中唯一的女性,经历了无数波折和挑战,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对理想与信仰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