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至1928年是中国红军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井冈山根据地逐渐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时期也面临着来自国民党的重重压力,他们屡次企图摧毁根据地。毛主席和其他红军领导人带领队伍多次化险为夷,最终成功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1928年12月10日,彭德怀和滕代远指挥的红五军主力顺利到达宁冈,与毛主席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在新城会合。12月14日上午,红五军与红四军在新城西门外的江边稻田中举行了盛大的会师庆祝大会。毛主席、朱德、彭德怀和滕代远等领导纷纷发言。
彭德怀在会上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由毛委员和朱军长领导的红四军建立起来的,它是中国革命的灯塔。我们红五军将来要认真学习红四军的建军经验。”朱德也作了发言:“半年前我们与秋收起义的部队成功会师,而今天我们又与和平江起义的战友们汇合在一起。现在,我们拥有两支军队,未来会有更多的部队加入,红军的前景非常光明!”
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红四军和红五军的紧密合作,为巩固革命根据地以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四军连续取得的胜利巩固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地位,证明了红旗始终在边界飘扬。红五军的到来更加强化了这一地区的武装力量,并对国民党的统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指令湖南军阀鲁涤平和江西军阀朱培德联手对井冈山展开大规模的“会剿”行动。11月7日,何键被任命为“会剿”总指挥,并与金汉鼎共同部署此次围剿行动。到了1929年1月,国民党在萍乡设立了“会剿”总部,调集了来自湘赣两省的约三万兵力,分五路向井冈山逼近。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围剿,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军前委决定加紧防备,提前在井冈山周边建立了五个哨口,并在九龙山设立了军事医院,储备了充足的粮食。毛主席和朱德亲自带领战士们挑粮上山,确保井冈山地区的供应线畅通无阻,战士们还建设了一个能够容纳三百多名伤员的小型医院。
1929年1月4日,毛主席、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在宁冈柏路村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敌军的“会剿”行动。经过激烈讨论,决定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由红五军和红四军的部分兵力守住井冈山,毛主席和朱德率领主力出击敌人后方,进行迂回打击。
随着战斗的持续,毛主席与朱德和战士们的经历显示了他们在危急关头的坚定决心和勇气。在井冈山地区,他们不仅需要应对敌人的军事压力,还要与严酷的环境作斗争。在一次关键的战斗中,毛主席与红军战士们紧密配合,共同抵抗敌军的围攻,直到成功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这种坚定不移的斗志为后来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