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岳中朱仙镇四猛八大锤击破金龙绞尾阵的英雄事迹时,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久久不能忘怀。而提到擅长使锤的高手,自然而然会联想到隋唐时期的传奇人物李元霸。
李元霸是中国古代使用大锤的将领中最具代表性的英雄。在《说唐》一书中,李元霸所持的擂鼓瓮金锤重达八百斤,堪称冷兵器时代最重的武器之一。只有孙悟空的金箍棒能与之媲美,这样的李元霸自然成了武林中的“神人”。
在《兴唐传》里,李元霸的双锤则重约二百斤,但他依然是小说中力大无穷的英雄人物之一。李元霸与裴元庆、秦用、梁世泰,这四位使锤猛人联合破铜旗阵的情节,堪称一场精彩绝伦、让人回味无穷的武侠盛事!
一、东岭关的铜旗阵
秦琼率领西魏大军南征,攻占了虎牢关、虹霓关、黄土关、泗水关等多个关隘,最后兵锋指向东岭关,这是扬州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此时的杨广正在扬州,东岭关的守将是颖州王杨义臣。为了保卫昏庸的君主杨广,杨义臣不惜心血,精心布下了铜旗阵,并远赴北平请来了少保罗成协助安排阵法。
铜旗阵的设计极为复杂,机关重重,陷阱密布。阵中矗立着八根铜旗杆,杆上装有刁斗,每个刁斗里藏有八名守兵。刁斗上的守兵负责在阵中观察,若敌人来攻,就通过旗帜和灯笼向全阵传递信号,并启动陷阱,确保敌人无法脱身。因此,要想破阵,首先就得砸倒这八根铜旗杆,否则,无论兵力多么强大也无法攻破阵地。
二、四猛八大锤
这八根铜旗杆坚固无比,要想砸倒它们,必须具备巨大的力量,并且最好每位猛将最多砸两根,以免力气不支。为了破阵,四猛八大锤的猛将们必须齐聚一堂。
瓦岗军的裴元庆,骑着斑点虎,手持一对龙头锤,经过在龙虎庄的艰苦修炼,已经拥有非凡的武技,力大无穷。他毫无疑问是破阵队伍中的一员。唐王李渊派遣李元霸前来助阵,李元霸骑着万里烟云照,手持威风凛凛的擂鼓瓮金锤,砸倒铜旗阵中的两根旗杆轻而易举。
此外,北平王罗艺还调来了金锤太保秦用,他是秦叔宝的义子,在《兴唐传》中被称为“四猛”之一。秦用的八棱紫金锤,打击力极强,足以应付铜旗阵中的旗杆。最后,挂锤庄庄主梁世泰也自告奋勇,带着他的镔铁轧油锤加入了破阵的行列。至此,四猛八大锤齐聚一堂,准备破阵。
三、大破铜旗阵
破阵的当天,秦琼率领李元霸、裴元庆和梁世泰夜间潜入铜旗阵。秦琼牢记罗成给他绘制的阵图,带领三位猛将穿越阵中曲折的道路,深入其中。途中,金锤太保秦用早已等候在阵中,并带领队伍到达西方庚辛金的铜旗杆前。
在阵中,秦琼根据罗成的信件上的描述,发现这些旗杆由一段段接长而成,接头处有插榫,外面涂着黑漆难以察觉,最低的接缝在离地一丈二尺的地方。于是,秦琼找准位置,用双锏在旗杆上标记了白印。
李元霸一声怒吼,挥动双锤,强力砸下,铜旗杆应声倒塌,刁斗中的守兵被砸得死伤无数。接着,秦用带领众人飞速来到西北角的旗杆前,继续完成破阵任务。随着一根根旗杆倒下,铜旗阵中的机关陷阱逐渐失去了作用。
而在最后一根铜旗杆的破除时,梁世泰虽然奋力砸锤,但力量稍弱,未能一击成功。正当阵中的守兵准备反击时,李元霸迅速出手,再次挥锤补上一击,成功将最后一根旗杆砸倒。但遗憾的是,梁世泰未能避开,被从上方掉落的刁斗砸中,身死马亡。
最终,铜旗阵的八根旗杆全部被砸倒,阵中的陷阱完全失去了作用,铜旗阵土崩瓦解。罗成在阵内调度,杨义臣精心布下的铜旗阵终究未能成功守住。
这场壮丽的破阵之战,展现了李元霸和他麾下猛将们惊人的力量与默契,虽然其中也有一些遗憾,但无疑是一次堪称经典的英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