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下,皇帝大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多的是政治色彩。
极度贪恋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眼看着光绪帝一天天长大成人,内心焦躁不安久已。
她深知,皇帝大婚迫在眉睫。自己再没有任何借口横加阻拦。
皇帝亲政前必要大婚
不甘心撤掉幕后垂帘听政的慈禧,为了能够更好的监视光绪帝,竟然硬生生的将自己的亲侄女指配给了光绪帝。也就是后来世人皆知的隆裕太后。也让无辜的她,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孤苦一生的皇后。
由此可见,万人之上的皇帝背后,也有着常人看不见的万般无奈。
最终,慈禧太后在没有征得光绪皇帝同意的情况下,将大婚日期定在了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
这一天,皇帝大婚
。
皇帝大婚,原本是一桩大喜事。可是谁也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临近光绪帝大婚前,皇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同年的十一月十五日,一场大火将太和门整个建筑化为了一片焦炭。
这可不得了了。因为自古以来,皇帝大婚中的一项重要典礼就是,皇帝和皇后要共同跨过五道门,其中就包括太和门。
纸做的太和门
从大清门到天安门,接着端门,再过午门,最后是太和门。
跨过了太和门,到了钟粹宫梳洗打扮后,就开始进入坤宁宫。如此下来,大婚仪式才算完整。这也正是皇权的象征。
可是眼下太和门却被烧了干净,众人纷纷出主意,到底怎么办才好?
这时,有大臣向光绪帝提议,重建太和门。
然而,光是那一堆堆的瓦砾清理快则都要一个多月,来不及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提出改婚期,可是皇帝大婚早已昭告天下,若此时改婚期,岂不失了皇家威严!让天下百姓笑话皇帝朝令夕改。更是不妥!
最后,有一个大臣走出来说了句,搭个彩棚不就行了。众人这下全明白了。
于是,皇宫里都七上八下的忙活起来了。此时距离大婚只剩下四十二天时间了。
好在大婚前,终于完工
了。
这个时候正是阴历的正月里,天气异常寒冷,出口气都得结了冰。
众人将纸做的太和门摆放好以后,便请来了光绪帝身边的大太监一看,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外人根本看不出真假来。如今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真是感慨万千。
正月二十七日,光绪帝与隆裕皇后完成了大婚。也象征着开启了他十分短暂的亲政高光时刻。
大婚后发生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光绪帝从此被慈禧终身囚禁在瀛台,变成了真正的傀儡。
而他与隆裕的大婚,也代表了他一生都处在无可奈何中的悲哀结局。
光绪帝坤宁大婚时所用的“彩棚太和门”,也就是纸做的太和门,也被宣染成了不详征兆。
亦如光绪帝与隆裕那纸薄的命运。可以说,光绪帝的坤宁大婚,实际上也奏响了清灭亡的挽歌。
(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