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毛主席在山东突发感冒,省委书记为了能够给他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特意邀请了一位颇有名声的老中医来为毛主席诊治。这位老中医在经过细致的检查和询问后,却提出了三个特定条件,唯有满足这三个条件后,他才愿意开方施药,否则将拒绝进行任何医疗操作。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那是1957年,毛主席亲自前往山东召开一个由部分省市的市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山东地处沿海,毛主席素来喜爱游泳,然而一场游泳之后,却因水温过低而引发了感冒。此时的毛主席在身体上出现了一些不适,这通常是他不愿意轻易让外人医疗的原因,因为身边有专门的保健医生负责他的健康,这也是中央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所制定的规矩。然而这次,保健医生开的几副西药却未能改善毛主席的病情。
当时的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是中央苏区的资深老同志,曾担任过红四军政治部秘書和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和毛主席相识已久,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舒同的书法也颇具名气,毛主席甚至称赞他为“红色书法家”。看到毛主席因感冒而痛苦不堪,连休息都无法安心,舒同心中非常焦虑,便决定尝试中医的疗法。于是,他大胆地请来了在山东颇有声誉的老中医刘惠民,为毛主席进行医疗。
毛主席对舒同十分信任,因此乐意接受老中医刘惠民的治疗。为了不耽误治疗,刘惠民在了解了毛主席的病情后,并没有立刻开药,而是提出了必须遵循的三项条件。这三项条件一旦被满足,他才会开药治疗。具体的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药方必须由舒同的夫人陪同前往药铺进行抓药。这一要求不仅是为了对刘惠民进行有效的监督,也确保了药方中不出现任何差错。其次,药物在煎熬的时候,必须由舒同的夫人亲自操刀,严格按照刘惠民的指导进行。最后,药煎好后,还要由舒同的夫人亲自将药端给毛主席,并全程盯着他喝完。刘惠民提出的这些要求,展示了他对自己医术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为一名医生的谨慎态度。他深知,药方的准确施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保证每一步没有任何疏漏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治愈毛主席的病。而舒同的夫人自是值得信赖的人选。
在经过充分的沟通后,毛主席对这三个条件表示理解与接受。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他每日坚持服用刘惠民的药方,结果令人惊喜,感冒症状竟然完全消失,连带着毛主席的睡眠质量也恢复了正常。常言道,民间高手层出不穷,刘惠民的医术果然不负众望。
老中医刘惠民,原名刘成恩,出生于山东沂水,自幼对医学抱有极大的热情。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山东沦陷时,他曾担任过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的医务处主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一位曾为革命事业奉献的老革命。1959年,刘惠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治愈了毛主席感冒后,毛主席愉快地表示,自从30年前未曾使用中药,这次药效令他十分满意。后来,刘惠民还多次为毛主席提供医疗服务。
1957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时,刘惠民也随行,负责毛主席的医疗保健工作。刘惠民不仅医术高超,且医德品行深厚,一生拯救无数生命,从不论贵贱。他还撰写了许多中医学术著作,曾出任山东省中医医院的院长等职务。可惜,1977年,刘惠民因病去世,享年77岁,留下了深厚的医德与无数的医治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