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科尔沁草原自古便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宝地。而孝庄皇后就是在封建社会时期最为出名的人物。孝庄的一生不得不说是个传奇。她的丈夫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她的儿子是顺治帝福临;她的孙子是人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和她有关的皇帝都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三个皇帝,孝庄皇后的一生为了她的丈夫,儿子和孙子,为了大清,付出了所有。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后。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皇后因病去世,终年75岁。但在她弥留之际,却对孙子康熙提出了一个要求,即不与皇太极葬在一起。但是按照清朝的祖制,身为皇太极皇后的孝庄,死后理应和皇太极葬在一起。然而她却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到底是为什么呢?
据史籍记载,在皇太极死后,年仅9岁的福临登上的皇位。然而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位高权重,对皇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多尔衮甚至让福临称其为“皇父”。并且多尔衮此人能力极强,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大清江山的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并且在军中多年,多尔衮在八旗各部也有着极高的声望。甚至有很多人支持他登基帝位,将福临取而代之。有野史记载,为了保住福临的皇位,孝庄不得不在多尔衮面前委曲求全,最后甚至委身给多尔衮,因此民间才流传着“太后下嫁”的传说。虽然有很多人说这都是不可信的,但我始终认为,空穴不能来风,既然有这样的传说,那么必定也是有根据的。因此,按照这种猜想,孝庄在临死前提出不与皇太极合葬,也有可能是因为愧疚吧!
其实原本孝庄提出的要求也不难办,但是她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死后想和自己的子孙离得近一些。而孝庄和康熙感情甚笃,康熙自然是不敢违逆祖母的意思。但这两个要求却也让康熙为难了。最终康熙听取了大臣的意见,将孝庄的灵柩安放在“暂安奉殿”,而且直到康熙驾崩也没能将孝庄下葬。
直到雍正三年,这个问题才被解决。雍正帝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建陵,也就是现在的“昭西陵”。算是满足了孝庄既不与皇太极合葬又要离自己的后代近些的愿望。就这样,孝庄的陵寝在被安放38年后终于得以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