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86期:孤关横绝二十年
文/王事情
纣王末年,国之将亡,妖孽四现。打妲己进宫,王朝的中枢之地便以飞快的速度腐朽,其头脑纣王本人,更将其暴君的角色扮演到了极致。大商640年的国祚,已到了烟消云散的前夜。然而即便到了此时,也不能说“汤德尽失”,仍有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为帝国效力。这些人中,涌现了许多一时之名将,而其麾下,便是当之无愧的百战雄师。
如游魂关守将窦荣、彻地夫人夫妻,率军阻挡反叛的东伯侯四十万大军,前后持续了二十年,牢牢守住关隘,从未易手。再如三山关历代守将,面临南伯侯鄂顺三十万大军数十年如一日的攻击,非但不曾被击溃,反而愈战愈勇,无数次击溃来犯之敌。除此之外,三山关历代总兵履职时间都不算太长,待稍微扑灭南军的凶焰,朝歌就会派来使臣,令其率军征西,而留下来的士兵仍旧死死阻住了贪狼星鄂顺的北上之路。商纣末年的三山关,其将士不但守土有方,而且为帝国贡献了好几位救火队长和百战精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山关之生猛更在游魂关之上。
三山关,位于商帝国的南陲,为拱卫商都朝歌的四关之一,其地毗邻南伯侯国都南都。老南伯侯鄂崇禹被纣王冤杀,家将星夜逃回,其子鄂顺闻讯后,挟南都之地及麾下二百镇诸侯自立。其时商王朝一共800镇诸侯,东、西、南、北四大诸侯各领200镇,相当于各自掌握了帝国1/4的有生力量。鄂顺要为父报仇,就必然挥师北上,三山关正当“南都——朝歌”的要道,守土有责,因此必然面临叛军潮水般的攻击。鄂顺出兵时,大约也曾雄心万丈,然而在三山关的城墙下,他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小鄂遇到的第一个名将是邓九公。老邓手下除女儿邓婵玉有一手五色石的绝技外,再无一个异人。鄂顺大军中有异人吗?大概率来说是有的。商朝末年,截教弟子投军是个普遍性事件,如游魂关的彻地夫人、冀州侯苏护旗下的郑伦等,再如各地总兵,至少1/3有一身异术。鄂顺作为当时天下有数的几大势力之一,没道理竟无异人效命?如果真没有的话,他在面对超一流高手孔宣时,只有被碾压的份,然而事实是鄂顺仍然有攻有守,颇有章法。后来邓婵玉亦曾亲口说“我在三山关大战数年,难道左道也不知”,也很能说明问题。既然双方实力对比明显,鄂顺本该以以卵击石之势,一鼓而下三山关。然而他却一脚踢到了铁板,邓九公同志艰难支撑,苦战十年,在无朝歌支援的情况下首次也是惟一一次击溃了南都大军(注意是击溃)。
鄂顺龟缩回南都,而邓九公挟大胜之威,名动朝歌,未几因上大夫金胜之荐,率师二十万西征。邓氏奉敕西征之后,张山继为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曾评其为“一勇之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领着钱保、李锦这些末流角色,仍如巍巍巨山一般阻住了南都大军,使其不得长驱直入。苏护归周后,上大夫李定以“大元戎张山,久于用兵,慎事虑谋”为由,举荐其为征西主帅,再讨西岐。
张山西行,带走十万余众。洪锦继为总兵,他乃是截教弟子,号称“才术双全”,手下季康(截教)、柏显忠(人道)等,鄂顺仍是屡战屡败、望洋兴叹。洪锦立下战功,时逢殷郊战死,中谏大夫李登又荐洪锦挂帅,领十万雄师征西。
洪锦走后,继之者孔宣。这个不用说了,孔宣战力在整个封神位面也至少能进入前十五强,皈依西方后,现孔雀明王之身,能够直接参与围攻通天教主的准一流高手。鄂顺连前面几个都打不过,碰到这一个当然也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孔宣在三山关捡够经验后,不出意外地名声又传到了朝歌君臣的耳里,此时他的前前任张山已战死沙场,于是孔宣又被举荐征西,带走十万大军。
孔宣走后,三山关总兵官再未交待名字,其时朝歌还未到山穷水尽、无人可用的境地,这么重要的一个岗位,大概仍然是位名声、战绩皆为上佳的大将充任。这个人当然属于人道,并无道术;加之其虽为大将,毕竟难称邓九公、张山般的名将。于是他的命运也可以预料了。
商纣王时期的末代三山关总兵,姓名不详,战绩不详,在南伯侯鄂顺大军的进攻之下,最终结局不外乎战死或投降,考虑到南都人对三山关持续二十余年的怨气,这位兄台战死的可能性很大。
再继之者,当然是鄂顺的手下了。鄂顺进关后,赶赴孟津参加诸侯大会,后在朝歌午门战死。武王登基后,南伯侯的势力已彻底消散,三山关那位仁兄,只要不是太笨,自然会赶紧向新主子宣誓效忠。
三山关历代总兵官姓名如下:
邓九公→张山→洪锦→孔宣→不详(纣王阵营)→不详(南伯侯阵营)。
三山关为帝国镇压西岐贡献军队如下:
邓九公西征20万+张山西征10万+洪锦西征10万+孔宣西征10万=50万。
孔宣走后,三关山常规兵力配置至少还剩10余万。
武王伐纣,总兵力也不过60万,而三山关一关之地,兵力竟然也达到了60万之巨。这个数字证明了三山关人民的付出,几乎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因为很简单,在四方烽火的纣王末年,从外地征调兵员的可能性并不大。
三山关还是封神世界地图中最好的新手村,数代名将在这里升级打怪涨经验,数代英雄儿女在此处保家卫国,以四年左右为一个轮回,共四代三山关人在抗击南都叛军的战斗中得到了锤炼,跟着他们就拿起兵器开赴西岐,与位面气运之所在决胜负于沙场。什么是伟大?这当然就是了!
可是:三山关人从未负商,而商纣显然辜负三山关人的热血卫国之心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