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作为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的婚姻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往往需要与其他世家大族联姻。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司马师的三任妻子。
一、夏侯徽
夏侯徽(211年-234年),字媛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司马师的第一任妻子。她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母亲为大司马曹真之妹。作为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夏侯徽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具有深厚的见识与气度。每当司马师面临决策时,她常常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帮助他理清思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之间的关系渐渐出现裂痕。曹叡执政期间,司马懿权倾朝野,而他的儿子们亦才智过人。夏侯徽逐渐意识到,司马懿父子并非忠诚于曹魏,而是心怀他图。与此同时,作为曹魏宗亲的夏侯徽也对司马师日渐疏远的态度产生了不满。根据《晋书》记载,青龙二年(234年),正值“疫病流行”的时期,夏侯徽在这一年被司马师毒死,年仅二十四岁。她的遗体被葬于峻平陵。值得一提的是,夏侯徽与司马师共育有五个女儿。这一残酷的行为暴露了司马师心狠手辣的性格。西晋建立后,司马师的第三任妻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多次进言促成了晋武帝司马炎追谥夏侯徽为景怀皇后,表彰她的贤德。
二、吴氏
在毒死第一任妻子后,司马师迎娶了吴质的女儿吴氏为妻。由于史料的缺乏,这位吴氏的具体背景并未得到充分记载,唯有其父吴质的事迹较为显赫。吴质是曹魏的重要人物,与司马懿一样,曾是曹丕的亲信。在曹丕与曹植争夺魏国太子之位时,吴质以及曹丕的四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曹丕登基后,吴质被任命为振威将军,并假节都督河北军务,封列侯。公元230年,吴质被召入朝,担任侍中,向魏明帝曹叡提出了安危大计,建议削弱陈群等平庸之辈,称赞司马懿忠诚智慧,已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这一建议被魏明帝采纳,深刻影响了曹魏朝廷的格局。
司马师迎娶吴氏,显然是为了报答吴质的恩惠,同时也希望拉拢吴质家族。尽管如此,这桩婚姻并未产生深厚的感情,司马师与吴氏的婚姻很快便走向了尽头。没有过多的记载说明二人关系的具体原因,但可以推测,这段婚姻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最终,司马师废除了吴氏,且二人未曾有过子嗣。
三、羊徽瑜
在废除吴氏之后,司马师娶了他的第三任妻子——羊徽瑜。羊徽瑜(214年-278年),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人。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羊徽瑜出生于官宦世家,家族背景显赫。她的父亲羊续曾担任南阳太守,而她的母亲蔡邕之女,是东汉时期的名士蔡文姬的姐妹。
羊徽瑜聪慧且贤德,嫁给司马师后并未生育子女。她将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的长子司马攸视为继子。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攸非常孝顺地侍奉羊徽瑜。西晋建立后,司马炎继位,追谥司马师为景皇帝。泰始二年(266年),羊徽瑜被尊为景皇后,并被安置在弘训宫,成为弘训太后。羊徽瑜的贤德与高贵的家世,使她在晋朝的宫廷中拥有了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