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分别是由李世民和武则天所建立。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并加强对西域的统治。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两个重要的都护府先后沦落失守。那么在这场动荡之后,唐朝到底是如何失去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的呢?在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趁机攻占了北庭,唐朝与安西的联系随之中断,至此不知安西的生死存亡。而关于安西最终陷落的确切时间,史书中却没有明确的记载。
在唐代不断扩张的同时,与之相伴而来的吐蕃也在悄然崛起,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现。然而,在早期,唐朝绝对地处于强势,几乎没有将吐蕃放在眼里。安史之乱的爆发,无疑改变了这一局势,同时也改变了唐朝对西域的把控。由于抵抗效果不佳,朝廷不得不将大批军队调往内地,导致西北地区显得空虚,而朝廷因无法顾及这一局面,反而给了吐蕃可趁之机。
从西北调回的军队虽帮助朝廷成功收复了两个京城,但吐蕃抓住机会,迅速攻占了陇右地区,并向河西进军,彻底切断了唐朝与西域的联系。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唐朝与吐蕃在陇右地区展开了多轮对抗,但唐朝始终未能完全收复陇右,最终陇右大部分地区被吐蕃占领,安西都护府和中原的关键通道——河西走廊也被截断。
如此一来,唐朝再也无法对西域进行有效统治。此后,一系列国内问题接踵而至,朝廷未经常依赖神策军,难以维持稳定。而在地方,节度使们时不时地引发动乱,使局势更加复杂。吐蕃则显得愈发动荡,甚至还曾深入长安,逗留了半个多月才撤离,这令唐朝颜面尽失。因此,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争夺战也愈发变得无力。
不过,在漫长的时间里,安西和北庭还并未彻底失守。仍有旧将李元忠守卫北庭,郭昕则镇守安西都护府。在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李元忠和郭昕派遣使者通过间道向朝廷奏事。德宗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特地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也被任命为安西大都护。
上一篇:聘礼是关键?漫谈古代婚俗礼仪
下一篇:原创 李自成手下智囊集团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