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这个人物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各类影视作品中,然而在大众的认知中,他多被塑造成一个反派角色。这种刻板印象主要源于他在辅助执政时,因权势过大而受到黑化的影响。实际上,鳌拜出身于名门世家,他是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的孙子,是后金开国的功臣费英东的侄子,同时还是八旗提督卫齐的第三子。他具备出色的骑射能力,并且在战场上展现出过人的勇猛,早年间便随同皇太极参与了多场战争。那么,鳌拜的战斗实力究竟有多么强悍呢?
从他的青年时期开始,鳌拜便在军中默默耕耘,屡次创造战功。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命令贝子硕讬联合孔有德、耿仲明与尚可喜等将领向皮岛发起攻势,但因进展不顺,皇太极便令英郡王阿济格接替指挥,而鳌拜自告奋勇加入了征战队伍。他在作战中毫不退缩,甚至自愿签下军令状,承诺冲锋在前。战斗中,鳌拜勇往直前,满怀勇气地冲向明军阵地,在炮火纷飞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清军顺利攻上皮岛,在这场战役中,鳌拜因首战功而晋爵为三等男,并被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
松锦会战对明清双方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那时,鳌拜随同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攻锦州,面对明军洪承筹率领的13万大军援救,以及锦州守军祖大寿队伍的配合,激情四溢的战斗随即展开。尽管明军强劲,济尔哈朗指挥的清军右翼仍然遭到打击。此时,武英郡王阿济格分派精锐护军增援,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挺身而出,与明军骑兵势头相遇,毫不犹豫地发起反击。他在这场战斗中屡次冲锋,战无不胜,因而被赐爵一等梅勒章京,不久后他便提升为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将领中重要的人物。
入关之后,鳌拜的主要任务便是追击农民军。他随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进入陕北,进攻在西安固守的李自成农民军,带领部队从内蒙古进军陕北,攻陷四座城市,俘获三十八城,迅速向南挺进。他在打败李自成的过程中表现出色,随后又与肃亲王豪格等人联合进攻张献忠的大西农民军。两军在战场上相遇时,鳌拜等人再次冲在最前线,勇猛迎击,大西军在强大的攻势下无法抵挡而落败,张献忠也在这次战役中被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击溃大西军的胜利,鳌拜当之无愧地居于首功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