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大年初五,毛主席到疗养院探视,进门就问:郑位三住在哪?》这篇文章由老覃昨天撰写,讲述了毛主席在1953年2月15日,即农历新年大年初二,乘专列南下进行视察的故事。
毛主席的专列一路走走停停,最终在2月16日晚上11点半左右抵达汉口大智门车站。当晚,毛主席住进了与武汉市委大院紧邻的杨森花园。第二天,他在大雪中带领随行人员参观了20多年前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旧址。
到了大年初五,天气转晴,长江两岸的美丽景色和武汉三镇的居民纷纷走上街头,街道上呈现出一片喜庆的景象。在李先念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前往东湖疗养院,探望了在那里休养的郑位三。
离开疗养院后,毛主席前往了武昌阅马场的“红楼”,听取了省市领导的汇报。吃过午餐后,毛主席突发奇想,提出要去看看蛇山。26年前,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毛主席曾在迷蒙的烟雨中孤身一人走上蛇山,吟诵出了“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诗篇。26年后的今天,江山早已发生变化,而蛇山又呈现出了怎样的模样呢?
毛主席穿戴整齐,披上大衣,围好围巾,戴上帽子,笑着对罗瑞卿等人说:“走,去蛇山游春!”尽管新中国成立不久,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然潜伏在大陆,罗瑞卿出于安全考虑并不建议毛主席随便外出,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劝阻,找来了一个口罩让毛主席戴上。
不久后,毛主席一行便到达了蛇山。由于蛇山并不高,毛主席和随行人员没费太多功夫便登上了山顶。毛主席站在蛇山黄鹤楼西侧,目光远远地望着长江,他心里正想着一件事:武汉人民的长江大桥建设计划已提交报告,但至今方案尚未最终确定,是否可以选择在黄鹤楼旧址建设长江第一桥呢?
毛主席思考了一会儿,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山间游玩,于是决定从东头走到西头。在行进途中,他突然嗅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贩在路旁卖油炸豆腐。小贩手持长筷子,将豆腐块一一放入锅中,油面上翻滚沸腾,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
毛主席看到小贩神采奕奕,满脸笑容,忍不住上前与他交谈:“这个生意做得怎么样,能维持生计吗?”小贩依旧面带微笑,说道:“好啊,比解放前好多了。您要来两块吗?”毛主席回头看了看跟随自己的卫士罗光禄,笑了笑说道:“那就来两块。”
在与小贩交谈的间隙,毛主席感觉戴着口罩有些不适,便微微调整了口罩,试图让自己感觉更加舒服。这时,一位名叫赵守华的小学生悄悄扯了扯她的小伙伴,低声说:“那不就是毛主席吗?”小伙伴看了看,低声惊呼:“真的是毛主席!”
毛主席见状,便微笑着摘下口罩,和蔼地问道:“我是不是长得有点像毛主席?”与此同时,摄影师吕厚民把镜头对准了毛主席,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瞬间。
赵守华和她的小伙伴确定无疑地认出毛主席,激动地大声喊道:“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两位小姑娘兴奋地跑到毛主席身旁,分别紧紧依偎在他的左右,两个小手紧握着毛主席的胳膊,完全陶醉于这一刻。
此时,周围的游客被两位小姑娘的欢呼声吸引,纷纷向这边看去,看到果然是毛主席,便纷纷喊道:“啊!毛主席来了!”一时间,毛主席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大家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毛主席万岁”的呐喊此起彼伏。
此时正值雪后初晴,山路泥泞,游客们彼此挤着往前推,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兴奋与激情。这一欢乐的场景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直到罗瑞卿带领工作人员把毛主席护送到了山下的江边轮渡。
毛主席站在轮渡的船舷旁,脱下帽子,向大家挥手致意,笑着喊道:“人民万岁!”当毛主席的船缓缓驶离时,岸上的人们依旧挥手送别,口中不断高喊:“毛主席万岁!”
许多年后,时任武汉市公安局长的谢滋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道:“因为群众热情过度,许多领导的鞋都被挤掉了,我后来带着人上山找鞋,结果找回了两大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