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一生清白,一世斯文
创始人
2025-09-03 06:03:56
0

1931年12月3日,北平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

一位儒雅稳重、气质非凡的中年男子,正以沉静练达的语言,向清华学子发表了流传至今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学贯中西的梅贻琦,他曾经是两岸清华任职最长的校长,其中北京十七年、台湾新竹七年,共计有二十三年,被称作唯一的“终身校长”。

他一生清华,一世清白,被人誉为中西合璧的真君子。

01

作为一个大学的教育学者,在常人眼里,理应是侃侃而谈、高谈阔论,而梅贻琦的个性却恬淡寡言、不善言辞。

早在1909年,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试后发榜时,他那不慌不忙的姿态令其他考生刮目相看。

只见看榜单的考生,录取者,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失利者,神情沮丧、唉声叹气。

唯有梅贻琦从容自若、面如平湖,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没考过,其实630名考生当中,他考取了第六名。

梅贻琦海外留学归国后,于1915年来到清华大学任教。

初入清华时,梅贻琦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是沉默寡言、孤独自持。

但他工作时认真努力,勤勉自律的态度,也被大家所喜欢。

当时梅贻琦的薪资待遇非常微薄,连餐费还要自己解决。因为要负担家庭开销,他时常感觉力不从心。

经济的困顿、精神的孤寂,半年后,梅贻琦产生了辞职的想法,但最终被老师张伯苓所阻止。

张伯苓告诫他,青年人一定要学会忍耐,回去继续教书!”梅贻琦照着老师的话做了,想不到在清华“忍耐”了一辈子。

在他上任之前,清华已经像走马灯一样接连换了几任校长,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国民党政府只好让当时担任“留美学生监督”的梅贻琦上任。

梅贻琦于1931年底,出任清华校长,尴尬时刻,临危受命,很多人都在观望,他能干多久?

清华校长确实不好当,但是梅贻琦就任以来,却稳坐钓鱼台。有人询问原因,他只是笑笑,不无风趣地说:因为没人愿意倒‘梅’啊!”

梅贻琦一贯坚持自己的办校思路,主张民主办学,也就是所谓“教授治学”。

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正因为有了宽松的环境,才成就了今天的水木清华。

梅贻琦一直喜欢用“生斯长斯,吾爱吾庐”这八个字来形容自己和清华的“血缘”之亲。

任职期间,梅贻琦秉承兼容并蓄、“吾从众”的办学态度,为清华聘请来了众多的大师,也培养了众多的大师。如陈寅恪、叶公超、金岳霖、闻一多……一时间可谓群星璀璨,群英荟萃。

02

193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与华北,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清华学生也开始发传单,组织运动,反抗日本人的暴行。

一次,清华校园的学生被抓,引起学生和军警的冲突,在场的老师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梅贻琦校长。

平时寡言的梅贻琦仍旧保持沉默,直到国民党向他要学生的名单时,他才开口说:“你要的名单我这里有一份。”

梅贻琦的这种行为,让全体师生匪夷所思,直到军警开始按照名单抓人时,大家才明白,他只不过是提供了一张毕业学生的旧名单。

梅贻琦尽力保护着他的校园和学生,而对于梅校长的苦心,学生们也理解和感激,每次组织运动时,为了避免影响到梅贻琦,他们总是会事先贴出拥护梅校长的大幅标语。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

在战火纷飞的艰难环境中,为了保存了中国教育的元气,清华、北大、南开决定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学生们克服种种困难,来到长沙,但无情的炮火又很快蔓延到了长沙,师生们只好继续向南迁,来到昆明。

于是,教育史上最具传奇性的西南联合大学诞生了。

西南联大的生活异常艰苦,饭菜寡淡,缺盐少油。有一种叫作“八宝饭”的东西,里面有糯米、糠壳、草籽、沙砾等,难以下咽。

四十人住的房间是土墙泥地稻草顶,窗户就是几根木条,冬天难以御寒。

学校厨房的工作人员睡在食堂里,四人合睡一张床,被罩经年不洗,蒙着一层厚厚的黑色胶状物。

为了维持全家的生计,梅贻琦的夫人,开始学做糕点,摆摊叫卖,赚取生活费。

尽管环境窘迫,但梅贻琦以身作则,从不以权谋私。

他与其他教授享受一样的“待遇”,租住民房,私车公用,甚至自己主动免去拿补助金。

梅贻琦以坚毅、隐忍的超然态度,守护了校园和全体师生。

03

1948年底,国民党已经完全溃败,梅贻琦前往台湾。

1955年底,他用清华的基金在台湾新竹创办了清华新竹原子科学研究所,他当时已经67岁高龄,还是不遗余力地选址办学。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在台湾因病去世,享年73岁。

梅贻琦在世时,一直不愿意把新竹原子科学研究所改名为新竹清华大学,因为他经常说:“真正的清华在北平。”

梅贻琦去世后,家人发现了一个加了锁的手提包,组织专门人员启封才发现,里面没有只言片语的遗言,而是一本清华在美国基金的所有账目,每一笔记得清楚可见。

治丧委员会决定把他的墓碑安置在校园内,在他们看来,梅贻琦已经与清华融为一体,也是清华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一生尊师重道,淡泊名利,他的一世的斯文,全部奉献给了清华。

而今,梅公所在墓地“梅园”早已繁花成林,满目清幽。而他为清华大学所题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至今依然镶嵌在清华大学的门前,熠熠生辉。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门... 门阀士族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秩序,更是一种政治选拔体制。它在中国古代延续了近五百年,深刻影响了社会的...
原创 中... 自古以来,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复杂而纠葛,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仅是近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屡...
原创 五... 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稳固北方局势,他在匈奴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五部”,这类似于现代...
原创 揭... 几年前,一位有心人偶然发现,台湾某大学教材《近代两岸十大名将领导风范》中,入选的将领不仅有国民党方面...
原创 方... 自梁山成立以来,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几乎没有敌人能抵挡其锋芒。但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却付出了惨重的...
原创 邓... 四川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不仅是物产丰富、风光迷人的地方,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原创 看... 在许多影视剧中,孝庄被描绘成一位拥有“沉鱼落雁”般美貌的草原美女。她不仅深得皇太极宠爱,还能够让多尔...
原创 消... 清朝灭亡时,原本隶属于中国的23个藩属国中,8.5个被英国控制,7.5个被俄罗斯占领,2个被日本吞并...
原创 文... 许多人可能听说过“文王拉车”的故事。传说中,周文王姬昌为了寻找能够辅佐自己治国的贤能之士,走遍了大江...
原创 顺... 虽然我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社会的许多成就通常都与个人的努力和双手密切相关。然而,尽管如此...