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的最大规模且最具影响力的一次战役,那么,当年究竟是谁打响了百团大战的第一枪呢?这位英雄名叫谢家庆,当时他是八路军129师386旅16团的团长。
谢家庆,来自河南光山县,1929年便加入了红军。抗战爆发时,他正在抗日军政大学接受培训,直到1937年底,才被派往冀南地区开展敌后工作,并成功组织了一支游击队,积极打击日伪军。1940年5月,谢家庆被调入八路军129师386旅,担任第16团团长,成为了陈赓的部下。
很快,八路军总部决定发起一次正太铁路的破袭战,这一战役后来被称为百团大战。谢家庆的第16团也被列入了参战序列,接到任务攻占芦家庄火车站。芦家庄火车站位于正太铁路寿阳至榆次段的中部,是日军在此段铁路上最大的据点。只要攻下芦家庄火车站,整个战役的胜算便大大增加。
深知任务重大,谢家庆决定充分准备。1940年8月20日傍晚7点,他带领第16团悄然包围了芦家庄火车站,并准备在夜幕下发起进攻。尽管八路军士气高昂,但日军显然也对芦家庄火车站视若重地,在此地布置了重兵防守。车站周围有七个坚固的堡垒,还设有四道铁丝网,构成了严密的防线,想要突破并不简单。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谢家庆提前摸清了敌军阵地,并巧妙安排了兵力分配。第2营负责摧毁铁丝网。三道铁丝网的破坏进展顺利,但到了最后一道时,由于不慎被日军哨兵发现,谢家庆立刻决定发起全面进攻。得益于周密的准备,第16团仅用了半小时便攻克了日军七个堡垒,迫使日军退守至一座房屋中展开顽抗。谢家庆果断指挥,继续带领士兵展开猛烈攻击,最终成功全歼日军,成功占领了芦家庄火车站,战斗取得了胜利。
1940年9月23日,百团大战进入了第二阶段,129师决定发起榆辽战役,目标是收复榆社县和辽县。此次任务中,386旅旅长陈赓亲自指挥了第16团和第772团,负责收复榆社县。与芦家庄火车站的战斗不同,这里是一个县城,日军驻军规模庞大,防御工事更加坚固。尽管八路军奋力攻击,但直到次日早晨,依然没有突破敌人的防线,还损失了不少兵力。
谢家庆意识到继续强攻下去会带来更多伤亡,决定改变战术,采取了挖掘地道的方式进行爆破战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第16团成功挖掘出地下通道,顺利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并最终收复了榆社县城,取得了胜利。
战后,谢家庆得到了陈赓和刘伯承的高度赞扬。然而,不幸的是,在两个月后的战斗中,谢家庆英勇牺牲,年仅28岁。1940年10月底,129师展开了关家垴战役,彭德怀命令刘伯承务必消灭冈崎大队,并警告如果未能占领关家垴,129师将被撤销。刘伯承虽心有顾虑,但面对上级命令,依然带领部队强攻。谢家庆的第16团受命攻占关家垴东侧的无名高地,切断敌军退路。
1940年11月24日,在激烈的战斗中,谢家庆不幸被流弹击中头部,英勇牺牲。若他没有殉国,按他的表现,很可能会在1955年获得开国中将军衔,然而他未能等到那一天。2014年9月,国家公布了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谢家庆的名字赫然在列,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