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方有无“窃取”中国:两次重大变革节点,中国历史与之神奇巧合
创始人
2025-09-06 07:03:15
0

西方近代崛起的历史叙述,一直强调内因变革,即通过自身文化的变革,西方迎来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重大历史进程。按照这一说法,西方近代化的成功几乎完全依赖于其本身的文明进步,而其他文明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外界文化的“剽窃”。然而,真相是否真如西方历史叙述所言?是否存在被巧妙包装的历史版本?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时间节点来看,它们与中国历史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巧合”,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西方崛起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惊人的中国故事。

文艺复兴,意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推动人文精神的弘扬,起始大约在14世纪左右。问题是,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时期?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之一可能与中国有关。回顾14世纪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从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着手进行梳理。

约公元830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设立了全国性的学术机构,开始翻译大量的古希腊文献,这一历史阶段被西方称为“百年大翻译”。根据西方的叙述,古希腊文献通过阿拉伯的翻译流传到西方,为西方带来了古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复兴。

与此同时,在唐宋时期,大批阿拉伯商人和学者定居在中国,特别是扬州、泉州、广州等地。阿拉伯文献显示,当时来到中国的阿拉伯人数量庞大,达到数十万人。尽管如此,这里却有两个明显的问题:首先,既然阿拉伯商人如此重视文化和文献,那么为何他们没有将古希腊文献带入中国,与中国的学者分享,以便获得商业利益?其次,既然阿拔斯王朝在智慧宫设立了如此庞大的翻译机构,那么在当时,穿梭于西亚与中国之间的阿拉伯商人,是否会将中国的文化文献带回西亚并进一步传播到西方呢?按照“百年大翻译”的逻辑,中国的文献,尤其是唐朝时期蓬勃发展的文化,不该被阿拉伯人重视并带回去吗?

1096年,西方发起了持续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直到1291年才结束,西方史学对此事件有大量的记载与分析。与此同时,13世纪的蒙古西征也深刻影响了西亚与欧洲的联系,蒙古大军的西征一度越过多瑙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体制和宗教秩序,为文艺复兴的到来提供了契机。按理来说,西方获得了古希腊文献,这一过程的背后逻辑应该是文献的多元化传递,而非仅限于古希腊的文献。如此看似单一的文化流入,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在蒙古的西征之后,西亚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加强,西方学者普遍称之为“第一次全球化”。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是否中国的文献也被传入了西亚,再通过这些途径传递到了欧洲?按照常理推测,西亚商人不可能对中国的文献毫无兴趣,必然会将这些文献带回西亚,并最终传入欧洲。

马可波罗的游历历史,至今仍是西方世界与东方的巨大文化桥梁。他回到欧洲后所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遐想。然而,问题是:马可波罗回到欧洲时,是否只是空手而归?除了货物,他是否没有带回中国的文献和文化知识?

明朝建立后,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部分学者指出,郑和的航海可能为西方带去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甚至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文化源泉之一。综上所述,从中国与西亚的文化交流来看,许多中国的文献和技术理应已经流传到西亚,并最终通过西亚传播到了欧洲。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切恰巧发生在文艺复兴的前后,这也引发了人们的疑问:文艺复兴的文化源头,是否确实来自于古希腊,而不是中国?

著名的《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曾明确指出,西方的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古代中国:“在中世纪的千余年间,欧亚大陆最为震撼的变化,是西欧从贫穷和落后中崛起,中国人拥有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工艺……西方人吸收了中国的发明,并将其发展到极致,最终用于海外扩张。”

与文艺复兴的源头较难追溯相比,启蒙运动的文化源头则更为清晰。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启蒙运动无疑与中国有着紧密的关联。启蒙运动爆发于17、18世纪,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和文化解放运动,目的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压迫。然而,问题是,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是否也与中国有所关联呢?

16世纪,欧洲的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比如利玛窦等。西方的历史叙述往往强调“西学东渐”,即欧洲将知识传入中国。然而,当时的中国文明明显超过西方,至少在某些方面与西方不相上下,难道中国没有向西方传递文化和思想吗?作为殖民先锋的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必然向西方引进了中国的先进文化。除了《道德经》之外,传教士们必定还“窃取”了大量中国文化。

17世纪,欧洲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家,其中有140多人与“梅森修道院”有关,如笛卡尔、费马、帕斯卡等人,这些数学家为现代数学奠定了基础。那么,为何这个本是研究神学的修道院,却诞生如此众多的数学巨擘?最合理的推测是,这些修道院与前往中国的传教士有所联系,吸收了中国的数学知识。

此外,17世纪后,西方的科学成就迅速突破,尤其是牛顿所言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而,为什么这些科学家都出现在17世纪之后?如果“巨人”是古希腊,为什么在此前几个世纪里,西方科学进展平平,直到传教士来华后才爆发出如此多的重大突破?

18世纪,欧洲爆发了广泛的“中国热”,中国文化在欧洲受到热烈欢迎。显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大规模涌入,而这种文化的领先性至少不逊色于西方。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并未出现类似的“印度热”或“印第安热”现象。

总之,尽管我们不能完全说启蒙运动的文化源头在中国,但它与中国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文化的大量涌入无疑为欧洲的思想解放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最后,关于西方崛起的中国源头,有三点值得深思。首先,一些人总说“西方的电视、电话、汽车等技术你不能不用”,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西方的近代崛起,站在的是“巨人的肩膀”——中国。其次,一些西方学者如罗伯特·坦普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等,都明确揭示了西方科技的中国源头,但许多国人却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国并未作出如此贡献。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顾维钧,民国时期一位颇具才华的外交家,他在巴黎和会上震惊四座,发表了那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中国不能失...
原创 三... 对于三野21军61师来说,1949年11月5日的那一天充满了生死危机。这一天,已在登步岛坚守两天的6...
原创 阴... 在提到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将时,许多人会首先想到四大名将——秦国的白起和王翦,以及赵国的李牧和廉颇。然而...
原创 襄...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是一本描写英雄人物郭靖、杨过、张无忌如何遭遇奇遇、修炼神功、最终带领各路英雄与蒙...
风起陇西:三国时代被遗忘的边疆... 甘肃东南部的陇山以西,在三国演义里只是诸葛亮北伐的背景板,但在真实历史中,这片黄土高原与秦岭余脉交织...
原创 西... 荒服制度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为了管理并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央政府的忠诚而设立的一项制度。它不仅是古代...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猛将众多,二十四将的排名版本不一,但基本上都包含了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
原创 大... 明初开国六公结局如何? 前言: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初七日,明军北伐胜利后凯旋,明朝皇帝朱元璋...
原创 唐... 李渊,唐朝的奠基者,拥有22名子女,其中5个儿子和6个女儿是在他未登基前就已出生的。而其中,平阳昭公...
原创 清... 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称有些人天生具备特殊的才能,或者偶然获得某种机缘,不必像修行者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